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 2014-12-17
分享到:
在湘西凤凰县城古城中营街上,有一栋三进全木结构的房屋,两侧有高出屋顶的青砖封火墙,墙头及屋脊有兽头,屋前一小院,院门两侧建有数间简易平房,为佣人住处。这就是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原来叫沈岳焕。
因为家道的变故,沈岳焕没有顺利地把书读下去。1916年他以14岁不足年纪进了最低一级的预备兵技术训练班,开始了他后来两度混迹地方武装、辗转湘鄂川黔边境,见识和经历种种恶梦般惊险骇人,变幻莫测,沉浮不定的世道人生经历的启步。1917年秋初,他随军来到沅陵——那时叫辰州。沈岳焕所在部队是当时靖国联军第二军。部队在沅陵驻了一段时间后就奉命去芷江、怀化一带“剿匪”。这使沈从文再一次亲眼目睹了军队成百上千滥杀无辜百姓的血腥场面。后来,这个第二军便以种种理由辗转在湘西、川东、鄂西一带“就粮”。谁料到1920年8月,部队在鄂西来凤县与“神兵”和“民兵”发生冲突。一个大清早,“神兵”和民兵趁官兵熟睡之际,手持大刀、梭标、斧头、锄头潮水般涌来把军参谋长、秘书长、军法长、旅长、团长、营长以下官兵全数杀害,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就这样倾刻间覆灭了。所幸的是这回沈岳焕因年龄太小在沅陵留守幸免于难。但是部队没有了,留守处也就遣散了,他只好回到老家凤凰。
沈岳焕在这段日子里必须记取的一件事情是这个二军驻芷江、怀化时,有个军部军法长颇通文墨,一次,他问提升为上士司书的沈岳焕叫什么名字。听说叫沈岳焕后,他竟然摇头晃脑地说:“哈,岳焕,岳焕,‘焕乎,其有文章?’我看,你就叫沈从文吧。”
从那以后,沈岳焕就改名叫沈从文了。
家道已经彻底破落,母亲在无可奈何中打算把老屋卖了维持一家生计。哥哥虽然在内蒙赤峰找到了父亲,父亲却碍于面子不肯回家。沈从文已经长大了两三岁,知道为母亲分忧了。他决定跟熟人到芷江去投亲戚找机会谋个生计。他来到刚从县长任上下来,又担任了芷江警察所长的五舅家,并在警察所得到了一份差事。不久,警察所兼管了原本属于地方财产保管处负责的本地屠宰税的收取,沈从文兼任了收税员。
后来,沈从文到了保靖,无奈中游荡了几个月后,有识才军官让他再次入伍当了司书。他随军在川东一带转了几圈后得到陈渠珍尝识,做了统领司书,为这位湘西王抄写文告,管理图书资料和大量字画文物古董。这一经历不但培育了他对古物的浓厚兴趣,而且为几十年后的文物专家沈从文上牢了基础性的一课。
这时候,年龄不到20岁的沈从文在凤凰,在湘西,在湘鄂川黔边境地带,在沅水和酉水流域的船上岸上,或亲耳听闻的,或亲眼所见的,或亲身经历的千千万万,大大小小,残酷无奈,变幻莫测的社会风云、人生世相……几乎饱和在了他的血质里,真可谓刻骨铭心,只等有一天理性的电光石火将它激活,使之闪耀出迷人的光芒。
他的这种特殊经历,在“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中国现代作家中可说是唯一的。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