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邓宏顺 时间 : 2014-11-11
分享到:
走上文坛的向培良
向培良,1905年生于洪江市(原黔阳县)沙湾镇寨头村。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美学家和翻译家。其戏剧专著主要有《光明的戏剧》、《沉闷的戏剧》、《不忠实的爱情》、《离婚及其他》、《黑暗的红光》、《紫歌剧集》、《戏剧长征集》、《继母》、《中国戏剧概评》、《导演概论》、《舞台色彩学》、《舞台服装学》等。他的戏剧理论在中国戏剧界影响很大。其小说著作主要有《我离开十字街头》、《在堤上》等。散文主要有《英雄与美人》、《浣衣母》、《寂寞》等。译著主要有《逃亡》、《死城》等。由著名作家刘绍棠主编、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乡土文学大系·现代卷》,选了他的短篇小说《在堤上》。
向培良于1923年从长沙一中考入北京私立中国大学,后转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北京世界语学校为1923年创办,鲁迅先生当时在该校授课。于是,向培良有幸结识了鲁迅先生,并很快和鲁迅先生的关系十分密切。鲁迅先生1924年1月日记载:“九日,晴。无事。夜向培良来。”鲁迅先生出生于1881年,这一年,鲁迅先生43岁,向培良不过20出头。鲁迅先生当时为著名作家,向培良是听其授课的学生。
1924年10月,高长虹从老家来到北京,在一次听课的时候,他与向培良等青年作家相识。不久,高长虹、向培良等在《国风日报》开辟《狂飙》周刊,在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已有了一定的影响,故受到鲁迅先生的关爱。
到了1924年12月,向培良几近于鲁迅先生家中常客。鲁迅先生12月日记载:“21日,晴。培良来。”与此前日记比,省掉了一个“向”字。
1925年1月,向培良到鲁迅先生家一次;2月,向培良到鲁迅先生家3次;3月,向培良到鲁迅先生家8次。4月,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向培良与高长虹等青年作家组织了莽原社。莽原社后来与鲁迅先生发起和支持的未名社共同合办了《莽原》周刊和半月刊,发表和出版过在当时极有影响的作品。更为有趣的是4月11日鲁迅先生用这样一则日记记载了他当时的高兴:“下午陪母亲游阜城门外钓鱼台。夜买酒并邀长虹、培良等人共饮,大醉。”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此可见一斑。
4月23日,鲁迅先生给向培良写信说:
培良兄:
我想河南真该有一个新一点的日报了;倘能进行顺利,就好。我们的《莽原》于明天出版,统观全稿,殊觉未能满足。但我也不知真不佳呢,还是我的希望太奢。
随后,彼此来往更频繁了。10月12日,向培良和高长虹到鲁迅先生家,鲁迅先生赠给他们各一本《小说史》。向培良后又得赠《竹林故事》一本。
1926年8月26日这天,鲁迅先生离开北京起程去厦门大学,向培良和高歌(高长虹之弟)等近20位文学青年来为鲁迅先生送行。
鲁迅先生对向培良是十分器重的。他主编的丛书只有《未名丛刊》、《乌合丛书》和《未名新集》三种。《乌合丛书》是重要的一种,向培良的小说集《飘渺的梦及其他》就被编入其中。
鲁迅先生还在他主编的《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选编了向培良的小说3篇。能选入3篇小说的作家只有不多的几位,其中鲁迅先生也只入选3篇。可见向培良在鲁迅先生心目中的地位。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