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5-04-21
分享到:
1945年日本投降,何冬保把十几个唱戏的人组成一个班子,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班子命名“胜利班”。在西洞庭一带的南县、华容、安乡一带演出。益阳南县有个茅草街,当时很多来往各地的船都停在这里,岸上商贾云集,市井繁荣。
有一天,茅草街一位大老板酬神还愿,请了外地当时一个非常有名的大戏班子,与胜利班对面搭台唱对台戏,这让 “胜利班”十分尴尬,硬着头皮对着观众的后老壳唱了一天白戏。何冬保是个不服输的人,他的胜利班要想立足,就必须把观众的脸唱过来。
连夜,何冬保想了个办法,决定上演保留剧目《刘海戏金蟾》,当时这出戏还有个的名字,叫《九尾狐狸精》。最难办的是到哪里去请九个女戏子来。最初,人们普遍把花鼓戏叫淫戏,官方规定是不能进戏院演出的。清朝年间,还被官方明文禁止。在人们心目中,花鼓戏子与妓女同属下九流。当时茅草街是个“烟花之地”,妓女多,也普遍同情花鼓艺人。何冬保正是利用相互同情这个关系,请到了8个妓女来帮忙,加上本班的一个做饭的女人,一起扮演九狐狸。第二天,九狐一起装扮上台,台上花花绿绿的一片。何冬保一边亲自擂鼓,一边高声吆喝,再加上九尾狐狸的附和声,硬是把对面的观众给喊了过来。“胜利班”一势兴起,演出十分成功。从此,经当地百姓及走船人的口口相传,胜利班出名了,成为西洞庭湖区一支最有生命力的花鼓戏演出力量。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