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舜帝庙村寻遗

来源:盘树高   时间 : 2018-05-02

 

分享到:

  说起湖南省零陵区黄田铺,大家都知道有座世界闻名的原始石棚和将投入40亿打造书香教育小镇,这里还是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的家乡,她让我们看到了湘南一个小乡镇的美好未来和远大前景。

 

  但知道五帝时期舜帝南巡经过此地的人就不多了。

 

  提起舜帝,对舜帝南巡狩活动经过永州境内东安的舜皇山、舜皇岩、大庙口和道州(舜的弟弟象被封为有庳)、宁远城内的泠江、九嶷山是没有争议的,因为有诸多史书可以考证,尤其是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明确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据史书记载:舜帝南巡的路线是从岳阳君山开始,过湘潭的韶山、虞山;是从夫夷(今邵阳新宁一带)进入永州东安的舜皇山、零陵、道州(唐代道州刺史元结在虞山下建有舜庙)、宁远的泠水(是为纪念娥皇女英万里寻夫的爱情绝唱而命名,意思是用眼泪汇成的河流)、九嶷山、韶关,中途是否经过或者在黄田铺舜帝庙村歇过脚,引起所有研究舜文化的学者关注。

 

  2018年3月24日,零陵区文联主席杨清波邀请李长廷、袁忠民、胡新元、刘劲明、毛激流、凌鹰、陶旭日、潘爱民等部分热爱研究永州历史文化的朋友,前往黄田铺的舜帝庙村探寻舜帝庙遗址。

 

  我们在零陵火车站前公路西边的加油站集合,沿辅道往西几十米右拐往北,进入火车站后面东西方向的主道,往东行走500米再拐入朝北的方向路一直前行。约30多分钟就到了舜帝庙村委会,这是一座仿古砖瓦结构的二层楼建筑,给人素净、庄重、典雅感觉。舜帝庙村委会还在装修粉刷,因为是新建而蕴含古韵的现代建筑,又是在建设中,我们仅在车上观看了她的外貌,希望村干部从打造历史古村落来装修使用。

 

  进入村里,村主任何礼清等村民热情的迎接我们,并迫不及待的为我们介绍舜帝庙村的情况。舜帝庙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因舜帝南巡时到过此地,后人建起一座舜帝庙而得名。村委会驻庄屋,辖刘家岭、路边、团结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4.97平方公里,耕地94.04公顷,264户,1025人。2006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舜帝庙村北部为工业发展区,南部以农业蔬菜生产发展区,南北工、农业两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发展,构成新农村建设两大支柱产业。村蔬菜生产面积达5000亩,其中温室大棚蔬菜面积3600亩,已建温室大棚830多座,露地菜面积2400多亩,人圴收入8200元,2005年舜帝庙村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文明村。如今舜帝庙结合新农村建设,新规划建立近1000亩蔬菜生产区,搞好水、电、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壮大蔬菜生产支柱产业,人圴收入近万元。

 

  舜帝庙村的千年舜庙早已名扬天下。据史籍中有多处记载虞舜到过上虞的故事。《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古通虞)乐,故曰上虞。”《辞源》亦记载:“上虞今县名,地名虞宾,舜避丹朱于此。”还有一种说法,是舜的后代封于上虞。《路史》云:“舜之支庶或食上虞。”《越中杂识》记载:“虞舜子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以虞称国,故曰上虞。”(明·万历县志)称:舜述之在上虞者遗迹之多,意者南巡时或驻跸之故地涉方后,或为子庶之封邑,民感其恩,子孙思表其德。在唐以前,上虞由舜的子孙建立家庙,对舜祭祀。

 

  到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百官里人集资,在百官上街堰头附近建起了舜帝庙。到清道光23年(公元1843年)和民国10年(公元1921年)又多次重修。使舜帝庙成为气势壮观,建筑雄伟的名刹。

 

  舜帝庙村何礼清带我们爬上一座坐东朝西的山岗,指着杂草众生的山坡介绍,这就是当地人为纪念舜帝南巡经过此地的舜帝庙遗址。我们放眼看去,这个山岗是这一带山岚的最高处,从我们站立的位置往东至山顶约1里多远,南北方向若窄一些。从视觉看有三进梯级,昔日辉煌的舜帝庙已全然不在,仅露出几块断裂在泥土中的青石和残留的青砖。我沿着村民进山做事走得光溜的一条山道,穿过几颗大树看见几座坟茔立在哪里,从围固坟堆的石料看,大多从舜帝庙遗址就地取材,由此判断古舜帝庙遗址就在此地,与村民历代口述传说是一致的。

 

  我再往上爬,是个芳草众生的大平旷,四周地形很规整,泥土里散落几块断垣残壁和断裂不规整的青石,这显然就是舜帝庙的主殿位置。我正在仔细探究时,在几颗大树中间藏着一张东西张开的大网,上面粘着几只鸟,其中一只已经死亡,这应该是网鸟者所干的违法行径。

