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5-01-14
分享到:
绘画和书法是周老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看到他的遗墨,总是让人有抑制不住的激动,一些话语会不由自主地流淌倾泻。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这一幅裱制简洁的立轴,役笔驱墨,厚重而灵动,苍劲而丰润,甲胄坚锐,霓裳轻灵,出入于汉魏之间,仿佛一场壮观精妙的八佾乐舞;那一幅兰花,兴之所至,御笔草草,计白当黑,水墨洇濡,逸气天成。
“一湾流水四围山,日对苍松可驻颜,丰穰秋成农事乐,此中真个赛仙寰”,癸卯初冬,周老与著名画家曾晓浒先生合写了韶山毛震公祠小景,那种调和古今的意趣和笔墨,那种端严茂密,那种朴实和浪漫令人一次次为之眼润。
更值得人们回味的是周老作《南岳磨镜台》。
那是1956年8月的事了,当时五十出头的周老正当精品迭出的大好年华。当时,他杜门谢客,精心构筑和描摹了一幅心中的图境——《南岳磨镜台》。
磨镜台是佛教禅宗南宗祖源地,因唐代被称为七祖的“湖南怀让”和“江西马祖”道一和尚磨镜斗法的故事而闻名(这两人道行高深,禅宗各大高僧往往行走于江西、湖南以求开悟, 俗语“走江湖”就是这样来的)。当时南岳山上有个般若寺,寺里有位大名鼎鼎的怀让和尚,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得法弟子。唐开元年间的某一天,从四川来了一位信仰北宗的马道一和尚,在离怀让开坛说法处三百米远的地方结庵、打坐、念经,一个月过去了,怀让见他仍是打坐,便拿出一块青砖,在石头上磨来磨去。开始两天,道一不理,到了第七天,他坐不住了,走近怀让,问道:“大师,您磨砖干什么?”怀让答曰:“磨砖作镜也。”道一惊奇地说:“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反问道:“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呢?”道一听了,豁然开悟,立刻拜怀让为师,从此,道一跟随怀让十年,后来,他到江西康袭公山,建立禅林,聚徒传法,成了一方宗主,被称为马祖。这个故事被称为“怀让磨镜”,“磨镜传法”。
在一米画纸上,周老写下了他的《南岳磨镜台》。那高华的气韵,融简练与茂密于一体的笔墨,点染皴描,薄施丹青,与浓墨重彩讲求视觉霸权的现代派仿佛隔了几个世纪在历史中对望和反讽。
西安一位书画界的朋友曾发表过这样的感慨:“对于周达老前辈的书画,我自觉无评论的资格,我只是想说,对于那个时代的画家我大都钦佩并非常喜爱他们的作品。他们所处的时代或是新旧交替水火并容,或是国家危难社会动荡,或是是非颠倒文化遭劫,能在这样的纷扰时代取得书画上的成功,没有唐僧取经的诚挚与毅力绝难做到。当然,我也要为他们庆幸:他们没有赶上商品经济时代,他们的作品没有打上商品的烙印,他们的作品是真正意义的艺术品!”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