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物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湖湘人物

许鸿英

来源:肖舞   时间 : 2016-01-05

 

分享到:

  许鸿英(1948— )女,天津市人。著名舞蹈家。主演过《白毛女》、《奔月》、《阿妹上大学》、《红色娘子军》等多部舞剧。现为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湖南省文联副主席。

  以无声的旋律

  谱写人生乐章

  ——解读许鸿英的舞蹈艺术实践

  如果说舞蹈是一朵花,

  那么,她用青春和汗水浇灌。

  半个世纪来,

  她用瞬间即逝的动作塑造成永恒的形象;

  她,用婀娜多姿的身体语言抒写人生壮丽的诗篇。

  ——题记

  岁月如箭,人生若歌。

  四十多年前,一位出生于长沙的小姑娘,长得格外漂亮、聪颖,十分可爱,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艺术天赋非凡。刚入小学,她就被长沙市青少年宫红领巾歌舞团选走,并在这个小摇篮里接受了舞蹈艺术基础训练,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与熏陶。同时,她主演的舞蹈《嫦娥回来了》形象生动活泼,童趣童韵深且浓,成为接待外宾和节日晚会的必演节目。十一岁时,她怀揣着对舞蹈艺术的挚爱之情和憧憬与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艺术学院舞蹈系少年班。从此,她如鱼得水般地踏上了舞蹈这片神奇的土壤,在这片土地上宛如蜜蜂酿蜜般辛勤地默默耕耘到如今,且决心用自己全部的青春与智慧贡献给祖国的舞蹈事业。

  这位“生命不息,舞蹈不止”者,就是为实践“理想的舞蹈王国”而贡献自己青春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同时又兼任湖南省对外友协理事、省少儿歌舞研究会副会长、省国标舞总会副会长等多个重要社会职务的许鸿英。她在潮起潮落的人生中颠簸,在阴晴圆缺的岁月里旋转,把舞蹈视为自身价值的体现,视为自己生命的需要,干起事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由于许鸿英在学校念书时是班上的尖子,在省歌舞团是台柱子,在舞协是驻会为人作嫁的“领导班子”,处处表现出杰出的舞蹈天资和组织管理才能,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因此,她不仅赢得了舞蹈界人士的良好口碑,而且获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

  1972年,被任命为省歌舞团副团长;

  1974年,被选为团省委委员、省妇联委员,出席全省先进人物代表大会,同时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出席国庆宴会;

  1985年,当选为省舞协副主席;

  1999年,当选为省舞协主席兼秘书长。同时中国舞协授予驻会“优秀舞蹈活动家”的光荣称号;

  2002年,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一

  “练得好吃虾仁,练得不好吃虾皮”、“练习本事是自己的,大火烧不掉,大水冲不垮”、“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办法就是刻苦练功”。此乃四十多年前省艺术学院一位舞蹈专业老师的训导词,简单、朴实,通俗易懂,对众多学生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许鸿英不仅将它铭记心底,且把它作为自己不断奋进的动力。

  1960年,许鸿英进入省艺术学院舞蹈系少年班学习,正式与舞蹈结缘。因她先天具有良好的舞蹈素质和条件,以及完好的乐感,加上后天不怕苦、不怕累的钻研精神,专业学习获得了飞速的进展。每当老师教一个新的舞蹈动作,她总是第一个模仿学会,然后作为全班同学练习的典范。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入校第二年的春天,有一次上课练腰功时,一贯严格而无科学方法的老师,抱起她往墙上使劲地压,结果用力过度而导致腰脊损坏,造成终生的肥大性脊椎炎,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和韧性。对于舞蹈演员而言,腰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位。怎么办?取长补短,用腿替代腰。这样一来,没想到弄拙成巧,以腿代腰的表演动作比一般正常的弯腰动作显得更加漂亮,更加优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

  接着,在同年的冬天,同学们冒着数九严寒按照往常顺序排队训练毯子功。毯子功是一种高难度而要靠跑步的惯性来完成的动作。突然,前面一位同学被摔倒在地,挡住了去路。她想停下来,却看到老师拿着棍子继续在前方指挥。于是她又往前跑。由于在犹豫中减慢了跑步的速度,本应背先着地而变成了肩膀先着地,结果肩部锁骨当场被摔断。她赶紧到医院进行骨头复位,将石膏贴在伤口上包扎起来。因石膏在晚上变冷而使她体温失常,冷痛交织,牙关咬不住,颤抖不停,母亲只好整夜把她紧紧抱在怀里,用自己身体的热量来升高她的体温,让其伤口慢慢地愈合。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位恰逢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居然在一年中遭受了两次沉重的创伤,作为母亲十分痛心。因此,当许鸿英的伤愈合后,素来重女轻男,认为演戏是下品人干的活而惟有读书高的母亲,在原来反对女儿学跳舞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决心,再三强烈要求学校退学。可是,学校以勒令退学要家长交纳三年培养费给国家为由而予以拒绝(因为当时若是勒令退学就面临失学,任何学校均不可接收。其费用之多对于一个邮电职工家庭来说,是一笔无法交纳的款项),同时,学校领导和专业老师也苦苦挽留,一致认为她是一棵不可多得的舞蹈苗子,将来定是一名优秀的新中国舞蹈演员,无论如何家长也不能带走。

