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抒写新湖南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奋进新征程 抒写新湖南

曹方成:石破天惊

来源: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   时间 : 2022-07-12

 

分享到:

一位残疾人竟然为兵工厂修好了六辆坦克的消息不胫而走。他叫王敏,二级肢残人。他的小门面座落在湘潭市解放路一条小巷内。每天找他修理旧家电的人络绎不绝。一天,他碰上了一个特殊的人。

2014年某天,这个周日有点忙,店里摆着一堆旧家电等他修,有的来催好几次了。他正把一台电视机几十个螺丝松动,小心翼翼地取下放在一个盘子里,这时,急急忙忙走来一个人问:师傅,能不能给空调加氟?来人穿着西装,梳着平头,行色匆匆。王敏抬起头展开笑脸回答:可以呀。

这人接着说:我是安徽的,是江麓机械厂坦克空调供应方的人,他们厂里有六辆坦克内新安装的空调要加氟,你能搞吗?王敏愣了一下说:没加过,连坦克是什么样子,摸都没摸过呢。不过王敏又说:既然都是空调,其原理、结构、压力参数应该与家用空调差不多,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忙。

这人沉思了片刻又问:你知道哪里有大罐的环保制冷剂R134买吗?我们厂在安徽,没法带过来。王敏诚恳地告诉了他买这制冷剂的地方,那人说了一声谢谢,说:如需要你帮忙,我再来找你,就急急地走了。王敏想,生产坦克的厂,和坦克空调供应的厂,都是正规大企业,怎么可能没搞空调技术的人呢?这人可能只是为了打听买致冷剂的地方,说几句客套话而已,因这种制冷剂是不能长途携带的危险品。

过了大约半个月的一个下午五点钟左右,这个人又急匆匆来了,他非常着急且异常诚恳地说:六辆坦克的空调都加上氟和制冷剂了,可就是开不动,可能是控制电路出了问题,我想请你去帮忙想想办法!王敏听后有些激动,天啦,自己从来不知道坦克内部结构是个什么样子,如今武器都是高科技制动,内部结构肯定非常复杂,去后能不能修好,心里没有把握。但拒绝吧,又不忍心,军工企业遇到了困难,来请自己帮忙,怎么能够拒绝呢。同时心里也想见见望尘莫及的军工高科技坦克是什么样子。如此,王敏带着徒弟小周,跟着这个人一起来到江麓机械厂的门口,穿制服的人拦着不让进,带王敏来的这个人和门卫说了些什么,就放行了。

这人把王敏带到了车间门口,叫站着等一下,因车间没人,正是下班的时候,说去喊人来。王敏第一眼就看到了几辆履带式坦克,用布盖着,还没有装炮杆。这时厂保卫部门来了好多人,如临大敌,对王敏和他徒弟一一盘问:什么身份?干什么的?住在哪?带身份证没有?王敏回答:是你们厂的人请我来修坦克的,说走就走,没带什么身份证明。这些保卫人员就疑惑地问厂里其他人。正在盘问之中,带他来的人找来了厂里的技术人员,称呼什么“A工”、“B工”、“C工”,保卫人员就停止了盘问。

这几个称A工、B工、C工的人,扶着王敏进入一辆坦克的内部,向他介绍了大概情况:这是一辆突击装甲战车,里面的空调是非常重要的保障系统,现在其他作战系统都运转正常,只有空调系统不能运转。

王敏忐忑地,凭着多年钻研掌握家电理论和维修实践,极其严谨地、反复地、一丝不苟地检查坦克主系统电路,及空调系统电路毛病所在。可任凭他怎样绞尽脑汁,也找不出毛病究竟在哪里。陪在他身旁的厂里几位技术人员,也显得对他有些失望了。王敏停住手,静下来思索了好久,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几位技术人员提出想看看设计图纸。军工图纸是绝密件,他担心会得不到满足。可厂里的技术人员还是答应了,马上去找来了设计图纸。王敏拿着图纸与实物一件件地仔细对照,当对照完主控电路与空调电路图纸,及坦克内部实物实际电路时,他终于发现了问题:是总装控制电路与空调电路对接点图纸画错了。图纸错了,电路的对接线位也就错了,一错,就六辆坦克都错了,空调就都启不动了。

