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4-12-23
分享到:
1929年底,叶紫到了上海,在他读兰溪小学时的老师、共产党员卜息园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他埋头阅读茅盾为主的文学研究会编辑的《小说月报》;郭沫若为主的创造社编辑的《创造》,开始了文学创作。1933年叶紫与陈企霞一道创办了《无名文艺》刊物,发表了小说《丰收》。由周扬推荐,女诗人关露介绍,叶紫加入左联。他租住的上海法租界的一个亭子间,成为左翼文学青年聚会的场所,周立波、张天翼、蒋牧良、朱帆及东北流亡作家萧军、萧红常去那里。
1934年,叶紫与聂绀弩合编《中华日报》副刊《动向》,鲁迅在上面发表了20余篇杂文。鲁迅在1934年8月3日致徐懋庸的信中说:“《动向》中人,主张大抵和我接近。”这年12月19日,鲁迅在上海广西路梁园邀请叶紫、萧军、萧红晚餐,倡导成立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后来《奴隶丛书》共出了三种:
叶紫:《丰收》;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
叶紫和两萧,被称为左联“三杰”。
鲁迅为《丰收》写了序言,还出五元钱请青年木刻家黄新波作了封面设计和12幅插图。
鲁迅在生活上也十分关心叶紫。得知叶紫得肺病和肋膜炎住院,鲁迅送了汤咏兰50元钱,12天后鲁迅就离开了人世。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左联已解散,鲁迅已逝世,左翼文化人士一部分赴延安,一部分到桂林,一部分去了香港。叶紫身患重病,拖家带口,只得挈妇携子回家乡。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