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书协副主席杨洲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年的义写春联遇上了难题。今年是狗年,按以前的做法,他在网上找了好多狗年的春联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那本被翻破了边的《民间对联汇编》也带上了,老百姓看上哪幅他便照着写。见人还没来,他试着写了几幅:犬能守夜户常泰,人若忘恩天不容;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玉犬来……突然一位提着蛇皮袋子的老人大着嗓门说:小师傅,帮我写两幅,好多钱一幅?旁边有人提醒老人说,是市文联义写春联,不要钱的。老人笑了笑说,那我就要写五幅了,大门上晒壁上都要贴了。老人一边说一边戴上老花镜,又从中山装的左边上衣口袋摸出一页皱巴巴的小学生作业纸慢慢打开,上面歪歪斜斜写着一些字。见杨洲接过后,老人说,按上面的写。杨洲念道:救助帮扶暖我心,脱贫致富有决心……老人在旁边附和道:对,对,对。杨洲说,你这不对咧,对仗不工整,这哪是对联哦!老人撸了撸胡子说,“我心”对“决心”,我这是句对不是字对。见老人说得认真,杨洲笑了笑说,别人笑我咧!老人声音大了起来,有什么笑的,这是我的真情表达,比你们从书上抄来的合景!
杨洲拗不过老人便铁划银勾起来,几秒钟一幅,一下就把老人的五幅写完了,我用手机拍了下来:勤劳致富靠双手,不等不靠摘贫帽;真心帮扶解民困,精准发力助脱贫;扶贫政策就是好,为咱百姓解烦恼;扶贫之恩重如山,脱贫责任记心间……
在我们对面摆摊的就是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他那里围了不少人。年年如此,春节还有半个月他就开始摆摊了,两块钱一幅,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显摆他的字。《对联集锦》和誊写好春联的日记本摆在桌上让大家翻看。有相中的对联和横批,老师便泼墨挥毫。若是没有满意的,老师也毫不推辞地根据乡人的要求,贴近生活即兴创作。想望子成龙的对联是:父盼子成龙考上清华,母望女成凤升入北大。横批:儿女成才!杂货店的春联是:买进卖出关系千家万户事,迎来送去接待四方八邻人。横批:买卖如意!儿女远在城里的春联是:春节将至盼团圆,归期已近图平安。横批:回家过年……一幅幅散发着清新墨香和饱含真情的春联展现在眼前,一张张笑脸也伴随着笔墨激情飞扬,浓浓的年味儿从这里乘着一阵阵笑声飞进千家万户。一栋吊脚楼5幅够了,老百姓不在乎那10块钱。这样一来,我们义写春联还省了不少事。但大多数还是图那10块钱要书法家们义写,说我老师那字太正规不好看。农村人有农村人的智慧,给自己台阶下的理由充分得很。
小时候我背过《声律启蒙》,这几年又看过《联律通则》,对对联多少有些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村子里的人大都喜欢对联,自家的春联都是自己做。至今我还清楚记得,当年光兴公两口子盘三个小孩读高中,村子里大家都等着看笑话,因为村子里还没一个考上大学的,那年过年,光兴公卖掉了年猪才凑齐开学的学费,过年的时候他写了幅春联是“一支细笔写大字、三个娃崽读点书”。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三个读点书的娃崽也当爹了,他们在深圳打工,他们的娃崽也在深圳“读点书”。
我也像老师那样现场做起对联来。第一位是位妇女,提出的是她家靠养鸡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我给他写的春联是:绿色养鸡依技术依水平依实干是关键,精准脱贫靠良心靠道德靠勤劳亦重要。一位中年汉子说,他是单身汉,扶贫干部要他养了头公猪,一年来收入了几千块,脱了贫。我给他做的春联:两骚公得名又得利,一条汉脱贫待脱单;横批:猪中乾坤!有人骂我挖苦人,有人却拍手叫好,场面活跃起来。找我做春联的也多了起来,于是我根据大家的情况,做了这么些春联:
家里考上大学的是:扶贫扶到点子上,念书念到大学堂。横批:教育脱贫!
危房改造户的是:危房重建春回大地,新屋落成福临人间。横批:不忘党恩!
孝顺媳妇的春联:父母养育深恩难忘,婆媳亲孝幸福一家。横批:孝道为先!
村党支部的春联:精准扶贫干部辛苦,拔除穷根群众支持。横批:脱贫攻坚!
村卫生室的春联:卫生室落成群众笑开颜,新农村建设村民更健康。横批:医疗脱贫!
……
我知道,我的对联做得不怎么工整,但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他们喜欢。农村人实诚,写对联没有那么多文绉绉的套路,讲的都是大白话。我到农村亲戚家拜年,就常常在别人家门口逗留,欣赏对联,发现生活气息特别浓。上联: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下联: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横批:健康无话!说到人们的心坎里,没有健康,一切美好愿望都免。农村人贴春联,讲求实用性,也寄托着一种朴素的理想,企望来年有好运、有福报。如:槽边不乏千里马,仓内常存万石粮;林木成荫无山不绿,沟渠结网有水皆清……这些对联看似平淡无奇,但每一幅对联对于农民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非旁人所能理解的。
春联中,洋溢着节日的祥和喜气。红红的对联,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愿和希望,满含乡亲们追慕富袷吉祥安康的朴素愿景。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每个时代的春联,折射出的就那个时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