当王敏把线路改过来,一试机,轰隆隆隆,随着坦克的启动,一股凉风从空调里吹出来。那几个工程师一拍脑袋:唉呀,原来是这里的问题!那其他几辆也是这样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赶快去把线路改过来。他们就马上去弄其它几辆坦克去了。

坦克修好了,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出厂门的时候,几个安保人员已知道他修好了坦克,都投来崇敬的目光。但公事公办,叮咛第二天一定要补送身份证复印件来。这时,带他们来的那个人问他需要多少修理费?王敏只开口二百元,那人二话没说,赶紧从一叠钱中抽出二百元爽快地给了。这时,在一旁的徒弟小周急得跺脚,六辆坦克是多少价值啊!就是开二千三千也是应该的,对方也会给呀!可王敏说:能为保卫祖国的军工业出一点力,已经很荣幸了,就是不给钱,也是高兴的。事后,他虽然再没有跟任何人谈起修复过六辆坦克的事,但在他心里,一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当王敏听说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坦克方阵里,有他修过的几辆坦克时,他止不住泪水哗啦哗啦地流,一种神圣的荣誉感油然而生。

手握金钢钻,才敢揽细瓷活。王敏的特殊技能,与他身残志不残,勤学苦练分不开。

砥砺艰难前行

1962年,王敏诞生了。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四肢发达,踮起脚尖伊呀学语。可人有旦夕祸福,王敏三岁这年突然发了一场高烧,由于医疗条件所限,经过抢救烧退了,但右腿永远站立不起来了,左腿也软棉棉的。

从这一天起,王敏注定要与拐杖交道一辈子,他经常摔得头破血流,脑袋上到处是疱,手和膝盖上尽是血。他在不断摔倒中度过了童年,少年。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317分的好成绩进入了大学的录取线,可没想到体检过后,大学梦石沉大海,答复是:生活不能自理,不予录取。他擦干眼泪,投入下一年的高考复习之中,又以 328 分的优异成绩进入某医科大学录取线,依旧是泥牛入海。再在一千多人参加的全市税务系统招干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可仍然被拒之门外。此后,他为生存四处闯荡中两次负伤,一次是他学徒期间,徒兄错把氧气当作氮气灌在待修的冰箱高低压管内,当焊枪火焰接触铜管发生爆炸,他被烧得面目全非,经过漫长的治疗,伤痕和痂迹才渐渐隐退。还有一次是老板叫他去修洗衣机,坐在接他的人自行车后头,在一个徒坡急刹车摔了下来,右手关节韧带挫伤,留下后遗症。

他如同一棵才长出的小草,刚露头就被风霜打断了枝叶;像一只毛绒绒的小鸟,刚生下就掐断了翅膀。他目睹父母为了他一天天消瘦,于心不忍。他心里大喊:不!断了尖的小草,根系要牢牢抓住泥土,长出新叶;伤了翅膀的小鸟,要冲破风雨,飞向远方。

王敏爱好山水花鸟画,常常临摹一幅挂在墙上没来得及欣赏,就被左邻右居拿去了。他就一连画了很多,用花纹纸装表成卷轴挂画,拿到市场去卖。可时下商店里五颜六色的摄影风景画、美女画几毛钱一张,便宜得很。而王敏的卷轴成本就需一二元,卖三元五元路人还嫌贵,摆了一整天,画被太阳晒脆了,买者寥寥。他就去卖鞋,一次性批发几十双流动叫卖,没赚到钱。他就和妹妹一起卖卤猪头肉,去很远很远的市郊的一个肉类加工厂买回生猪头,去毛清洗,炖煮卤制,在下班高峰提到菜市场去卖,可生猪头进不到。又去卖甘蔗,到十多公里的河边进货,板车工不让王敏坐在上面,或要加钱。他就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抓住甘蔗捆绳跟着走,汗水沁到了眼睛里很难受,也没机会腾出手来擦一下,而卖甘蔗的季节是短暂的。

