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闻趣事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逸闻趣事

话剧表演艺术家叶向云轶事

来源:   时间 : 2015-04-27

 

分享到:

  新中国成立后,叶向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他在话剧《未开出的列车》中饰演老司机,在《刘胡兰》中饰演石三海,在《把炮弹打上去》中饰演军人,在《双送粮》中饰演送粮老汉,在《和洪水赛跑》中饰演师长,在《夫妻之间》中饰演丈夫等众多角色。他导演了《红军回来了》、《星星之火》、《母亲的心》等多部话剧。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叶向云积极要求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四团,冒着美军飞机的轰炸,把戏送到战斗的前沿,为志愿军战士演出。在一次演出的途中,他们遭到美机的轰炸,有位同志不幸中弹牺牲。但他们不顾个人安慰,仍然继续坚持在战地演出。由于在朝鲜战地表现突出,他立功受到表彰。

  1955年文化部第一届话剧汇演在北京举行。湖南省话剧团演出曹禺的名剧《雷雨》,叶向云饰演主角周朴园。他将这个人物刻画得极有深度,深得好评。获表演二等奖。田汉老对他的表演高度评价,同时田汉老也指出“如果你这次演的是你们自己创作的戏,那么一等奖非你莫属。我希望不久能看到你演出你们自己创作的戏……”

  1958年起,叶向云接任省话剧团团长兼书记。但是他仍然坚持演戏和导戏,不曾离开舞台,直至离休。

  1960年,叶向云带着省话剧团自己创作的反映湖南农民运动(秋收起义)的多幕话剧《赤胆红心》赴北京演出。田汉老亲自出面邀请到谢觉哉、李贞,蔡畅等几乎所有在京的湘籍老革命、老红军、老将军在中南海观看他们的汇报演出。当看完这台充满浓厚湖南乡土气息、反映他们早期革命经历的话剧后,这些老同志非常兴奋。在座谈会上,当即纷纷题词作诗,对这部戏进行了充分肯定,对叶向云在剧中饰演的党代表赵宏以及其他演员的表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田汉老也为看到了来自家乡创作并反映家乡革命斗争的话剧感到欣慰。希望他们能继续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赤胆红心》在京的演出非常成功,受到各地的邀请,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及本省工厂、城镇演出达500多场,反响强烈。该剧被全国多个剧团、剧种翻演。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叶向云先后接受剧团自己创作的《在险峰》、《电闪雷鸣》两剧中的两个不同的老工人角色马振东与雷凯忠。叶向云十分喜爱这两个角色,也很想演好这样的角色,以往他扮演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演工人却不多。如何扮演工人阶级中的先进人物呢?他想起了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仔细阅读分析了剧本以后,叶向云回忆起许多曾经接近过的英雄模范。他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论做出多大的成绩和贡献,从不把它看成是个人的成就。在他们的言行中,总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份内该做的事,永远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

  在深入工厂生活中,叶向云再次与一些英雄模范接触。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从一些看来仿佛很小的事情上,受到了很多启发,找到了通向角色的契机。

  一天,叶向云到一个炼锌厂的先进小组去参加劳动。这时,厂里的干部告诉他,这个小组的组长,就是“厚煤薄碴长火焰生火法”的创造者之一。叶向云正好在门口见到了他,他正在扫地。叶向云抢着要给他帮忙,他却不让。扫完了地,他又跑到温度很高的炉子底下去出碴,叶向云也随他到了那儿,要给他帮忙,他又坚决不让,并且不声不响地挑起炉碴就走。“这是怎么啦?” 叶向云心里嘀咕着。一会儿,这个组长又回来了,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劳动保护手套对叶向云他们说:“同志啊,天热,车间更热,没有劳动保护,你们不能干活呀!” 叶向云觉得,组长的这几句简单的话比多少客套话都更有力量。

  在另一个炼锌厂里,叶向云又一次遇见了《在险峰》一剧中马振东形象的原型齐师傅。他是一个有一百多项创造和革新的劳动模范,可他从不以模范自居。叶向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出锌,车间里的温度很高,工具都烫的灼手,他连手套都没带。叶向云忍不住问他:“老齐,你怎么不带手套呀?”他笑了笑,伸出两只长满了厚茧的手说:“惯了。”

  ……

  受到他们的启发,许多英雄模范的形象又回到了叶向云的记忆里。

  在设计《电闪雷鸣》中雷凯忠这个角色时,叶向云循着剧本提供的线索,他把人物定为“闲不住的老学徒”。叶向云特别努力地去突出他劳动的一面,在第四场——车间里,他让雷凯忠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一手拿棉纱,一手拿鸡毛掸子,不声不响的这儿擦擦,那儿掸掸。在这一场,跟事故大搏斗以后,雷凯忠不愿去休息。他又不声不响地拿起拖把和水桶,擦洗起地来。叶向云喜欢这些描写,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老工人就是这样的。

  尽管剧本提供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不同,但叶向云所扮演的两个老工人却有着很多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党都无限忠诚,能为社会主义去冲锋陷阵!

  通过多次采访老工人对新社会的感情对叶向云有很深的启发,他觉得,作为演员,他要努力去体现这一点。

  正因为叶向云深入生活,细心观察,仔细揣摩,出色地表现了老工人的两个不同形象。《在险峰》、《电闪雷鸣》在全国各地演出后,获得了很大成功,引起了热烈反响。1965年,叶向云再次率剧团赴北京首都剧场演出本团创作剧目《电闪雷鸣》,场场满座。首都文艺界这样评价:“它较好地体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善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在塑造英雄人物、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安排生活细节和语言的群众化、性格化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田汉老也再次从外地赶回北京观看了该剧,肯定了演出的成功,并对叶向云饰演的老工人雷凯忠给予了很高评价。当年,叶向云带领《电闪雷鸣》和《在险峰》剧组参加中南区第一届现代戏汇演,好评如潮。“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都对该剧及叶向云扮演的角色发表了大量评论文章。他饰演的老工人雷凯忠受到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的热情肯定,赞赏他“生动塑造了一个即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工人英雄形象”。 《电闪雷鸣》和《在险峰》均被评为推荐剧目(该次汇演不设奖项)。

  新中国成立以后,叶向云仍然是作品不断,如《雷雨》中饰周朴园,《赤胆红心》中饰党代表赵宏,《在险峰》饰老工人马振东,《电闪雷鸣》饰雷凯忠,《夫妻之间》饰丈夫,《桃花扇》中饰阮大铖,《刘介梅》中饰刘介梅,《降龙伏虎》中饰县委书记,《崇高的风格》中饰老工人齐昌栋,《地下火焰》中饰陆先生(刘少奇),《保卫延安》中饰陈旅长,《红岩》中饰许云峰,《红色风暴》中饰大律师施洋,《槐树庄》中饰老地主,《渔人之家》(阿尔巴尼亚名剧)中饰姚努滋,《甲午海战》中饰邓世昌,《年轻的一代》中饰老干部林坚,《千万不要忘记》中饰老工人丁海宽,《在狱中》饰王若飞,等等。从他参加救亡演剧队的第一部戏到今后的几十年里,叶向云演出的话剧(包括故事影片)以及导演的话剧有70多部。成功塑造这么多生动深刻的人物形象,这在话剧界也是不多见的。正如范正明先生在纪念叶向云的文章中所说,他塑造的人物“可谓中外古今,无不闪耀着现实主义表演的光彩”。“他从一个校园戏剧的业余演员,成长为我国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形成了凝重、雄浑、大气的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