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16-05-21
分享到:
本网讯(省作协机关党委 供稿) 5月19日,省作协举行2016年第二次读书会,与会干部职工围绕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交流读书心得。读书会由省作协主席王跃文主持,省作协机关及下属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湖南文学》杂志社、《小溪流》杂志社在职人员60余人参加。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作家海明威195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它讲述了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后,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耗了三天才把鱼杀死,却在归程中一再遭鲨鱼袭击,经过激烈的搏斗,最后只拖着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回到渔港。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主人公即使面对不可战胜的力量,知道结果是注定失败的,但他仍然是令人尊敬的胜利者。《老人与海》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读书会上,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龚爱林简要谈了自己不同年龄阶段读《老人与海》的不同感受和收获,他认为《老人与海》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启示。他说,读书是一个慢慢体会、领悟的过程,人生也是如此。余艳作了题为《海明威:硬汉精神与完美主义的化身》的主题发言,介绍了海明威的生平履历及其主要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对海明威文学创作及硬汉形象的完美主义追求进行了简要诠释。容美霞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别从《老人与海》在海明威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冰山原理与海明威的创作风格、《老人与海》的象征、作品中小男孩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深度解读了《老人与海》。赵燕飞、沈念、远人、卢浩等先后交流了读书体会。
王跃文认为文学经典常读常新,《老人与海》正是如此。他谈了三点感受:一是作家要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海明威的作品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内在精神气质高度吻合,这让他的作品有着对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二是作家对万物苍生要有独到的观察与思考。《老人与海》对海洋、飞鸟、各种鱼类的习性以及钓鱼过程的描写,颇似工笔画或纪录片。这很考验作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三是作家要向大师学习。每位经典作家、每部经典作品都有可供学习的方面,作家要善于多方面吸取文学营养。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