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物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湖湘人物

奇志

来源:余艳   时间 : 2016-03-07

 

分享到:

  奇志(1952— )辽宁复县人。著名相声演员。创作表演的相声有《喜丧》获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首届相声大赛大赛二等奖。曾任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好一个平民笑星

  实话告诉你吧,相声演员奇志也就一相声演员,多一点都不是。尽管有人认为:奇志对中国相声有贡献——他融多种艺术门类之元素于相声里,变“说”相声为“演”相声!

  其实,就那么回事,别把他当名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他眼里照样没神,说话照样没气儿。真的,有什么了不起呢?

  不就是在中国相声步入低谷时,他另辟蹊径如一匹黑马杀出来了;

  不就是把正味的京腔弄成湘方言,让人倍感亲近,于是,跟着起吆喝,梦里还鼓巴掌;

  不就是独创了一种相声风格——把北方相声死站着的“说”,变成活灵耐看的“演”,通俗着说就是变“说”为“演”。

  “这改变可了不得!”多少人惊呼。还有人给总结:“此举乃相声划时代、笑坛里程碑!”

  “言重啊,言重!”奇志捶胸顿足地否认。他急了:最多是没米下锅,我弄出一碗酸辣面,可能还是绿豆、荞麦之类的杂粮面,不过是换了种口味,真的没什么,千万别端高了,摔着我了。

  怕别人没弄懂,他再有理有据地释怀:

  “北方相声早年是大户人家逢喜庆寿事吩咐奴才耍的玩意儿。到新中国以后,被侯宝林、郭全宝、马三立等相声前辈演变成了艺术,‘玩意儿’变艺术那才是划时代,那才叫里程碑。”

  我们问:变“说”为“演”是不是彻底改变了相声风格,在中国艺术道路上是转折,对相声来说是革命?!奇志一脸疑惑望着我们,似乎在想: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

  从湘语相声《喜丧》在中国曲艺牡丹奖首届相声大赛上异军突起、一举夺得表演一等奖,到后来接二连三在全国大赛上获奖,“演”相声这种风格就成了行家最好的肯定!

  听说过一晚上跑五六家歌厅,三年下来演上万场的吗?没听说吧,告诉你,奇志就这么干的。还场场都是这边掌声响起来,那边吆喝喊起来,观众的喝彩嘘声从不虚发错抛。相对观众早已腻味的老调相声,奇志的作品就能与平民生活感同身受,与街头巷尾的大众共鸣,新鲜感、乡亲味谁说没让观众进入崭新的美学境界?就在男女老少乐得人仰马翻、喜泪横流,甚至宠辱偕忘、痛忧全抛的时候,老百姓在回味:从前,只有北方笑星才是角儿,今天,在自己笑星面前那个开心哟,便是国嘴也没叫我们这般乐过!

  是谁说的:幽默是一种劳动态度?奇志的劳动换来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快乐,他的幽默是咱老百姓的幽默!

  不过,他们的相声也谈不上入什么流、定什么派,南派、北派的专家学者也没给过什么定论,有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市场的抢手,这算最好的定论吗?当然,谁都难免惋惜:奇志大兵这张品牌本来可以在中国相声界作为一个精美的瓷器,摆放在相声艺术的长廊里,可惜,正在大窑里烧烤锻造时,一盆冷水浇来,“精品”碎裂了、毁掉了。

  好在奇志留下了相声,在继续他的相声,并再锻造他新的“精品瓷器”!我突然觉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奇志那一串串鲜活的故事赋予他不同旁人的传奇色彩,使他的人格魅力也脱颖而出。这本书,我可不想说一个人是好人,另一个人是坏人。我是个爱笑的人,是被奇志一个个可笑的故事吸引了,再说给你听,大家开怀一笑,多好。

  但是,也想用奇志的故事告诉你:没有严肃的人生态度,没有自身的艰苦努力,奇志就不会走到今天!人活着不容易,要想不被压趴下,除了一肩挑,还要顶天立地,是条汉子!其实,奇志有多少笑,就有多少同等的苦楚。他一生跟笑打交道,台上,他给别人说笑,台下,生活又给他出那么多笑话。笑人,笑己,笑事,笑人生。生活里是哭,舞台上必须笑!他被生活调侃着,几分无奈,几分酸涩。

  问天地:笑比哭好!

  就笑吧。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