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深圳80后诗群”刍议

来源:艾华林   时间 : 2014-12-10

 

分享到: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开放性很强的移民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深圳这座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新星城市,就一直走在**的最前列。和它的经济相比,深圳的文化显得有些落后。曾经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然而,随着大量外来工涌入珠三角地区,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这里汇聚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人文背景。他们不断地在这里相互碰撞和交融。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在深圳的各个角落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文学社群。一场自下而上的文化运动悄然兴起。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打工文学”的发源地。深圳文化便得以在改革文化推动文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呈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先锋性、多元性等独特的移民文化特征。

  说起深圳诗歌,它的成长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其实,早在1986年徐敬亚就利用《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的阵地,举办“1986中现代诗歌群体大展”。成为中国诗歌界无法绕过去的里程碑。影响了大批深圳的文学青年。随后深圳各种文学社团相继诞生。1990年吴永彤创办了《深圳诗人》报。1998年,潘漠子、安石榴、谢湘南等创办了《外遇》诗报。2000年莱耳创立了中国最大的诗歌网站——诗生活。2003年初,李晃、舒子军等成立了繁星诗社,创办《繁星》诗报。2009年张尔率《诗林》双月号团队落户深圳。近几年,深圳市作家协会举办的“深圳诗歌节”,深圳报业集团举办的“诗歌人间”,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举办的“诗剧场”, 《特区文学》杂志上王小妮主持的诗歌栏目;以及深圳诗人客人等发起的“深圳诗人之夜”和设立“安子•打工诗奖”等文化品牌名片,在深圳乃至全国取得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诗歌先行者打下的坚实基础,深圳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一如前北大校长陈佳洱由衷地赞叹道:“深圳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环境美好、科技创新的城市,更是一个文化上有伟大抱负和崇高追求的城市”。

  基于对深圳诗歌现状的这种洞察和理解,深圳诗人站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了深圳诗歌发展的走向,提出了“深圳80后诗群”的概念。总结和阐述了深圳当代诗歌发展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特色。而“深圳80后诗群”这一概念的形成是随着网络**到来而聚集起来的。但就近况来看,这个群体的发展及概念的形成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表现在群体的整体性上。整个群体还没有形成一种适合群体创作的气候症状。

  从**背景和文化氛围来看,整个群体还处于一种焦着状态之中,但这不会影响群体的发展和共存。当群体以更多的个体和小群体为地域文化特征区分时,个体的艺术张力和群体的多元化就显现了它的共性。实际上,这体现的是对社会文化反思的焦虑。群体的思潮作为新时期的一种人文景观,而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这种移民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的独特语境下,要形成一种文本追求的统一性是相当困难的,除非在历史的转型期出现艺术性的拐点。如果要我说“深圳80后诗群”的亮点在哪里。我以为,它给整个沉闷的深圳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从2005年起,深圳80后诗人开始开始活跃于各种文学论坛。最早浮出水面的诗人有:欧阳风、阿北、廖令鹏等。2008年,阿北、廖令鹏等创办深圳文学论坛。2009年11月8日,由李晃、李智强、艾华林、罗益葵、谢端平、邹米、魏先和、高旗、袁叙田等九人发起成立叫春诗社,《叫春》诗报创刊。2010年7月,蒋志武、汪帆创办了《诗深圳》诗歌季刊。2010年李双鱼执掌民间诗刊《大象诗志》。至此“深圳80后诗人”们已成为深圳诗坛最活跃的群体。还《宝安日报》主办的《打工文学》周刊为培养、挖掘大批80后诗人、作家提供了创作的土壤和温床,其执行主编徐东也为打工作家的培养不亦余力,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举办了二届“深圳市文学艺术创研班”为这个群体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进入“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2011年,也是刚过而立之年的80后诗人们的新起点。本着“文化强市”的战略方针,营造文化深圳、构建和谐深圳的人文精神。孙夜在《羊台山》杂志这个文化平台上,隆重推出了“深圳80后诗人方阵”这一文化符号。其实在这之前的2009年,湖南籍深圳诗人李晃主编的《深圳青年诗选》和2010年深圳市作家协会主持编选的《深圳30年新诗选》,就收入了大量深圳80后诗人的诗歌作品,聚焦性地展现了深圳80后诗人们的精神风采和整体创作水准。

  如今,深圳的80后诗人们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大多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在深圳这主热土上不断地探索着理想的出路,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他们坚持诗歌道德的审美标准,强调诗歌的艺术性。在社会文化和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当深圳80后诗人们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集体呐喊,发出了:“重塑诗歌理想,抛弃狭隘的写作”的呼声,旗帜鲜明地维护诗歌的本质特征的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诗歌是燃烧和牺牲,是爱和自由,是美与自然”的创作理念,为深圳诗歌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深圳80后诗群”概念的提出,确实增强了文化的凝聚力,扩展了深圳诗歌艺术的张力,但这个整体的发展和状大还有待观察。因为在“深圳80后诗群”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文化感召力和自信心。他们对诗歌文化或其本身,缺少应有的思考和认识,才致使这一代人的文本抒写,没有使命感和担当的意识。而从深圳诗歌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来看,人文精神在这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并不是特别出采。据笔者浅显的分析,这可能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所决定的。一方面,我们见证了**的巨大变迁;一方面我们又受到了道德伦理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双重考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诗人自身的觉醒和省察。当然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和**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有莫大的关系。其实,早在2003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口号。继而又提出了“拼文化”“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文化创新理念。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我相信深圳80后诗人们有能力、有信心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为深圳诗空的繁荣发出自己的光芒。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