 

  这一幕影响了我之前探寻舜帝庙的心情,连忙告诉村干部,他们一上去就把支撑大网的竹竿拦腰折断,大网随风而倒,村干部接着把网扯得稀巴烂。估计撤除这张大网能保护几百上千只鸟类。我此时为没有寻找到舜帝庙更多的遗迹而扫兴,反为营救了这些鸟类而有丝欣慰。

 

  随后的探寻更加印证和逐渐显露出舜帝庙的存在及昔日的辉煌。

 

  当我返回到村水泥路上时,袁忠民老师指着哪些散落在山岗上的青石和青砖告诉我们:2012年7月,他与李伟、唐森忠带领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顺东等考古人员来这里考古,在舜帝庙遗址区域发现了舜帝庙标识和大量石雕、碑刻及部分古建筑物构件。几年后,这些石刻大多散落于村民家中,就连村民家中起的房屋、猪牛栏和切菜的垫板都是用青石打基脚和石碑架起支撑的。

 

  由于省考古学家亲临现场考察研究所作出的具有权威性的结论,充分证明舜帝南巡途径过舜帝庙村,当地人为了纪念舜帝才修建舜帝庙、娥皇女英殿和回龙桥、回龙塔等古迹。

 

  就在我们努力构思昔日舜帝庙的建筑风格和宏大规模时;何礼清主任转过身往西边的群山指去,说那边的山脚下就是湘水,把我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更加证实这里就是舜帝南巡路过时歇息的地方。

 

  因为过去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湘水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著名的“湘江第一湾”就在东安县紫溪市镇渌埠头,从东安流入零陵潇水中央的蘋岛,合成潇湘。

 

  足见舜帝从舜皇山、大庙口沿水路往东南南巡,此地是必经之地。随后,何主任把我们带到山岗下的回龙溪、回龙古石拱桥旁,他先带我去看了回龙古井和老码头。

 

  国家在舜帝庙村这段湘水的下面修建了一个大型发电大坝,所蓄水位升高后把回龙古井淹没了,村民为了抢救古井,用水泥将井壁彻高,把古井的水与湘水隔开。站在古井旁一眼就能看出井水清澈见底和隐约可以看见古井旧时用青石彻成的井沿及沉入井底的石碑和码头;再看水泥井壁之外的湘水明显浑浊不少。由于村民家中都用上了自来水,很少有人再来挑井水和在井边洗衣被了,井水表面漂浮着许多植被、水藻,影响了古井的美观;我建议村干部有空把它们捞走和请书法家在古井上方的青石上书写和镌刻“回龙井”之名,以保持古井的清澈秀美和证明舜帝饮用过此水。

 

  当我转身回到回龙石拱桥时,一村民正牵着一头老牛过桥犁田,构成一幅绝美的春耕图,大家纷纷举起相机、手机,连忙按动快门,记录下人、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安定的春耕情景。尤其是摄影家胡新元、陶旭日、潘爱民等,背上重重的摄影装备,紧跟背着犁、牵着牛的村民,走到秧田处抢拍刀耕火种的原生态耕种照片去了。

 

  我独自留在回龙石拱桥上,刚才经过激烈抢拍后,又恢复了往日的恬静和清幽,尽情的享受这天地人和的自然美景和风光。

 

  回龙桥全部是由石块彻成的单孔拱桥,南北走向,拱形很独特,呈鸭蛋弯状。长10余米,宽近3米,高4米多。桥头用石条纵横垒砌而成。一条小溪(回龙溪)从桥下穿过,溪边长满了青草,桥两边长有两棵大樟树,枝丫茂盛、绿叶成荫,像一把大伞把整个石拱桥遮得密不见日。拱桥的建造工艺和难度不亚于赵州桥,因为石拱桥的建筑难度是石材越小越难,石材不平整,建筑难度也越大,回龙桥的石材就比赵州桥的石材小,且石材也比较不平整规则。

 

  据说:“舜帝南巡逆湘江而上,行船受阻,舜帝在此住一晚。后人在村里修建舜帝庙。”

 

  经过前段对舜帝庙遗址的探寻。我们斗胆断定舜帝南巡乘舟沿湘水经过此地,下船登岸住了一晚,饮用过回龙井水,在回龙石拱桥上与村民交流农耕劳作之事。因为舜帝重农耕,自己长期在地里带头干活,教人们种植,所以舜帝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纺织和冶炼技术,为这里的村民留下一些优良的农作物种子和传授种植技术及农耕文化,让这里的村民改进了种植技术,而大获丰收,逐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后娥皇、女英寻夫到此,又为舜帝庙村民改进了纺织等技术,村民此时知道舜帝南巡驾崩的消息,才兴建舜帝庙、娥皇女英殿以示感谢。