  最终,母亲在无奈中又让她回到了学校,回到了练功房。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一边拼命地补习专业课,一边发奋地补习文化课。尽管两次受伤耽搁了不少的学习时间,但她仍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二

  许鸿英是一位杰出的舞蹈表演家。

  许鸿英的动作规范、秀丽、典雅,讲究“曲、圆、收”。既有矫健的美也有温和的美;既有阳刚之美,也有阴柔之美;既有幽雅娴静之美,也有活泼生动之美。多姿多彩,形象直观性强,富有表现力,抒情酣畅、淋漓,既具有独特个性也具有较浓的民族色彩。曾被多家媒体誉为“一位具有历史生命力的舞蹈演员”。

  1965年,许鸿英在大型舞蹈剧《风雷颂》中担任了“越南”、“日本”等场次舞段的表演,并随团赴广州、北京、天津等地巡回演出,首次从教室走向舞台,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尝试。

  1969年,许鸿英在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中成功扮演喜儿这一农家女角色。为了充分表现其不畏强暴的性格和反抗斗争的精神,使其更具革命性和感染力,由原来学习的民族舞专业改练芭蕾,并在发挥芭蕾舞技巧和运用芭蕾舞剧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内容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大量吸收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的身段、手段,与芭蕾舞的动作语汇融合在一起,统一于芭蕾舞的艺术风格之中,对当时倡导的“芭蕾舞民族化”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思考与实践。结果,该剧在全省各地连续演出近三百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创造了芭蕾舞第一次在湖南的舞台上演出的历史。

  1974年,许鸿英在大型舞蹈《阿妹上大学》中担任阿妹角色;由于该舞蹈在省内影响颇大而被文化部抽调晋京排练。拟组成中国艺术团赴欧美演出,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出席了1974年国庆宴会。

  1976年,许鸿英表演的独舞《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整个舞蹈采用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语汇动作、姿态与造型,突出了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出色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同时也表现出较深的中国古典舞的造诣,以及驾驭中国古典舞风韵、动律的修养与能力。

  总之,许鸿英在省民间歌舞团工作的近二十年里,从群舞到独舞,双人舞,再到大型舞剧;从民族民间舞到古典舞,再到现代舞、新风舞,最后到“样板舞”;从本土舞到国外舞,从东方舞到西方舞,从抒情性舞到叙事性舞,再到戏剧性舞,她成功地原创、表演了独舞《放风筝》、《秋怨》、《欢乐的琴声》、《试嫁衣》,双人舞《小两口赶集》、《梁祝》、《踏青》、舞剧《奔月》(饰嫦娥)、《草原儿女》(饰妹妹玉荣)等成百上千个舞蹈节目,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完整地塑造了无数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点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舞蹈形象。

  三

  许鸿英是一位出色的舞蹈理论家。

  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与总结。作为舞蹈表演家的许鸿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自幼热爱学习,在把表演舞蹈作品作为天职的同时,深谙舞蹈理论的重要性。她平时非常注重加强自己文化艺术修养,认真学习哲学、美学、文艺学、舞蹈学等多门科学知识,且善于运用人文精神与社会审美知识总结自己舞蹈艺术实践的经验。1984年,她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艺术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舞蹈文化素质,为以后的舞蹈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特意到文化部管理干部学院进修,系统地学习了文艺理论知识。

  有人说,跳舞的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会说更不能写。可是,许鸿英却恰恰相反,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不仅能说,且能写,具有颇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她撰写的长篇论文《毛泽东思想指引我前进》、《从艺术的角度谈舞蹈的局限性》、《合纵联横——论民族舞蹈的继承及借鉴》、《从生活的镜子里走出来》、《苦练两个基本功》等等,观点鲜明,语言质朴,论述精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集学术性、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知识性于一体,在《舞蹈》、《湖南日报》等全国多家权威报刊杂志上发表后,在舞蹈界反响强烈。其中《合纵联横——论民族舞蹈的继承及借鉴》一文,于1990年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舞蹈艺术研讨会上宣读,获得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在国际舞坛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许鸿英既重视表演性舞蹈,又关心娱乐性舞蹈;既重视青少年舞蹈,又关心中老年舞蹈;既重视舞蹈专业人员,又关心舞蹈业余人员。她在1981年根据中老年人身体条件和心理特征,结合迪斯科舞蹈动作韵律的特点,采用舞蹈学中舞符并文字说明的方法,专门为广大中老年人编写了一本健身舞蹈教材《中老年迪斯科》。其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已为我省中老年人普遍使用。

