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史钩沉

百岁翁抒百岁书

来源:   时间 : 2015-05-22

 

分享到:

  曾玉衡(1910—2007)湖南新化人。著名书法家。曾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百岁翁抒百岁书

  书画家多长寿一直为人艳羡,齐白石大师寿登耄耋,有口皆碑。今又见曾玉衡老先生已98岁高龄,仍能每日作真力弥满的擘窠大字,神采飞扬,堪称书坛人瑞。

  曾老原籍湖南新化,解放后其乡改隶隆回。这是历史上被称为梅山蛮峒的地方,崇山峻岭亘绵,人皆尚武好义。自宋熙宁五年(1072)置县以来,世代传承耕读文明,特别自清代以来,涌现了被梁启超称为“湘学复兴之导师”的邓湘皋和邹汉勋、陈天华、谭人凤等名人。书法亦名家辈出,至今蔚然成风。曾老自幼就是在这种山乡文化氛围中,每日寒窗苦读,濡墨挥毫,为今日的名著书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早期学书,是从当时当地普遍流行的王、柳、颜、黄(自元)楷书开始,随即专攻柳公权;继而研习王、虞、褚、米的行书,间亦择临秦汉篆隶,六朝碑版,兼融众体,转益多师,至后来特别以草书名世。草书除师法王羲之、孙过庭、怀素三位大家之外,尤倾情于同时代的前辈于右任,取其笔简清朗,浑穆闲逸,情韵兼生,成就了自家的面目。

  往昔在他的家乡,习武的少年习惯在腿上绑沙袋走路,依次递增重量,成年后解下沙袋能疾飞如燕;练字则在腕端悬一金属重物,直达数斤仍能运腕自如,以养成能举重若轻、力透纸背的功力。曾老于年近古稀时,为弥补有逾二十年的笔砚久荒,又重新拾起这童少时的练字法门,坚持有数年,直至得心应手才罢。所以他现在以年近百龄,仍特喜用斗笔运腕疾书,作径逾三尺的擘窠大字。每见所书整幅五六尺纸的龙、虎、福、寿、松、菊、梅、兰单字,龙腾虬舞,气贯意舒,被中外人士视为瑰宝。他于作书,以取势灵动,追求气韵为的,落笔万毫齐力,笔笔中锋,即寸草亦必高悬疾书,无稍忸怩之态。如《长沙晚报》报头之清朗气酣,人皆惊叹竟是出自一位九十老人之手。1993年去台湾访问时,以诗文书法著称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得到他所赠的法书,不禁失喜相持,为之赞赏不已。

  自古书家无不博通文史,雅擅诗词,而今似已不可多得,乃至报刊上经常可见“著名的书法家”笔下无文的笑话。书法之道,诚如杨守敬的《学书迩言》中所言:“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溢于行间。”曾老的人书俱老,亦得力于其自幼饱读诗书,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尝见其每作一擘窠大字,多于四旁缀题,信笔自成妙句。又特喜为人作嵌名联,毋论什么名字,皆醇雅而情韵浑成,不是通常的凑字。偶作诗词,亦皆 藻抒情,具见性灵,如曾有自赋云:“连年病叹息身衰,今又龙钟站起来。底事精神重抖擞,不甘寂寞学痴呆。”以平易语出之,其老当益壮情怀跃然纸上。他现为省书法家协会、诗词协会、楹联学会顾问,实皆名实相副。

  近知老人即将举行百岁书展,得以拜观许多将展出的佳作和即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法书巨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乃仿册中多见的嵌名联率书贡拙:“玉管吐书,云生绮翰;衡扬含笑,援琴作歌。”以略表心中的敬意。

  (原载2007年5月18日《三湘都市报》)

  书坛寿星曾玉衡

  2005年3月,长沙迎来了少有的一场大雪。雪后放晴的那个周日的上午,我和省美协原副主席王金星相约拜访著名书法家曾玉衡先生。在其麓山脚下的住所——金枫楼补拙斋,鹤发童颜的曾老热情地迎接了我们。他腰板依然硬朗,双目炯炯,精神矍铄。既有老友来叙旧,又有新朋造访,老人显得异常亲热和兴奋。整整一个上午,95岁的书坛寿星谈笑间向我们展现了一片饱含人生底蕴和艺术积淀的书法天地。

