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物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湖湘人物

周健明

来源:   时间 : 2014-12-23

 

分享到:

  周健明(1931— )湖南益阳人,著名作家。曾任《湖南文艺》编委、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执行主席、《理论与创作》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湖边》、《柳林前传》、《远去的红帆》等。

  颂湖区改革 画湘中人物

  ——读周健明《柳林前传》

  周立波与周健明,是中国当代文坛上鲜见的父子作家。这两位上下辈作家都是学者,又都写小说。在他们反映农村题材的系列作品中,不仅盈荡着湖南大地的魂魄,而且萦绕着三湘四水的韵律。四十年来,这块不屈的土地上所发生的巨大变革和所搏跃的生活激流,无不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线条清晰的勾勒和多彩多姿的描绘。从反映农村重大改革的历史性变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上说,周立波暂付阙如的,都由周健明毫无愧色的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湖边》、《柳林前传》和《柳林后传》等长篇小说,就是他在这一过程中所悉心铸炼的文学佳构。特别是“柳林”系列小说,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它都堪为《山乡巨变》、 《山那面人家》、《张满贞》、《卜春秀》、《新客》、《胡桂花》等作品的发展性铃绘和历史性赓延。特别是业已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和美学效应的《柳林前传》,更是器大声宏、居深涵厚,对农村的发展和变革表现出敏锐的预见性和沉挚的历史感。

  这是一部很有见地和底蕴,同时也极具张力与魅力的,在深层次上表现农村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本质趋向的长篇小说,它所描写的内容及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精神基素与理想冀求,从表面看,是与《山乡巨变》呈反悖之势的,但在本质意义上,则是各自从不同的生活角度和现实精神中,共同表现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柳林前传》完成了《山乡巨变》所未能完成也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任务,并赋有了比《山乡巨变》更新的时代精神。如果把这两部小说放在一起读,人们便会不期然地从中洞见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由两种基本变化所构成的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景观。前者写了合作化的历史必然性,后者写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内蕴趋向性,但却都从各自的生活实感和时代氛围中逼真而艺术地写出了社会的趋动力和人的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写出了渗透在现实生活和人的意识与行为之中的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淳尚的生活、质朴的心态和纯真的感情。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柳林前传》是周健明长期深入洞庭湖区生活所结出的文学硕果。在这部近30万言的小说中,作者紧紧追踪着主人公杨青林的足迹、围绕着柳林垸的变革历程,把笔锋深深地楔下去,挖掘并勾勒出1979年前后这一带渔区生活的多辐线条和总体风貌。就中,着重表现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和发展及其内在的必然性与力度感。作者不是简单地平面描绘在政策指引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躁动和所发生的变化,而是用充沛的事实、感情和笔墨,令人信服地描绘了这一政策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冀求;描绘了这一政策的内蕴力量和外延效应;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思想、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巨大变革中的不同反应和不同趋向,从而形象化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列宁说过,作家要想深刻地反映生活,就必须触及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柳林前传》的思想力度、美学情愫和反映生活与时代的深刻性、宏博性、准确性,正是得益于此的。因为它触及了现实社会变革的最本质的东西。在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中,把几千年的私有制通过合作的形式变成集体所有制,是一场了不起的革命。同样,由于体察和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际需要,而在广大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也是一场革命。《柳林前传》所给我们呈露的社会景观和生活画面,就十分清楚地确证了这一点。它将这一切深刻的主题统统化解在生动的情节、动人的形象、跌宕的感情和具体的描绘之中了,但人们还是能够从对小说的阅览和感验中明明确确地领悟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期然地透视了生活的质态和社会的底蕴。

