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村妇的书房

来源:李川   时间 : 2016-05-09

 

分享到:

        现时正是湘南春忙时节。28日,忙完农活的李艳红又开始练字。走进她的“书房”,昏暗的房间正中是一张方桌,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练字的毛笔秃了一半,砚台是一个缺口的碗,用于练字的废报纸则是乡里和学校送的。 

    今年45岁的李艳红是郴州市苏仙区最偏远的五盖山镇大奎上村村民,两个孩子的母亲。除了繁重的农活,练书法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在练书法这条“不务正业”的路上,她已走过10余年。李艳红说:“练习书法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坚韧。”她说自己写字就像绣花一样,起先写得不像,写得多了,慢慢就像了。

    当地多数农村妇女除了煮饭、带孩子,业余时间一般都喜欢打牌。李艳红不同,她就喜欢写字。李艳红专注练书法,在当地村民看来,是做“空事”,赚不了钱还费钱。李艳红说她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为了减少开支,她想着法子节约。一支使用寿命半个月的毛笔,李艳红要用一年多,笔尖磨粗了,写不了小楷,她就拿来写中楷。她说,舍不得写大楷,写大楷太耗墨。宣纸太贵,她就四处收集废旧报纸来用。

    丈夫起初不支持她,经常骂她不务正业。眼看着妻子一年年下来写得有模有样,也就不再骂她了。说:“喜欢就写吧。”

    说起李艳红书法路上的贵人,不得不提郴州籍书画家曹隽平。2008年,曹隽平在湘南学院教书法,李艳红常常在郴州日报读他的文章,还剪下来收藏。终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气找到报社,希望拜曹隽平为师。报社工作人员打电话征求曹隽平的意见,听闻李艳红对书法的痴迷后,曹隽平心生敬重,毫不犹豫将李艳红收入门下。此后,李艳红每隔几个月便下山找曹隽平交作业。因为没有电话,她从不预约,几乎每次都恰好碰上曹隽平回郴州工作室。李艳红说她很幸运,每次带着作品去见曹老师,他总能给她很多指点,如果老师说她有进步,就能让她开心很久。在曹隽平老师的指点下,李艳红开始阅读各类艺术杂志、各种书法作品,揣摩名家的笔法及作品韵味。一页一页地翻看,翻到喜欢的,确定这个好看就来临摹这个字。

    从书法专业的角度看,李艳红的书法到底写得怎么样呢?湖南郴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胡雄评价说:她写的是楷书,她追求的楷书不是工整的楷书,算是艺术的楷书。艺术的楷书是什么呢,是魏碑。魏碑这种东西很高格,一般人追求不了。但李艳红喜欢,说明她有艺术细胞,见识很高。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