  曾玉衡(钰衡),号叔坚。1910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永固镇(解放后改属隆回县)一个书香之家,幼承庭训,酷爱书法。抗日、解放战争期间,曾作过许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

  谈及这些往事,这位经历坎坷的老人显得很激动。当我拿出纸笔欲作记录时,曾老连忙摆手:“千万不要记录,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不值一提了。”并反复强调,是搭帮党和政府,搭帮毛主席,才有曾玉衡的今天,才有今天曾玉衡的书法。

  上个世纪60年代,曾玉衡经党组织特批,从黑龙江某军垦农场返乡到长沙,一边上街修伞维持生计,一边又开始操练书法。没钱买纸,他就托人找来一些旧报纸练习书法,一张报纸要翻来覆去写上三四遍才废弃不用,为求书写的力度,曾老还独出心裁,将一公斤多重的铁砣悬挂在腕部,振笔书写。守寒灯,耐酷暑,他以超常的毅力,悬腕练字数十载,以求力透纸背之功效。

  曾老练字,专攻各家草书,主张继承传统,从传统中悟出书道,融各家风格于一炉,自成面目,而又不失其趣。1993年,曾老应邀赴台湾探亲,其书法惊动当地政要,蒋经国、陈立夫等都纷纷找他求字。他的作品选入40余部中外书法、书画专集、词典,并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还广泛流传于欧、美、澳、非、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部分精品如福、寿、龙、虎等字和嵌名联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收藏,并受到高度赞赏。同时,其书法还得到启功、赵朴初、王避举等名人名家的高度评价。当我们称他为德高望重的书坛寿星,并想为他写篇文稿时,曾老连忙拱手说:“千万不要说过头,也千万不要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会写字的老头,比起其他老书法家我还相差很远”。

  曾老的书法,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他以为,书法艺术,一要有功力,二要重结构,三要重章法,四要有书外功。四者结合才能灵动,才能产生美感。他的作品无论是横幅、中堂,还是短作、长卷,或是单个的大字,每件作品都是一气呵成,跌宕、飘逸,既雄强苍劲,又灵动秀丽,布局谋篇别具情趣,别具生机,活脱脱透出一种感人的气息。他的作品还十分讲究文词内容的选择。其自作短诗与嵌名联,都极具情趣和感悟之力。他为启功老作嵌名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启老例外;古有名言,今有博学,功在其中。”都成妙笔,含义深邃。我将随身带来的两友人的两幅嵌名联请曾老指教,曾老直言不讳:“不成熟,不成熟之作,我日后为你改改。”可见曾老为人之耿直,治学之严谨。

  恰在此时,有三人来访。曾老向我们介绍,这些都是他当年上街补伞结识的几位小朋友。曾老取出早已写好的赠送给三位老“小友”的字幅,并一字一句向我们念读所书的内容,大都是以自书诗的形式对当年艰苦但充满快乐和友谊的那段特殊情谊的回忆。四十多年了,当年的“小朋友”,如今都已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了。曾老对那段生活、那份忘年交的情谊记得是如此的清晰。托物寓情,书物达意。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书法家对岁月饱含真诚的追忆。

  曾老的书法艺术根底深厚,结构与章法独具特色与意蕴。我请教眼前这位博学雅重的老书法家成功的要诀。老人家要过我带去的一个信封,在信封的背面动情书写“愚以为,书法之道无他,惟勤而已。盖勤则熟,熟而巧,巧则精,精乃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如水银泻地,水到渠成,信手挥来,皆成妙谛。世未有不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神清气爽、益以书外之功,而能跻于书法家之林也。世之有志于斯道者,愿共勉之!”勤奋学,刻苦练,这便是老人家成功的真谛。

  从曾老家出来,已是正午时分。雪后阳光辉映的天空格外的清爽。曾老对人生与艺术的非凡见解,让我身心为之双畅,如久经阴雨后的突沐熙阳。

  生命与艺术是如此的纯美、自在。我们祝福这位德艺双馨的书坛寿星健康,艺术之树常青。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