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6-09-21
分享到:
晚霞已映红了母亲的脸庞
李定新
风总是朝村口的风方吹
风总是朝村口的方向吹
村里的一切都在晃动
老屋在雨中飘摇
炊烟在晃动
节气在日历上翻卷
稻田里的荒草在晃动
溪水在泥沙中挣扎
河流在晃动
幺妹头也不回离开了村口
年轻的心在晃动
村庄像一件挂在桩上的蓑衣
每一根棕丝都在晃动
残墙下 破旧的瓦罐
风一吹 呜呜地吐着心事
虫蚁在搬运着什么
火急火燎
最后一只老水牛
被吹出村口时瑟瑟发抖
眼中噙满泪水
回家的路在晃动
尘土飞扬
返乡的人面目全非
都不在意彼此卑微的孤独
夕阳 抱紧了整个村庄
乡愁薄如蝉翼
风一吹 如月光的瓷片
碎了一地
接父亲回家
亲人在忌日里都会回家
一大早 母亲便将床沿的烟斗
移到了火塘柴角 用第一缕霞光
擦了又擦 点燃屋顶炊烟
摘回一把新茶 再到屋后土园
采来各类鲜绿的时令小菜
母亲执拗地拒绝了我们的参与
自已佝着腰洒扫堂屋 阶基 禾场
炖肉 切菜 戳冥钱
一天忙这忙那 身子如弓
越绷越紧 恍惚随时都会喀嚓一声
临近黄昏 母亲才交给我们一个差使
到村口烧沓冥钱
接父亲回家
除了这栋老木房 村子面目全非
当父亲以一只蝙蝠或蚂蚁的形式回家
或以一只灰蝶的形式跟随
我们要告诉他沙路已成了城市的水泥根须
两旁的钢筋厂房代替了知青房 大队屋
熟悉的人都走了
他们每年的除夕或清明回来一次
但吃顿饭就会一一离去
当我们回家 晚霞
已映红了母亲的脸庞
白云庵
屋后 一朵白云飘走
又一朵白云飘移过来
其间 刚好隔着一段
生死轮回的距离
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直通山顶
神灵不再高不可攀
它与欢乐的人群打成一片
享受人间烟火
一阵清亮的木鱼声
自白云深处隐隐传出
你说春光明媚 来世安好
我们去问问今生
及至庵前 一只橙黄而崭新的甲壳虫
吐出母子俩人 他们熟练地烧香
下跪 磕头 付款 接过一条红绸
旋即虔诚地系在虫的耳跟
独资捐建人刻在堂前的名字
阳刚而醒目 像一尊
灵肉分离的神佛
活灵活现
燃起一柱香 刚要俯首贴地
一阵风轻轻吹过
我们相顾无语
竟忘了出发时相互想好的愿言
他们将村庄交给了老屋
老的到后山休息去了
小的被一阵风吹出了村口
他们都将村庄
交给了羸弱的老屋
老屋力不从心
眼看着泥沙咬噬着
穿村而过的河流
只得将稻田
交给了强势的竹根草
一并交出的还有山脚
那口清澈的老井
闪着油光的水碾
禾场里的谷垫 风车
月光下的青梅竹马
晨曦中含泪的背影
最后索性将炊烟交给了蓝天
庞大的挖掘机 压路机 铲车
从村口乘虚而入
村庄失重 在倾斜
关山在倾斜
老屋在倾斜
在黄昏的轰鸣声中
缩成一团 像一个
终将被岁月洗去的小黑点
回乡
像一枚被强行掐断的樟叶
在城市的油沙路面旋转了几圈
一阵风就将你吹回了村庄
漆黑的夜,你用一脸惨白的月光
照亮回家的路
当刺耳的爆竹次第点燃满村灯火
你面带尘世愧疚的微笑 轻轻地
走向一个开着白花的镜框
年初离家时的承诺
还只是一个空空的屋架
儿子的婚事在风中摇摇晃晃
长长的鸡鸣,牛在清晨的露水中啃着青草
这一切你不再关心
前面带路的小黄狗
离开村口时咬着裤角不松的小黄狗
退退转转,转转退退
能否准确嗅到乐冲后山上
父亲汗水浸渍的气息
这些你也不再关心
母亲将自己弯成了一张弓
母亲将自己弯成了一张弓
一张存放在老屋里枯朽斑驳的弓
风一吹 就能听到
折断前的些微声响
这是一张能够走动的弓
像沾满泔水和糠菜的潲盆把
被生活长满老茧的手提着
在火塘与猪厩之间
颤微微地 来回移动
远远地 就能看到
母亲在老屋后面山坡上忙碌的身影
她扶锄歇气的模样
宛若一棵过季的野蕨
半截垂在夕阳下 半截掩埋在土里
当夜幕快要覆盖住整个村庄
这张弓总是会半立在老屋前的石拱桥上
静寂地眺望
像是在等待被弹射出去的青春
意外地归来
如今 弓上的弦越绷越紧
睡在小城的我
常常半夜在砰的一声中惊醒
感觉母亲将最后一粒时间
弹射到了我忐忑的胸口
作者简介:李定新,笔名乐冲,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11期学员。湖南省作协第八次作代会代表。安化县文联副主席。1990年代开始写诗,作品散见于《湖南文学》《星星诗刊》《西部》《诗林》《散文诗》《中国诗歌》《湖南日报》等报刊,多次获诗歌项奖励。诗作收入《新时期三十年湖南文学精品典藏》及各类诗歌年选等专集。著有诗集《灵魂的村庄》。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