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5-06-16
分享到:
陪李铎过节
和李铎一起过的节日,有两次印象最深。一次是2003年9月11日,中秋节,团圆之节;一次是2005年8月1日建军节,李铎非常看重的节日。
2003年9月9日,李铎携夫人李长华专程从北京回家乡,准备在李铎出生的乡村和醴陵一中分别设立奖学助学基金。在株洲休整的两天里,李铎夫妇参观了炎帝书画院,见了几位朋友。11日,我们陪着李铎夫妇回醴陵新阳乡。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中秋节。
我们一行一到将军老家,礼炮齐响,全家上下几十口人都高兴地围拢过来。阵阵寒暄之后,饭菜也就上桌了。厅堂、房内共摆了七八桌。吃着家乡的酸菜扣肉,品着家乡的自制月饼,将军一直笑意写脸。是啊,对一个阔别故乡50多年的游子来说,对一个走过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这浓浓的乡情是多么令人陶醉。这一天,更有那醉人的故乡明月相伴。手捧将军发给我们的月饼,我们也醉了。
2005年8月1日,我到北京向李铎汇报有关“炎帝书法碑廊”的工作。在将军那散发着墨香的办公室,整整一下午,将军放下了手头所有的工作,与我长谈。不知不觉,时间便过了6点,将军夫妇请我到外面吃饭。席间,将军深情地抚摸着军帽说:“你是第一个陪我过建军节的家乡人,很高兴,很有意义。”
浓浓故乡情
李铎1930年出生在新阳乡易家渡村。5岁进私塾,从画圆圈开始爱上书法。1948年,18岁的李铎考上县城湘东中学。1949年,中国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开始招生,要求是高中生,可他初中还没毕业。报名时,李铎寻思如果说初中毕业,肯定一下就完了。于是他用毛笔默不作声地写。这一写,把主考官震倒了:乡下还有这样的书法人才?就这样,李铎被破格录取了,也从此离开了家乡。1953年李铎到河南信阳步兵学校继续深造,1959年调入军博至今。
2003年,李铎向家乡的新阳中学、新泥小学捐资30万元后,又于2005年9月向醴陵一中捐款50万元。向新泥小学和村里捐资、图书共计20万元。2006年4月,将军夫妇又给醴陵一中捐资50万元。
后来,李将军夫妇又多次回醴陵一中,捐款、捐书,还和学生们在食堂一起就餐,以此鼓励莘莘学子。
除直接捐资支持家乡发展外,近10年来,将军为湖南各地无偿书写的作品、题名等数百幅,价值近千万元。
作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李铎艺术馆的建立也成了一件备受各方关注的大事。为此,山东、广西等多个省市都争相登门表示愿帮将军建立李铎艺术馆,但将军坚持要把艺术馆建在家乡。将军表示,家乡建李铎艺术馆,他将把《李铎书〈孙子兵法〉碑》(已刻好,计160块,200米长)安置在馆内,还要将他许多书法力作,如《大唐圣教序》长卷、《舞鹤赋》长卷,和自己珍藏了多年的数百方名贵砚石,以及其他千多件珍贵藏品无偿捐献,可谓情重于山。对家乡的眷恋深情,还可以从李铎的《忆潇湘》词中深切感知:日梦潇湘风,夜梦潇湘雨。更梦潇湘一片云,载我潇湘去。俯首看潇湘,美景清如许。帝子乘风下翠岚,我亦随风与。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