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马珂:坛子菜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 : 2024-05-20

 

分享到:

老家来的好友,给我带来鼓鼓囊囊一袋子的正宗沅陵坛子菜。打开来,里面是一只只釉色温润如玉的瓷罐。分别装着酸辣椒、酸豆角、酸茄子和腊八豆等。我很是高兴。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也是蔬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培育并种植蔬菜。于是乎,如何保存一时吃不完的生鲜蔬菜成为一大现实问题。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祖先们创造了坛子菜的制作工艺。北魏时期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系统地记载了泡菜的制作方法。此后,自制坛子菜的传统工艺便在我国悄然兴起,延续至今。

儿时生活在乡村,每家每户都有腌制各种酸菜的器具,我们从小目睹了大人们制作坛子菜的方法与过程。上中学时,生活条件欠佳。为节省菜钱,每个周末回家,同村在校寄宿的伙伴人人都要炒上几样自家制作的坛子菜带去学校。返校的书包里,塞满装着各种菜品的玻璃瓶子,给我们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深刻记忆。

在我们老家,除了蔬菜,无论鸡鸭鱼肉都能加工成坛子菜长期保存。比如酸肥肠、红曲鱼等。儿时到小溪捕鱼是最热衷的一大乐事,抓到的鱼或泥鳅,吃不完的就腌制成鱼干,存放在坛子里慢慢食用。

家住沅陵大山深处的大姨,她们村年年在秧田里放养鱼苗,待稻谷收割时放水抓鱼。大姨家每年都用坛子腌制粉仔鱼。跟随做教师的母亲在外地上小学那些年,一到暑假,我就在母亲带领下去大姨家做客。山里人没有丰盛的佳肴,每餐都煎上一大碗黄彤彤的粉仔鱼摆在我的面前。那种香脆酸爽的滋味让我食欲大增。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小学教师。有一年调到一所远离公路的山村小学任教。学校是一列砖木结构的平房,孤零零地立在没有人家的荒丘之上。学校几位当地的老师都住在家里,只我一人住在学校。因离家太远,我只能每周徒步回家一次。带到学校的蔬菜,没两天就被吃光,余下的日子除了靠老师或学生自发带些蔬菜接济度日别无他法。于是我开始制作坛子菜。周末回家去市场买些辣椒、萝卜、豆角、白菜带去学校,留出两天的食用量,其余的加工成酸菜或干菜。酸白菜是制作方法最简单的家常菜之一。把洗净的白菜放入铁皮桶里,再将加入盐巴的开水倒入,让其没过白菜,盖上盖子放置两天就能食用。既简单快捷,又能存放很久。有回学生家里挖洋姜,家长捎信要我放学后去趟地里,结果送了我满满一大桶。我带回学校把洋姜洗净切开后摊晒在通风的水泥台子上,待其晒干收水后,加入适量细盐和干辣椒粉腌制在陶罐里慢慢食用。在乡村小学为师的年岁,是我人生中制作坛子菜最多的时期。

后来我离开家园也离开教坛,独自背着行囊去了远方,发现各地都有自制坛子菜的习俗。我在海南吃过酸笋和酸鱿鱼丝,在上海吃过酱包瓜和坛子肉,在北京吃过酱黄瓜与霉干菜,在四川吃过各种泡菜及酸包菜和酸蕨菜。皮蛋、咸蛋、榨菜、酱菜、豆腐乳,则是国人普遍青睐的食品。

坛子菜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财富。它让我们的味蕾在尽享独特风味的同时,也让我们从生活中获得一份温馨、一份快慰、一份美好。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