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橘洲文苑版 时间 : 2021-05-06
分享到: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使山色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小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朵朵绿色的云团,浮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像披着婚纱的新娘,格外娇美。
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舜皇山,属越城岭中段北坡。越城岭是五岭之一。提到五岭,伟人毛泽东《七律·长征》那句“五岭逶迤腾细浪”的著名诗句,就会涌上心头。舜皇山地处广西全州与湖南新宁、东安交界之处。总面积6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2.4米。传说,山中有一条修炼多年的孽龙,做恶多端,残害百姓。舜帝巡山到此,决心为民除妖。他得天神之助,浴血奋战,几经劫难,终于除去了孽龙。人们为纪念舜皇功德,将此山命名舜皇山。
车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车前的山景,总是在雾帘里,难得一睹它的真容。车开到山顶,老天终于开恩了,投来灿烂的阳光,我们欢呼雀跃起来。三座山峰,如三匹骏马,驰骋在天际。山峰之下,有几块相对平缓的平地。人们便给予了它形象的名字,称之为上马坪、中马坪、下马坪……于是便有了舜皇山“三马九坪十八江”的说法。
车终于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立身于此,你可以目睹三座如骏马奔驰的山峰。而紫花坪,就是山间九坪之一。近处山崖上,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紫花坪,真是名符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春雨过后,溪水更充沛了,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毫无惧色,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一遇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当地人告诉我,这山间,流动着56条小溪。水量充沛、成气候的就有十八条,所以有“十八江”之说。山东边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边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了。最后,统统走进洞庭、长江、大海,达到了它们终极的目标。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
这是今年老山界入选湖南“潇湘红八景”之后,红军总司令朱德之孙朱和平将军亲手所书。这块碑石,告诉我们: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陆定一的《老山界》,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这篇美文进入了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人们在想: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当年,中央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五、红八、红十二军团从桂系军阀白崇禧开放的西线进入湘桂边境的新宁县,走进舜皇山,翻越老山界,到达广西资源县油榨坪集结。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其实这并不重要了。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我站在这块碑前,望着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之战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共和国,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啊!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我辈,要永志不忘!
这时,一队队穿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到来的前夕,人们集结到一起,走进老山界,重走红军长征路。立誓学习红军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可不,就有这样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就是唐爱民,这个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放弃他在美国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
经过他和当地有关部门几年的勘测,在舜皇山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山间,野生茶竟达15200亩之多!他组织当地村民采摘,又聘来农大的茶业专家,指导加工,生产出了兰花芳香的野生红茶、白茶和黑茶。这种香型独特,品质极佳的野生茶一面世,就受到了消费者欢迎。在多次专业评奖中,获得了金奖、银奖……
眼下正是野茶开摘的时节,一条条溪涧边的野茶林里,山民们正在采摘两叶一针的嫩茶芽。坡头岭上一栋栋农舍里,都推放着刚采摘回来的新茶。山民们一担一担地将在山中采到的野茶叶,送往舜皇茶庄。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心中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