1988年,王敏决定选择做家电维修。他在孩提时候就喜欢鼓捣家电,常常把家里的闹钟、收音机、电风扇等拆烂,慢慢还原。有一次,他为邻居修好了一部电视机,给了他二十块钱,他高兴得要跳起来,马上到书店买了电器原理的书。他决心通过砺练提升自己,就只身来到福建石狮一家姓洪的老板店里当学徒。这里送修来的家电品牌各式各样的都有,他喜出望外,倍加珍惜,学习比别人吃苦,每天工作在十二个小时以上。慢慢,他的技能超过了老板及店里所有的徒弟,成了店里的顶樑拄。

一天,有家外资企业请老板去修电器,老板安排一个徒弟去了没修好,就叫王敏去看看。工厂在十公里外,他走去一看傻眼了,一台很大的机器他见都未见过,工厂老板介绍:这是一台从国外进口的布匹拉宽整形机,自动控制电路坏了,厂里没人修,停产好几天了,很着急。他有些发怵,但他想:无论进口还是国产自动控制电路,无外乎由过流保护输入电路、受控驱动输出电路、及自控电路和多个控测反馈电路组成。只有认真清理电路的结构和原理,才可能找到发生故障的原因,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他通过线路分析,分段排除、替换等一系列试验,终于找到了排除故障的方法,让这台机器运转起来。老板高兴地说,没想到,你们老板都没十分把握,说不是很好搞,所以不想来,小伙不错!中午,老板亲自陪着王敏吃饭,下午让他去看另一台机器。这台机器更复杂,上面蒙了一层灰,是一台德国产七十年代淘汰卖给中国的自动针织机,坏了半年多。王敏采取对比法,测试正常部分和故障部分电压与在路电阻的区别,找出了隐藏的毛病,用机器上的闲置元件替换了故障元件,瘫痪半年多的生产线开动起来了。来厂时,厂里人对他一个残疾人修大机器全是疑惑、好奇的眼神,现在是惊讶、赞美的目光。老板笑容可掬地说,厂里缺一名你这样的技术人员,希望他留下来。但王敏想,他来福建的目的,是为接触更多更复杂的电器,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如此,他舍及了外资企业的高薪,继续在店里砺练。

完美强迫症

世界上虽然没有任何完美的事,但王敏却在不断追求完美,成为他不断钻研枝术的动力,为之奋斗了半生。

王敏无论在石狮还是回湘潭搞家电修理,一直养成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的习惯,他宁可多花一点时间和成本,也不降低质量,不让潜在的麻烦留给顾客,亏了良心。

一位顾客把一只坏了的电饭煲送到他店里,说好修好按优惠价二十五块钱,顾客很高兴,因找过其他人修开口四五十块钱。王敏拆开检查,是中心温控坏了,不来电,煮不了饭。他把中心温控换了,换的过程发现电路板上有一个滤波电能明显老化,鼓包了。换不换?不换不影响使用,顾客也不知情;换,增加成本却不增加收入。盖板已经盖好,但他觉得于心不忍,对不起职业道德,对不起良心,既然发现了这个隐患,就不能让自己经手的电器带病去运转。于此,他又打开盖板,换了一个零件,多误了几十分钟工时。他说,我不能留一点点遗憾,要让自己和顾客都满意。他修过的家电,耐用时间比别人修的要长。他说,不管是大电器,还是小电器,不管是小百姓,还是大老板,尊循一条原则:诚信做人,实在做事,质量与良心,求最大的完美度。

