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创作谈

像春雨浸透一颗种子——《歌声跨山海》自序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3-10-15

 

分享到:

4e2473ba3c5dbebe.png


文丨李婷婷


住在启航学校的第一个晚上,祁东下着一场南方罕见的大雪。

半梦半醒间,有清脆的歌声来到耳边。像空瓷盘里突然撒下来一把豆子,让人浑身一激灵。我从整晚都没睡热的被褥里爬出来,裹上羽绒服,哆嗦着开了门……呼地一声,风卷着一天地的雪花星子扑到脸上。

天光微绽,远山莹白。暂且空旷的校园里,雪下得密密实实,铺天盖地,像是特意跑来为这歌声伴舞似的。

广播里正在播放的,是一首《明天会更好》。“玉山白雪飘零/燃烧少年的心/使真情溶化成音符/倾诉遥远的祝福……”侧耳细听,几乎能分辨出这支大合唱里的多个声部,能分辨出林林的声音、雨馨的声音、瑶瑶的声音、肖恩的声音、小康的声音……仿佛看见他们放声歌唱时,如寒风中被卷得紧紧的叶子突然得到舒展,要使出全部的力气去打开自己。

他们要在歌唱中完成自己。

我站在清晨六点半空无一人的走廊上,被这晨雪里的歌声深深感动。这是早春的雪,虽然气温降至零下,但暖意已从寒底里透发出来,空气中噼噼啪啪打出希望的花苞,宣告凛冽已远,惊蛰已近。

他们曾是五线谱上一只只不肯出声的“小黄鹂”,试着在歌声里叩问“春天在哪里”。当他们充满野气的声音从身体里倾倒出来,大声唱出心中的一粒苔花、一朵雏菊,和那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青翠山林,就像这首春天的歌,“真的可以召唤红花绿草的春天,召唤所有离家的亲人”。

歌唱是语言的花朵。借由这无国界的语言,他们渐渐打开内心的通道,让曾经闭塞晦暗的角落照进阳光。除此之外,合唱还告诉他们,人不可能孤立而成,每个人都由无数个他人构成,在尽情歌唱自己之时,还要尽可能去倾听别人,只有把自己的声音漂亮地融入到整体中去,一曲合唱才可能完成。而交流与合作,是未来世界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懂得聆听他人、帮助他人,才能走得更远。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得以扩大,自我的边界得到拓展。这是唱歌这件事,馈赠给他们的很棒的生命礼物。

有人说,启航留守儿童合唱团的故事,有点像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中,音乐老师马修用合唱改变了一群“边缘儿童”的人生方向,他说:“教育不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美的教育,带来爱的启迪。这是美育在当下乡村的因缘种——一颗新鲜的饱满的种子。

而启航留守儿童合唱团的故事,比《放牛班的春天》更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地处衡阳西南部的祁东县,曾是湖南省级贫困县,有2万多名留守儿童。曾经,教育资源匮乏一直是这里经久未愈的痼疾,随着一座学校的落地,一支支教队的到来,让美育沁入大山泥土成为了可能。

祁东启航学校和这支留守儿童合唱团,或许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中国乡村教育的一个小小缩影。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打工潮的兴起,“留守儿童”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名词。出生于1982年的陈亮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为“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在他往后的人生里,留守的童年经历仍然在他身上刻着难以磨灭的印记,但也正因为这份相似的感受和体验,他深深理解眼下这群乡村孩子的情感需求。“中国的留守儿童将来容易成为一个失去控制的因素,除非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建立这样一座“留守儿童之家”,成立这样一支合唱团,正是源于这样一种愿景。

必须出走家乡才能改变人生,其背后的情绪是觉得乡村落后,甚至痛恨家乡。所以,与纯粹的“考试走出大山,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景不同,今天的乡村孩子最迫切需要的,是重新看见家乡之美,重新发现乡土价值,乐享大自然赠予的宝库,在家门口即能接受爱和美的教育,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敬畏,对未来的渴望,成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自我建设、勇于成长、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与普通的“暂时性支教”不同,王育霖从一开始,就选择“要长期陪在孩子们身边”。除了上课、教唱、排练,更多的其实是陪伴。孩子们从行动中得到感受,而感受也会引导他们日后的行动。一年又一年,他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共同经历,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像春雨一样浸透他们,让一颗颗曾经闭塞的心,浇灌出星星点点的花朵。

