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5-09-28
分享到:
猛克是我的患难朋友,左联东京支盟的亲密战友。故人早逝,至今仍常使我感到哀痛,现在他的夫人周微林同志收集他生前文稿,编成《魏猛克散文杂文集》出版,要我为他写篇序言,这是我的责任。
30年代初,猛克在上海学习美术,又搞木刻,鲁迅对当时在上海的一班青年木刻家非常关心,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给他们以亲切的指导。
1933年2月,世界著名的英国大戏剧家肖伯纳访问中国,抵达上海。肖翁当时已年过80,是一位正义感非常强的开明进步作家,来华之前,他曾访问过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写过《苏联访问记》,为苏联讲好话。他访华,也是为了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他抵达上海时,宋庆龄、蔡元培和鲁迅亲自到码头去迎接他。肖翁是身材很高大的人,宋庆龄、蔡元培的身材,在中国人来说属于中上,鲁迅则个子矮小。宋穿旗袍,蔡、鲁则穿长袍,他们三人同肖翁在码头上拍的照片,也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鲁迅又在《申报》副刊《自由谈》发表短文,赞扬肖翁,猛克就写文章对鲁迅说了一些片面的话,鲁迅并不以为冒犯,反而觉得猛克坦诚可爱,一老一少,从此成了朋友,猛克一生成了鲁迅的忠诚的崇拜者。
猛克天赋很高,又富于幽默感,这使他很容易接受鲁迅的教育和影响,逐渐走上写杂文的道路,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鲁迅是左联的导师,从此猛克和鲁迅保持较密切的来往。
1935年初,猛克去东京,行前,周扬同志要他到东京去找我。我于1933年9月赴日本留学,奉左联党组之命,恢复了左联东京支盟,并且遵照日本左翼人士的意见采取同人杂志的活动方式,已出版了《东流》和《诗歌》两个杂志,正在筹划创办第三个杂志《杂文》,这时,猛克就参加了《杂文》的筹办工作;同陈辛仁、陈子谷和我等几个人,形成了《杂文》杂志的核心。《杂文》在上海出至第三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改名为《质文》。
在对外联系上,左联东京支盟采取谨慎稳妥的分工方式。猛克与鲁迅较熟,就由他与鲁迅联系。郭沫若当时在邻近东京的千叶县,为了郭沫若和东京左联的安全,我们也决定由猛克去联系,我们一般不参加日本左翼文化人的公开活动,有人说这不只是语言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其实这是外行话,不懂得地下工作的组织纪律。东京左联我任书记,同日本左翼文化人及上海左联党组的秘密联系,只由我一人负责。我们的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比较好,应当说这是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日本的特高警察(便衣特务)还是注意我们的行动,收集了一些材料,如我们的文章。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猛克和我,还有其他几位同志被日本政府逮捕,分别被驱逐回国了。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