  小说以杨青林为笔锋追索的生活之“骥”,以柳林垸作为场景和事件的基础,以烂泥湖水利工程的上下、存废与兴抑所引起的矛盾与纷争,作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主题要旨的契机,乃是极具艺术见解和极富美学张力的,并在事实上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杨青林原是柳林公社的副书记兼副主任,为人正直、办事干练,在工作上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并且向来不信邪,一贯敢碰硬,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和精神仗义执言、嫉恶如仇、抱打不平。也正是由于这个秉性,才招致在“文革”中罹祸入监。罪名是攻击江青,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粉碎“四人帮”后,给他平了反,本来安排他到原公社任原职务,可他却不答应,偏偏要回到一个小小的生产队去蹲点挂职。理由有二:一是自己坐了几年牢,一切都不熟悉了,所以需要从头做起,从底层做起;二是从自己回来短短几天的切身感觉中,确实觉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必须大动手术,至于如何动,他一时还想不清,他所以自告奋勇担任一个生产队的队长,就是想利用这个岗位,进行一番摸索,他认为他的改革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要在这个生产队做个实验”。

  后来的事实证明,杨青林的这一着“棋”的的确确是走对了。他扎下根子一摸索、一实验,不仅底子清了,而且具体实行改革试验的步骤、信心和经验,也随之而出。这使他走路脚下有准,说话心中有数,不仅容易抓住问题,而且也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简直是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杨青林从一踏上回柳林垸的路,就遇到了“穷”和“左”这样两只“虎”。这使他注定要在此后的开拓进取和致富改革中,必须要同这两只“虎”斗到底。通过办渔业组、苇编组,以及养鸭、种地、卖湖藕等,柳林垸的乡亲们开始得了温饱,人们那在“史无前例”岁月中受过各种伤害的心灵,也开始见到了煦阳,受到了抚慰,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激情和干劲,就像春潮冲开堤坝一样勃发了,柳林垸从此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欢乐和热闹。看到这景象,作为代理队长的杨青林,自然打心眼里高兴,他感到自己在这块土地上所洒下的汗水、所播下的希望,开始有些收获了。但是,这毕竟离他所要达到的目标还相当遥远。于是,他便筹措着要实行责任制。杨青林对卜桂香说:“关于责任制,我这次到县里还想找老书记谈谈,想请他支持我们的实验,我设法讨一支令箭下来,那就可以放开胆子干了!”杨青林的坚定和刚毅,使迷惘中的卜桂香立时变得充满了信心。当他把杨青林送出梢门,望着那渐渐远去的显得有些佝偻的身影,禁不住发自内心地感叹道:“这人才真正像个共产党员的样子!”

  对于《柳林前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具有思想力度和美学厚度的长篇小说,它在艺术上也有诸多新的开掘和探索。整部作品结构严谨,层次鲜明,情节委婉,故事生动,笔势腾挪,人物形象富有时代特色和性格特征,场景描写和气韵辑构极具湖南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小说对垸子里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颇具功力。特别是当生动曲折、出乎意料的情节发展与具有鲜明而丰富的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交融在一起,并趋于葳蕤和深化的时候,常常能让人为之心旌摇动,情愫昂奋,神志缱绻,意趣痴迷,以至于陷入情节和人物卷起的艺术漩涡之中,架不住沛然而随之,怡然而往之。像李小娟、刘丽君,像冷满爹、卜桂香,像谭元贞、罗彩元,像朱惠兰、王杏花,像罗富庭、袁庚寿,像俞春生、张文榜等,都是很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以至于让人读完小说之后,久久难以忘却他们,并时不时地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影影绰绰地看到了他们。相比之下,杨青林的形象似乎理念多于具象,不如其他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生活味。

  《柳林前传》虽然高潮迭起,意象纷繁,但读到最后,却让人有一种戛然而终的感觉。是的,杨青林当上公社党委书记以后,又该有怎样的惊人之举?李小娟和朱冬生的真挚而艰难的爱情之梦,最后究竟做圆了没有,刘丽君与卜槐香这一对被历史的误会打散了的鸳鸯,最后是否又游到了同一条河上?还有朱惠兰对杨青林的挚爱,罗富庭与谭元贞的纠结,俞春生出狱以后如何创造自己的新生活,普遍推行责任制以后柳林垸所发生的新变化等等,都丝丝挂挂系在读者的心上,撩着读者的情怀,令人不期然地把殷切的冀望,托付给周健明那关于反映湖区改革生活、关于描绘柳林垸新开拓、新变化的新的长篇巨制。

  (原载《文艺报》1993年4月3日)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