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千古绝调----张枣《镜中》

来源:杨林   时间 : 2015-03-16

 

分享到:

  新诗写作如何在西方自由诗歌的基础上吸取中国古典诗歌的底蕴和传统技艺,彰显汉语言本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脉络,这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重大课题。

  生于长沙的著名诗人张枣,始终专注“西学东渐”,骨子里非常传统,他的思维方式通过与西方哲学、艺术观念结合,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语言规则。在他一生短暂的摸索过程,强调新诗的调式应该是在民族的、地方的、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个人的、现实的元素,形成具有诗人独特的语感、语气和语调。

  他的《镜中》就是具有古典性与现代性融合的一首“千古绝调”,把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西方现代诗的意象相结合,把古典诗歌的“言志”、“抒情”与西方现代诗“内心”、“意识”相结合,把古典诗歌的“留白”、“白描”技艺与西方现代诗“抽象”、“现实”相结合,从小我到大我、从内心向外部延展、从历史向现实深入,反映了诗人传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文学审美追求。

  《镜中》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诗歌主题思想的提升,“托物言志”。他的用意是明显而深刻的,以古诵今,寓“以铜为镜”而意“小中见大”,通过内心的感受思虑国家的兴衰。

  其二,诗歌情感的抒发,“借景生情”。“梅花落下”、“河岸”、“登上梯子”、“骑马归来”、“面颊温暖”,只要“望着窗外”,诗人便情深意切。

  其三,诗歌意境的营造,“意蕴幽深”。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了下来,到最后梅花就落满了南山,无论是“游泳”、“骑马”、“低头”、“坐镜”还是“临窗而望”,都是将记忆里的景物、情境描写出来,而暗藏着诗人内心由忧虑、忧伤到向往自由、理想的意识反映。

  其四,诗歌意象的形成,“小中见大”。诗人对当时的现实、文化的反思,也契合了他认为是“危险的事”。第一句“梅花便落了下来”,借“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典故来反映自己的痛苦和忧伤。最后一句“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借“悠然见南山”的古典意象来反讽现实的“冬天”。他在这忧伤的语感里,其主调还是积极的,通过“不如”的转折,内心自我修正的过程体现了出来。

  其五,诗歌意味的留白与想象,“意在言外”。白描的细节恰到好处,留白使得诗歌文字衍生更多想象空间。诗人从危机感里走出自我,灵魂与精神获得自由,这世界还原到真实的愿望中,深情、热情而内心获得宁静的力量,延伸出诗人从危险里走出心胸满怀对世界的希望和敬意。

  张枣曾经说过:“痛苦和不幸是我们的常调,幸福才是十分偶然的事情,什么时候把痛苦当成家常便饭,当成睡眠、起居一类东西,那么一个人就算有福了。”他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在中西方文化里冲突的调式,具有长沙方言、地方味的语调,也保持了传统古典诗歌精华的内涵,是诗人对语言传承与变革的有效尝试和探索,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张枣强调诗歌的融通,就是借鉴西方现代诗歌注重反映内心、意识的微妙活动,用古典诗歌情境的描写与意境铺垫,内外结合地将自我与客观世界发生有效联系,对现实客观审视中进行自我精神修正,从而抽象出对理想、自由眷恋的思想主张。他的《镜中》不愧为西学中用、古典文化传承这一诗学主张的典范。

  附: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