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儿童文学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儿童文学学会

汤素兰:童年的秘密

来源:   时间 : 2017-09-29

 

分享到: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她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就读于罗马大学。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精通医学、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育,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这些普通的贫寒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欧洲,像野火一样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儿童之家”。

  1912年,蒙台梭利所著的《蒙台梭利方法》一书在美国出版,旋即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913~1915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1929年8月,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德国柏林成立,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迅速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然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她认为,并不是成人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创造了他们自己”。

  可惜教育家、老师和孩子的父母对儿童心灵的这个巨大秘密认识不够,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成人对儿童过分的关心与帮助,便是儿童心理上受到压抑的开始,这种压抑往往会内化留存在儿童的潜意识中,对将来的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成人往往以爱的名义、通过帮助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而“成人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竟是儿童将经受的所有压制中的第一种压制”。

  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儿童早期生活对其一生的影响,她认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形成的,成年后的幸福是与他在童年时期所过的那种生活紧密相连的,她说:“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到人类,因为一个人的教育是在他的心灵的敏感和秘密时期完成的。”

  蒙台梭利通过对“儿童之家”的大量儿童的观察和实验,结合自己早年当儿科医生和从事智力缺陷儿童的神经与心理疾病的研究的经验,总结出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并且根据这些规律,创造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因为“一个婴儿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起一个精神世界。”幼儿的心灵是“有吸收力的心灵”。幼儿的发展有各种“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而早期教育可以通过“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两大原则保护和培育儿童,帮助他们顺应自然的发展,激发最大的潜能,进一步完善自我。

  蒙台梭利还认为,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这种环境必须充满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这样的环境既要井然有序而又生气勃勃,能让儿童感到愉快,并且适合他们自由发展。她说:“最适合生活的地方环境应该是美丽的,因此,如果我们寄希望于学校成为观察人类生活的实验室,我们就必须把美的东西都荟萃于此。”而且这种环境必得由理解儿童和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的教师来准备。

  为了让孩子获得自由的发展,激发最大的潜能,在蒙台梭利看来,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儿童,而是成人。老师和家长必须改变对儿童的态度,不应该集威严权力于一身,而应该以谦和的态度来帮助孩子,不要总是操纵孩子的意志,不要急切地去纠正孩子的错误、平息孩子心理上的缺失、弥补孩子性格上的缺陷,从而让孩子变得什么也不会做、变得自卑、疑惑和叛逆。

  在对儿童的教育中,蒙台梭利认为“培养儿童稳定的注意力”和“对意志力进行不懈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人心智健全的表现。但注意力的培养和意志力的训练虽然可以借助于教具和科学的方法,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孩子内在的主动性,是孩子们的“自我教育”——“当小孩子们通过自我教育,将那些复杂的、需要做出比较和判断的内心活动付诸行动时,他们一方面是用这种方式获得了有条理的、明晰的智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意志。”

 

  蒙台梭利也在家庭教育中对父母提出忠告:“我们不必在孩子面前充当完人,把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相反,我们有必要审视自己的缺点,虚心接受孩子的公正的观察和批评。有了这样的观念,当我们在孩子面前做了不该做的事时,也就能够原谅自己的错误。”

  蒙台梭利虽然是二十世纪的教育家,但她的教育观念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儿童教育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因为“儿童是永恒的。在每个时代里都有儿童的存在,并将不断地诞生直至世界末日。而且,没有史前时代的儿童、中世纪的儿童、维多利亚时代的儿童和现代的儿童之分。事实上只有所有时代和所有种族的儿童。他们是传统的继承者、历史的承受者、文化的融合者以及通向和平之路的使者……”

  综观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最核心的内容是教育应该让儿童充满自由,保护儿童的天赋本能,激发儿童的自觉,让儿童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儿童创造他自己。

  蒙台梭利毕生所追求的,就是帮助儿童发展,并使儿童的个体潜能得以充分地实现。这也是一切父母和老师应该追求的目标。

  蒙台梭利将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童年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晚年,蒙台梭利曾后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居住。1952年5月6日 ,蒙台梭利在荷兰的诺德魏克去世,享年82岁。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