  2000年,正值湖南省文联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她整整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主编并出版了一本湖南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舞蹈艺术史册《湖湘舞苑撷英》,一共刊登了337帧照片,涉及舞蹈创作、表演、教育和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它集中展示了五十年来湖南舞蹈艺术事业的辉煌成就,全面检阅了湖南舞蹈艺术家队伍,对促进全省舞蹈艺术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曾被《文坛艺苑》、《舞蹈信息报》誉之为“璀璨明媚的‘舞影’”;后来,这部精致而典雅的影册又于2002年4月参加了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暨舞蹈艺术博览”大型展览活动。

  四

  许鸿英又是一位优秀的舞蹈活动家。

  1985年,许鸿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演出舞台,登上了另一个新的舞台——湖南省舞蹈家协会,开始谱写她艺术人生新的篇章。诚如她在当年日记中写道:“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限的,而舞蹈工作是无止境的。虽然我告别了粉墨青春的舞台,但是身为省舞协负责人,应该更加努力的工作,为我省舞蹈艺术事业的飞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刚到舞协,许鸿英深深地感到失落,每天忙的是为成百上千名会员寻找资料、传达信息及接待等服务性较强的工作,犹如一位打杂专家,与往日那种连长带队般的舞台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地懂得了协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她认为,要想使我们的社会主义舞蹈真正达到“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目的,要想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充分运用舞蹈的形式,“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创造活动”,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就必须做好舞蹈的普及与提高诸方面的工作。

  首先,许鸿英着手于普及工作,力求舞蹈成为最广大人民享用的精神食粮。

  “以美育人,从我做起”。1986年,她赴北京参加了首届东方舞蹈讲习班,得到著名舞蹈教育家张均、于海燕等人的亲授和指教,系统学习并掌握了亚、非、拉美地区及东方舞蹈的素材,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学成后,她立即举办以幼儿师范、师大艺术教师及文化馆舞蹈专干为主体的学习班,全面进行推广,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了解与学习世界各国舞蹈艺术的机遇。拓展了舞蹈文化视野,为他们创作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素材。尤其是美国民间集体舞“四方舞”,具有易学、易记、易跳、易推广四大特点,且青年、中年、老年均适宜跳,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对象,许鸿英对其倍加关注。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少年儿童的舞蹈素质,突出湖南舞蹈考级特色,全面推动少儿舞蹈的发展,她精心组织编创了少儿舞蹈考级教材1—6级。

  其次,许鸿英在普及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工作,让今天的舞蹈与广大社会成员的文化审美心理结构相适应。在抓好普及工作的同时,她坚决贯彻“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指导方针,并注重于促进专业人士和专业艺术团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

  近年来。许鸿英策划并牵头组织的全省性各类舞蹈比赛,如“龙马杯”、“高溪杯”、“锑都杯”、“湖南省首届舞蹈电视大奖赛”等等,为无数专业舞蹈者创造了展现才华的平台,唤起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发现、培养、扶掖了一大批新的优秀舞蹈人才,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地加快了我省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进程。其中湖南省首届舞蹈电视大奖赛,群英荟萃,规模宏大,高手如云,盛况空前,首开我省采用电视媒体举行舞蹈比赛之先河。

  再次,许鸿英曾两度率团出国访问演出,为国际艺术交流,增进友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我国舞蹈界树立了形象,争得了荣誉。1991年,许鸿英受中国舞协委派担任中国舞协代表团团长率团出访朝鲜。访问期间,她受到了朝鲜舞蹈家们的热烈欢迎,与朝鲜舞蹈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既观看了许多最富有民族特色、蕴含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朝鲜舞蹈,也听取了朝鲜舞蹈家对舞蹈艺术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的看法与评价,还来到朝鲜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同民间艺术家交换艺术经验。

  在她圆满结束朝鲜访问的第二年——1992年,应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的盛情邀请,又率领湘西鼓舞团赴新加坡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活动。鼓舞团在她的精心指导与组织下,以古朴、稳健有力、雄伟壮观的舞姿,令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和观众赞叹不已,啧啧称奇。一位新加坡舞蹈家惊讶地说:“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好的舞蹈。”

  “功成惟欲善持盈”。作为湖南舞蹈领军人物的许鸿英,虽已过知天命之年,但优秀舞者身姿炫目的美丽犹存,气质非凡,卓尔不群。2002年湖南省第七次文代会上,她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又被任命为省文联党组成员。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后我将加倍努力,积极工作,不负众望,为我省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