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王成家:生命中的一条河

来源:湖南工人报   时间 : 2024-07-15

 

分享到:

在我的故乡有一条河——漼江,它日夜不息奔走在古郡桂阳的大地上。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想起漼江,想起这条贯穿了我整个童年、带给我无穷乐趣的河流。

漼江,历史上曾称为漼水,俗称流渡水。漼江发源于桂阳县白水瑶族乡海拔1350米的子顶山,是桂阳的母亲河——舂陵江最大的一级支流,经舂陵江镇形子山,注入舂陵江。清亮透底的漼江悠悠地从流渡峰脚下流过,流渡峰山势如笔,自古就有“流峰作笔”的美誉,流峰古墟也因此而得名。流渡峰因其峰形状似一把耕田的犁铧,又称“犁头峰”。

一方山水总有一方历史文化,胡迥就曾是漼江山水文化的倡导者。据《桂阳直隶州志》记载:胡迥,字鹿鸣,州岁贡生,是清朝康熙时期桂阳有名的诗人。胡迥常常爬上流渡峰,眺望清澈的漼江水,作诗吟赋,同流渡峰结下不解之缘。有一次,胡迥沿着漼江东岸的一条山路,顺石阶一步步攀登流渡峰。拾级而上,大汗淋漓之后终于到了峰顶。从山南一侧的悬崖远眺,其景色很是壮观。距峰顶不远的东面有一口石井,井水清澈见底,久晴不涸,大雨不溢,是个难解的奇观。胡迥曾写诗描述道:“平源秀夺华不注,斜日花明玉井莲。”

在我的记忆中,漼江边有个叫何家湾的渡口,摆渡的老翁,虽身带残疾却和蔼可亲,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刘,我们小孩子统一称他为“刘爷”。一个深夜,我高烧不退,引起痉挛,在床上滚来滚去。父亲远在外地工作,母亲望着我,急得茫然不知所措。姑姑姑父闻讯赶来,和妈妈一道背起我忙乱往桂阳县第二人民医院赶。行至何家湾渡口,因为刘爷摆渡技术高超,月黑风高之夜我得以顺利抵达桂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又因抢救及时,我最终无恙而归。多年以后,我重返故乡,看到了久违的漼江,江水依旧灵秀碧清,只是刘爷曾经住过的那栋小木屋早已人去楼空,徒留我无限的思念。

怎么也忘不了盛夏在漼江留下的欢笑。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玩水,在烈日炎炎的酷暑,到漼江河里游泳便成了我们男孩的最爱。游泳的时候,我感觉是整个身体最放松的时候。全身浸泡在水中,好像不用怎么费力摆动手脚,有一种脱离地心引力的愉悦感。有时候我和小伙伴会暗暗较劲,看看谁在水里憋气的时间久,还会高举双手用脚踩水,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我们游累了,就摊开四肢仰面躺在水中,耳边听到的是轻轻的水浪拍击声,宁静而安适。

后来,渐渐长大的我因种种缘故逐渐远离了家乡,远离了漼江。岁月的年轮一年年一圈圈地压匝围合着,沉重而悠长。这些年走过许多地方,游览过众多的名川河流。身临异域的山川与溪流,耳际边氤氲着雾气夹杂着流淌的水声,流动的水声总似母语在空灵中牵引着我的思绪,指引我回到魂牵梦绕的漼江。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在漼江边走一走看一看,有时脱掉鞋袜步入江里,亲近她,闻一闻江水的气息;有时还会掬一捧江水,饮入口中,清冽甘甜。多少次,我想将自己对它的思念之情诉诸笔端,但唯恐感悟不出漼江那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迟迟不敢动笔。

我行走在漼江岸边,沿着它流淌的方向缓缓走着。我凝视着两岸的一切,包括那些青黑的石头,衰老的树和零乱的野草,感觉到难得的自由和轻松。在我的心灵深处,我和漼江四周的一草一木,竟是那么休戚相关,那么和谐有序。

悠悠的漼江水哟,你是永远流淌在我生命中的一条河。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