他常听顾客抱怨,别人修过的冰箱耗电比原装大,他知道,那是维修人员,要么不懂制冷技术散热管和蒸发管表积与压缩机毛细管之间的参数比例,要么只为了省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勉强凑合修理的结果,一般只换一块散热片,散热面积只原来的三分之一,散热面积差,耗电量就大。而王敏遇到这样的问题,就给更换大于原设计表积的散热片,原设计是铁管的换成铜管,给顾客带来了大大的后续利益。

 有位租用某部队营地生产易拉罐饮料的台商开车来到店里,说之前部队说好有一台大冰柜给工厂放原料,可当生产线安装完工,马上就要开车生产了,才发现准备放原料的冰柜启不动,原料一天之后就会从台湾运来,如不进冰橱保存好,很快就会坏掉的。王敏来到车间,发现冰柜主机是一台三千瓦开启式分体压缩机,由于机器闲置过久,活塞锈住了,管道内漏氟,开启式过滤器内的硅胶已失效,按正常时间修,需要一个星期。但王敏看到的是一双忧滤、近乎哀求的目光。他连价都没有谈,就不顾自己身残,通宵达旦地干在车间,忙到第二天早晨,机器运转起来了,他才在纸板上休息一下,这时老板亲自送来了牛奶、蛋羔、水果。但机器开动一个小时又停了,他再次给冰柜做全面检查,检修锈死的活塞,更换冷冻油和过滤器硅胶,再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试压试漏,一直到冰柜完全正常生产了,他才感到累得不想动了。台商无数次地说,太感谢你了,你太拼命了,我的员工没一个像你这样干的。临走,老板问他多少钱,王敏掂量了一下工时和用的材料,说一千八,老板爽快地塞给他二千。

一位菲律宾华侨花了四千多万元建食品加工厂,生产线是从德国引进的,请了意大利工程师和菲律宾技术助手在调试设备,调试中一台冷却机不能正常运转,请了好几拨人修未修好。一天,在这家工厂打工的王敏徒弟跟老板说:叫我师傅来看看?王敏来到工厂,生产厂长请求他帮忙修好。这是一台双机组冷却机,是在生产线上为挤出食品的模头提供冷却水的,整个生产线等着这台冷却机修复就开车。

王敏想,这台崭新的设备怎么会坏呢?会不会是前面的几拨人错判,乱捣弄造成了新的问题呢?他认真检测汽压和各部位的温度、工作电流,发现生产线上的两台压缩机的气压值都过高,而蒸发器却结冰了,这种互为相反的现象是非常奇怪的。他一遍遍地思考,一次次地从理论上找根据,突然眼前一亮:挤出机模头还没有加料试车,加热器没有开启,时已是冬天,管道内的水温很低,是大功率的制冷机产生的大量冷气,短时间内把蒸发器冷热交换罐内没有热度的水给冰冻了,造成冷却机温度低,致其设备保护性停机了。而试车的工程师没有考虑到天气与水温的影响,以及模头是在没有加温的情况下试机的,所以就以为冷却机坏了。请了一拨又一拨人来修,来修的人有的以为氟利昂少了,拼命加氟,加到都超过保护值了;有的以为是膨胀阀有问题,把膨胀阀都旋坏了;有的把原先的氟排出再加新氟,连真空也没抽。王敏想,真不可想象这几拨人是怎么折腾的,这台本没有坏的新机器反而人为地被弄出了许多故障。

原因找出来了。老板说,听你一讲,分析得有道理。原来请的人,没见谁说个道道,来了就动手,好像很熟练的样子,没想到本来没问题的机器,给那些不懂的人反而搞出问题来了。现在没办法,只有请你王师傅帮我们修复,生产线等着试机验收,马上就要投产,拜托了。王敏用两天半的时间把冷却机修复了,生产线运转正常,按时投产,王敏的徒弟被老板直接调到了技术部门工作。

王敏,身残志坚,多次被评为残疾人先进个人。在迎接党的二十大代表会议召开之际,他决心为抒写新湖南,作出更多贡献。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