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金鸡梦的乡土情

来源:王一武   时间 : 2015-05-05

 

分享到:

  2014年10月的一天,我得到一本唐曾孝老师刚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金鸡梦》,这对于一个爱好写作的我来说像一个小孩发现了好吃的巧克力。那内心的喜爱不由分说。可是,因为时间原因,加之,我没有一目十行的看书本领。所以,现在我还没看完这本书。尽管这样,书中的一些故事、一些情节总萦绕在我的脑际,翻腾着我内心的感受。这好像与我和唐曾孝老师认识的时间长度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因为,在他这本《金鸡梦》还没有出版之前,我就经常听他说起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以及他与农村生活的许多情结。

  八十高龄的唐曾孝曾为湖南日报主任记者,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年轻时,他一边采访新闻,一边收集文学创作素材,每每到了农村,他的心就沸腾起来,在采访完成后,他学会了向农民聆听。在一次次的聆听中,他不断地增加农业知识;增加对农民的了解;增加乡邻妯娌、叔婆、婆媳以及姑嫂等方面的心里剖析和对农村一些原生态故事的了解。后来,这些故事多了,他就分类地记在日记本中、电脑里。再后来,他退休了,没有出去采访的任务了。可他,还是没闲住,经常去农村体验生活。

  记得2004年的一天,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打电话来,要他与老伴去北京生活一段时间。他不但没答应女儿,而且到乡下体验生活的瘾又犯了。在不顾家人的反对下,他带上行李独自去了冷水滩区普利桥镇。爬山种地,涉水放牧,到处与农家人交谈。可一不小心摔得脑壳破了皮。然而,他就是靠这种吃苦精神,日积月累有了一份浓浓的乡土情。

  《金鸡梦》就是这个情生产出来的孩子。她以捡金鸡致富的寓意为引子,以进城拼搏圆梦发财为主题,采用传奇的手法创作,刻画出具有代表性的三户农民不同的性格和形象。其故事幽默风趣,情节细腻感人。这部36万字的小说为读者巧妙第设计了三四十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悬念提心,抓住读者;有的幽默趣味,让人一笑了之;有的采用误会,让读者处身紧张时刻;更有的用荒唐、怪诞的方法去表达,让读者感到古里八怪,体会出合情合理的一面。然而,不管用哪种手法,哪种技巧,这些故事和情节串连在一起,围绕着鲜活的人物和梦的主题而有看点。

  我喜欢书中的那些怪诞、荒唐、反叛的小故事,例如:建筑“活人墓”、母鸡一天生三个蛋、大门框上写油墨的“穷对联”和“割肚皮”表示爱情。这一串串故事看似荒唐古怪,其实出人意料地扣着人的心弦,放映出穷苦平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实现梦想的愿望,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体会出了那种妙趣横生的事物发展,以及唐曾孝驾奴故事情节的高超技术。

  再说这些故事情节恰恰切合了时代的脉络,连书中的主人公孟成真其实就是一个射影,他寓意着“梦成真”。孟成真是个脑袋好用,紧跟时代有思想的典型农民代表。在没开放之前,他出去利用自己的手艺赚几个外快,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坐上三年牢不算,还丢掉了心爱的女人。当改革的春风吹到这个在中国版图上看不见的山寨时,他好像嗅到了发财致富的一股腥味。就在农村实成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一块车翻过种不出庄稼别人谁也不要的田,按照他的构想成了自己的责任田。可谁知,当又一辆车翻在这块田里时,他理性又不理性地要司机赔偿500块,村里人知道后,个个认为那块大家不要的田,现在是一块肥得流油的好田。因此,有的羡慕孟成真眼光好,看得远;也有的眼红他赚了钱,就想法设法从孟成真手里搞到那块田。那个一向与孟成真不和的“尽缺德”,通过别人搞到了孟成真的那块田。这时的孟成真有了进城发展的本钱,便去了城里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一些坑坑洼洼后,他认识了外商,并得到他的资助,成为全县首富。然而,故事的另一面,作为反面人物的“尽缺德”因为总想着歪路子发财,终于进了班房。这种人物鲜明的对比,产生了较好的戏剧性和大众的审美导向。

  如果,唐曾孝没有农村生活的积累,没去很好的挖掘他长年累月积聚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故事,或者他没有一颗与农民交朋友的心,没有看到、听到和经历那么多反映农村的人与事,他心里就不会有这种乡村情结,也就写不出这种切合时代要求,满足群众心里需求的《金鸡梦》。

  当然,一部再好的作品,也有不足之处,就这一点来讲,我认为唐曾孝的作品中的语言缺少一种糅合,也缺少一点张力,也许这与他多年的新闻写作有关。我真心希望他在语言的运用上再去琢磨,再一次去圆满他的文学梦!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