 

  我坐在古石拱桥上的青石条上,用心感悟着这段历史,用心领略着这里迷人的风土人情,眼前浮现出当年舜帝与村民交流的和谐情景,沉浸在自然、秀美的风景中,自己紊乱的思绪、烦躁的心情和世俗的压力全然消失。

 

  古石拱桥、舜帝庙和舜帝庙南侧山头建的回龙塔,三者遥相呼应。舜帝庙、回龙塔已不存在,但源源不断的回龙溪、回龙井和屹立千年的回龙桥一直在担负着述说和印证舜帝南巡在舜帝村歇脚的历史重任。

 

  何主任带我们看了许多历史遗迹后,把我们领进村民何冬秋的家,他的四合院天井、屋边的猪栏所用的石条和石板都是他的祖辈从舜帝庙遗址搬回的。就连他家的两块垫切菜的石板都是打磨规则的青石,上面从右往左刻字,起手刻有“重修前厅、横厅碑二”字,之后刻有何氏家族捐款的数额,落款为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今204年)岁次甲立,字口清晰。这样的碑刻在他家有两块,用做切菜的垫石,屋门前散落一块断裂的。石柱、石墩等雕刻不计其数。就连村里的石板路和路基都是从舜帝庙搬运过来。

 

  村里在建设新农村时用水泥把石板路覆盖了,这看似荒唐可笑之举,却无意中保护了这些石板,为今后旅游开发提供了最原始和最宝贵的石材。

 

  快中午时分,何礼清主任带我们来到他家刚坐下,他就从屋里搬出一块保存完好的木匾,据《何氏家谱》记载,这是一对挂在舜帝庙戏台两边的木匾对联,上联为:“妙舞遶层台,看彩袖霓裳宛尔雨階千羽;”下联为:“清音徹画阁,听绿箫环管依然入伯赓歌”。上联的霓裳指衣裙,这里指舞蹈中的羽衣舞,将华夏服饰与精神风貌联系在一起,证明舜帝庙村百姓生活富裕,服饰华丽,精神风貌好。

 

  木匾正面是凸出、背面凹进的,曾挂在舜帝庙戏台的两根前柱上,木匾将戏台柱子紧紧环抱。由于木匾特殊的形状,也使木匾上联被村民锯成几节制作了一担木桶,用来挑水,后不知何时遗失。下联虽被保护起来,但也被老鼠咬缺,黑底金字,字迹仍能清晰可辨。由于我们的宣传,收藏者把木匾下联从牛栏上搬进家中保存。

 

  就在我们仔细揣摩木匾对联内容时,何礼清又从家里拿出两本线装绵纸印制的《何氏家谱》,对舜帝庙的文字记载很清楚。在家谱总图中绘有“舜帝庙”“戏台”“回龙塔”(位于舜帝庙南侧山头)、“古道”“石拱桥”“村庄”“宗祠”等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重要文物遗迹分布。

 

  此时,袁忠民老师告诉我们:上次吴顺东等人考古认为,舜帝庙是古人祭祀舜帝的地方,零陵舜帝庙遗址与宁远舜帝陵、舜帝三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零陵舜帝庙遗址的发现是研究舜帝南巡及舜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它将宁远舜帝陵、祭祀娥皇女英二妃的零陵潇湘庙(蘋岛上)连成了一个整体。另外,柳宗元被贬零陵时,曾写过一篇有关舜帝庙的文章,该庙很可能是柳文所述之庙。关于舜帝庙的修建时间、历史渊源以及规模、布局等,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调查和论证。

 

  我们经过探寻,知道舜帝庙村的基本情况,聆听了悠久的历史传说,品味浓郁的农耕文化,欣赏秀美的春日风光,更为舜帝庙村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而自豪。但如何挖掘、保护、开发好零陵的舜文化,增强文化内涵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一是加大考古挖掘的力度。零陵区委、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像新田县开发建文帝避难新田一样,从省里邀请权威考古专家(考察了五年)来实地考察印证。二是成立零陵舜文化研究会。大量收集整理舜帝南巡在零陵和舜帝庙村及柳宗元写的有关舜帝庙的文章、出版相关书籍和每年进行研讨交流。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出资按照考古印证的相关文字记述和图谱,出资重建“舜帝庙”、“戏台”、“回龙塔”(位于舜帝庙南侧山头)、“古道”、“宗祠”等古建筑,让零陵又增添一大历史文化景观,丰富零陵旅游业的发展。四是依法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出面将零陵舜帝庙等文物申报成市、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恢复建设资金。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扩宽村道,充实景区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与质量,增强接待能力,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到来。六是大力宣传力度。借助视频广告、网络、报刊杂志、新闻媒体深入宣传零陵舜帝文化。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