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杨林 时间 : 2015-03-16
分享到:
宋代叶梦得在《石林诗话》里说:“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诗歌的超然物外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从布罗茨基《北波罗的海》就读出了这种境界,这是他诗歌作品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冷静、客观地处理诗人与这个世界客观事物的微妙关系,使得你在安静中发现一些寻常而不寻常的自然而然的诗意美。
他的北波罗的海,是客观呈现的事物,被他中性地写实写活了,是一场暴风雪下的意境。同时,他又在自然呈现中机智地将与北波罗的海相关的事物及联想,给予读者新的“发现”。这新的发现,就是布罗茨基通过事物外在形式对内部变异介入的新发现,是他用大脑写作过程赋予了诗歌的原创性。
我们跟着他意识里的景物在不断体验智慧的感悟,从“海港的粉末”、“嘎吱的松树”,到“何种程度的蓝”可以被眼睛获得,我们还能够要求俗世可以给予更多?“从谨慎的风度中可以长出什么手势语”,到“跌出视野外,外部世界”,我们就像被这个世界劫持的人质,苍白、平凡的一生,像“一只软体动物把磷光留在海底”,寂静地吸收所有的声速。他摒弃了经验写作方式,所叙述的事物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无法发现这事物的底部本来的面目,陌生是因为我们无法从这熟悉的事物拓展进入类似的事物深处。就像他从海的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所象征的人的原本一样,我们可以从“一根火柴”、“一个大摆钟”里,折射出被围困的境遇里,证明存在的真相----通过另一边时间的流逝----关照此刻的心境。
布罗茨基的诗歌无法复制,是因为他语言的复杂性、独特性,因为他对事物本质存在的发现,因为他用大脑写作的机智方式,因为他诗歌独特的当代性、原创性特质。他在客观呈现中适而可止的分寸感,他通过事物本身呈现出来的充满机智、自省的论述,他客观冷静、醉心细节、克制抒情的练达又复杂的文风,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被感染、被震撼,进入他描述的世界----一个新的大陆。
他超然物外的写作方式,使得他在观察事物之时可以置身事外而不为表象所迷惑,使得他对世界的存在认知超出世俗生活。他的《北波罗的海》是一个孤立而安静的声音,是一幅白描而丰富的画卷,是一个超越了现实的理想境界。
附:
《北波罗的海》
----给C.H.
约瑟夫·布罗茨基
当一场暴风雪把海港搅成粉末,当嘎吱作响的松树
在空中留下比雪撬的钢滑板更深的印痕,
何种程度的蓝可以被一只眼睛获得?从谨慎的
风度中可以长出什么手势语?
跌出视野以外,外部世界
劫持一张面孔作人质:苍白、平凡、被雪困住。
因此一只软体动物把磷光留在海底,
也因此寂静吸收所有的声速。
因此一根火柴足以令一个火炉通红;
因此一个落地大摆钟,这心跳的兄弟,
在停止了这边的大海之后,仍然要滴答,证明
另一边的时间。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