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词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古体诗词

律诗的平仄(一)

来源:王力   时间 : 2016-11-04

 

分享到: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 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 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10].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1].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 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 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 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3].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5].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6].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还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7].

  (三)粘对[18]

  律诗的平朴?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 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 制,也只能这样办. 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 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 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 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 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 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 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9];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例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 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 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 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 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 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1]. 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2]. 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 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