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穿古越今书天地——读杨传向的诗

来源:张乾东   时间 : 2015-01-12

 

分享到:

  常常在和一些诗友们聊天的时候,说到诗大家很惯性的就想到是新诗,很少会有人把几千年的国粹古诗词纳入自己所认同的“诗”当中来。在“新诗主体论”占尽“天时地理人和”的今天,古诗词真被人们彻底遗忘或者说正在逐渐边缘化吗?答案是否定的。通过笔者这些年的观察,发现喜欢古诗词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许多写新诗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反倒是新诗写得越来越少,古诗词写得越来越多。现在各地的诗词学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势不可挡。这里笔者不想去探讨古诗词队伍为什么越来越壮大,这个答案最好由那些学识浅薄,但自认为除了自己写的东西叫诗,别人的东西就不叫诗的“新诗人们”去回答。古诗词的繁荣令我们深感欣慰,杨传向便是不断壮大的古诗词队伍中近些年来崛起的一员。他的诗歌吸纳传统精髓,古为今用,注重意境营造,情景交融,使读者能触摸、能赏玩、能倾听、能目睹、能与之共悲欢。

  读杨传向的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他的创作过程中,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作品十分丰富。在笔者看来,有着爱国爱家情怀的诗人,才能创作出真正感人肺腑的作品。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那些被人们永世铭记的诗人,没有那一位不是以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著称诗界,我国的屈原、杜甫、李白、陆游、艾青、梁上泉等,国外的普希金、波德莱尔、泰戈尔、聂鲁达等无一例外。

  杨传向对养育自己的美好家园有着深深地依恋之情。“澧州物宝衍文明,人类兴盛始战耕。河水年年丰稻谷,城蝶夜夜守强弓。六千岁月书经史,十万烟云撰血荣。遗址绵缠昔日景,点滴都是古今情。”(《城头山怀古》),祖国的悠久历史、辉煌文明、优良传统都勾起作者内心自豪的情愫;“揽山携海莽昆仑,关堡重重铸梦魂。烽火千叠驱怨骨,战旗万杆换王君。时迁日月阴山暖,景易风光塞北春。亘亘长城今异旧,炎黄血肉弟兄心。”《长城一》,这首诗,我们则体会到杨传向对祖国各族人民和骨肉同胞的亲和感;“拒关守隘护乾坤,万里长城碧血魂。龙骨串山腾海角,雄风贯日锁残云。秦时岁月金瓯意,汉代流年华夏心。烽火边疆今患烈,神州猛志卫国门。”(《长城二》),这首诗里,作者对中华民族无论在昌盛之际还是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存能力,自信无比; “国之耻,亟待雪。出法纪,拳如铁。耿怀民生愿,骨风刚烈。拨乱反正绝垄断,乾坤旋转消冤孽。望中坚,策马履新途,从今越。”(《满江红•致新政》)。祖国蒸蒸日上,对维护民族的荣誉和尊严,作者毫不含糊。这种爱国情怀在杨传向的文字里时刻跳跃着,我们深受感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在乡村安居乐业,和谐共存,传承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乡村是绝大多数人生命的起点,也是“叶落归根”这一生命宿愿的最终栖息地。古往今来,家园的山山水水,总是激发起无数诗人的创作灵感,为它吟唱出一首首动人的歌谣。“更轻云缀空,鹊鸥翔戏。紫霞飞,幻成迷绮。向晚烟,寻访农家院,张灯夜酒,竟是陶潜意。”(《锦缠道•稻浪风情》),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赤子情怀,家乡的青山绿水,民俗风情让每一个人魂牵梦萦。“门前柚树正芬芳,偏令哀思引泪汪。昔坐花中怀放乐,今无慈母甚悲伤。”(《念慈母》),“分手趸津头,芳舟卧水流。青山烟带泪,岸柳絮飞忧。云路思南岭,归程盼澧州。再添一盏酒,醉意刻乡愁。”《送友》,而根植于乡土的亲情和友情,读来总是那么柔软而细腻,杨传向笔下的亲情和友情是和生命交织在一起的,字字带泪,行行浸血,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自然纹理中提炼人生哲理,是杨传向诗歌的一大特色。作者写梅、竹、菊、兰、松、油菜花、落叶等自然之物,托物言志。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待到落英香野陌,他花趁暖盛姿妍。”(《腊梅》), “毓秀舒纨执翰管,镜华锁月弄笙簧。”(《兰花》),“悟得文武张弛道,沙场闺阁总有缘。”(《竹之性》),“胸怀鸿愿泽天下,酿就冰洁碧血情。”(《菊之义》),“凌空五岭小高山,俯瞰平原窄大川。”(《松之神》),“浩荡生机新万户,乾坤锦绣岁方荣。”(《油菜咏》)。作者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并融入生活,采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暗示等写作手法准确地展现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每首诗读来都显得贴切自然,没有丝毫生硬的感觉,基本都是一气呵成,很好地掌握了“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一个诗人或作家,不能只沉浸在自我神话中不能自拔,一个人的眼界是有限的,只有紧跟**脉搏,关注现实生活,他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太空探索、海军崛起、打工一族……大到国家项目,小到平头百姓,都被杨传向纳入作品之中。“西昌日照暖芸窗,华夏春风抚紫幢。万象更新承盛世,九州交泰续国纲。科学遂梦蟾宫月,赤子结缘广宇郎。且带嫦娥开异域,振威抒志焕沧桑。”《庆嫦娥飞天》;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我们每一个匹夫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和献身感。 “蝉断潇湘月伴霜,岭南却罩暖秋妆。飘红流绿虽诗意,但少寒梅雪韵香。踏野常观南土好,月圆每望北方伤。愁思万缕乡魂系,梦里潸然泪渍裳。”(《打工心情》),作者的诗笔也触及到了当代最大的人群“打工族”,和谐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最底层的打工族背井离乡,常年忍受着乡思之苦,思亲之痛,作者感同身受,一句“梦里潸然泪渍裳”道尽打工世界的无奈与辛酸,让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生活是诗歌创作的不竭源泉,不论社会如何变迁,人类如何发展,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杨传向以穿古越今的豪情书写着天地,上下五千年在他笔下流转,字里行间都是乾坤的朗朗之音。而他的眼睛是向下的,真正做到了深入生活,注重实际,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股股正能量从他诗歌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温暖着每一个读过他诗歌的人。“击节高歌蹈足舞,音稀和寡嚣尘上。世俗冷暖竟勿知,只向浮沤独自享;有耳不染是与非,无嘴去道堂而皇;余愚难解此钓翁,垂钓乾坤孜孜忙。”(《湘江钓翁》),作为一名时时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诗人,杨传向这名钓者,一定会用他诗歌垂钓出更多的乾坤;相信在他及他同行们的执着追求下,中华古诗词很快就会绽放出一片更加蔚蓝的天空。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