在未来,他们不一定能成为音乐家,但唱歌这件事,曾经这样妥妥帖帖地陪伴着他们,浸润着生命最初的版图,让他们感受到在离自己很近的那些时刻,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环境相处。这样的浸润,也一定会在他们往后的人生里,得到不断的滋养。

同时,对自己创办的这支支教队,王育霖也一直在言传身教。让学生跟着他以这样的方式“留下来”,他时常打趣是因为自己“太强势”。但或许“强势”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其内核是身正为范,而这正是教育和人性启蒙的根本。

这样不停地来到孩子们身边,他们与脚下这片土地、与土地上歌唱的娃娃,就有了命运关系。孩子们忘我地歌唱,让这些前来支教的大学生,看到乡村的事实,看到事实下人的求生,人的成长,以及生命的流动与互沁。而生命教育,才是天地的大课,自然的大课,人生的大课。

陈亮伟和王育霖,这两个“启航留守儿童合唱团”的促成者,用一所学校和一支支教队,为农村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农村学生如何才能真正改变命运的考卷,试着填写自己的答案。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或许不是最终、最完美的答案,但有了这样的尝试和开始,才能在不断的反思与反刍中,往那个“更好”的方向靠近一点点。

教育不仅需要情怀,还需要能人。只是作为个体,他们或许并不需要多少颂歌,因为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力量。

当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障碍”。眼下最难解决的,或许是机制和政策的倾斜。采访与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解决中国乡村教育的问题,不应是把城市教育拿来复制粘贴,而是要走城乡教育差异化的路。认识到城乡本身存在差异,城乡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差异,承认它,正视它,才能接受教育多元化的可能。因为只有追求教育多元化的公平,才能真正推动城乡教育的公平。

也许这是另一种知易行难。农村孩子的生存,最终还是将走到城市的标准,毕竟我们整个现代文明都是建立在城市文明而非农业文明之上。城乡教育差异化仍然是一个理想大于现实的问题。“小镇做题家”也难以弥补他们进入大学和社会后的懵懂和落差感。

但我们能做的,是把教育拉回到儿童本位上,赋予他们可以成人、成才的那些必要条件,比如自信、合作精神、表达的意愿、展现个性的平台,以及最重要的:能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以及拥有快乐的能力……这也是合唱团带给农村教育最珍贵的希望。

创办启航学校之前,陈亮伟也为一些农村学校捐助过物资,但让他“特别气愤”的是,他捐去的那些钢琴、体育用品,最后都“流落”到校长和老师们家里去了。他甚至无法责怪他们,因为没有师资,这些物品即使到了校园也是闲置,没有条件和机会在孩子们身上“开花结果”。

这让他意识到,城市化和打工潮并不是乡村学校凋敝的唯一因素,村小不能提供好的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今的乡村学校最需要的已不仅是“免费午餐”这样的物质捐助,而更需要“精气神”的导入,美育恰好能提供这样的精神能量。如何重新发现乡土价值,如何为乡村教育赋能,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乡村振兴的根与脉是什么?是孩子和教育。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孩子,乡村振兴才有结实的根,才有通畅的脉,才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源动力。

唱歌当然不是唯一的方式,它只是途径之一。是恰好两个这样的人碰撞在一起,敲出的乡村美育大交响的一曲和声。孩子们要找到自己未来生活的路,可脚下的路,不是陈爸爸、王爸爸们按统一规划图铺就好的,他们只是提供基座,给一群尚无方向的孩子走上这条路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为他们拉起一根摘星的帆绳,并教他们如何欣赏沿途的风景。

更让他们知道,感受爱和发现美,将是伴随他们终生的奇妙能力。而这种获得幸福感和终生成长的能力,比在课堂上和书本里“啃”来的知识,更能作用于他们的一生。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孩子、老师、校长、志愿者……我们所有人毕生的功课,就是去找到自己这个终极导师。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最好的教育,不过就是这样轻轻的互相摇动,让这样的传递和唤醒永不止息。

就像敲下这些文字的此刻,窗外炎夏正隆,池水摇动莲叶,莲叶摇动新荷,世界只需张着琴弦,就能拨响这夏日的重奏。在这反复的摇动和韵律之中,人心开始变得敏锐,与周遭的一切,也有了更深远的连接。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