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讯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闻资讯>天下文讯

专家研讨冯骥才长篇小说《艺术家们》:“被美照亮灵魂的人”

来源:文艺报   时间 : 2023-05-15

 

分享到:

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着时代和他们,风云际会,霞光万道。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生活漩涡的他们,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又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与人生?

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于4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研讨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出席并讲话,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总编辑李红强,《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杨青等主办方代表参会,孟繁华、贺绍俊、程光炜、郜元宝、张柠、张学昕、谢有顺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主持。

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艺术家们》是冯骥才近些年创作的高峰。小说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轴,展开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历程,呈现了同时期艺术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恢宏图景。这部长篇小说是冯骥才酝酿二十年、精心修改七稿、跨越五十年的心血之作,也是他表达个人美学理想、展现艺术心得感悟的澎湃之书。在精神和物质都十分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悄然起步;他们在新时期,以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了时代;而当市场化大潮袭来,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心灵考验,苦苦寻求突破和自我救赎。《艺术家们》所写所思,是一代人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同时也是大时代社会图景的真实见证。

研讨集中在文学如何展现艺术思潮、艺术观念如何文学化、历史如何进入文学与艺术、作家的责任与使命等重要母题。大家充分肯定了作者的文学探索与创新,以及以艺术家内心探索展现时代变迁的新视角和文学功力,认为《艺术家们》以独特的群体画像,见证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也为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和精神史

阎晶明认为,这是一部写得非常轻盈、灵动、浪漫,且十分好看的作品。好小说有很多,但《艺术家们》让他看得非常感动。他感动于两个因素,一是为作品当中的人物故事而感动,二是冯骥才作为另一类意义上的“80后”作家,能够拿出这么一部既好看又耐读的作品,在艺术创作上还能保持这种状态以及表现力。作品名《艺术家们》是一个复数,重点写了三位艺术家楚云天、罗潜和洛夫。他在阅读中感受到,这是写了一个艺术家的三种人生的可能性,是“一人三面”或“三人为一人”的设计。如果说楚云天是主角,那么,罗潜和洛夫是楚云天的另外两种人生。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特殊群体,通过这个群体,作品为读者展现出长达半个世纪中国时代变迁的剪影,包含整个社会的变迁,尤其是文化思潮的变化。作品既写出这群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坚守,同时也写出时间、历史,包括文化、艺术思潮的变化,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艺术观所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既有升华、转型,也有扭曲和无奈。作品从艺术及艺术家们生存状况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社会和时代的窗口,而且极具穿透力。

张清华表示,他在大学里读到的当代文学作品就有冯骥才的作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表的一批中短篇小说,如《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80年代中期陆续读到的作品,如《三寸金莲》《神鞭》等,其中尤其喜欢的是《意大利小提琴》。冯骥才是第一批参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重要作家,并深度介入民俗文化小说运动和寻根文学运动,应该说冯骥才是最早具有民俗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学术视野的作家,是具有很高艺术趣味和艺术素养的作家。《艺术家们》这部作品符合冯骥才一贯写作习惯、写作逻辑。他通过塑造一批艺术家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工作者所代表群体的心灵史。透过他们的艺术生活和日常生活,可以洞见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

臧永清认为,《艺术家们》是一部承载了冯骥才先生很大艺术“野心”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当代艺术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代艺术家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真实见证。通过对几位艺术家不同命运的书写,既为小说增添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也让小说的艺术张力陡然增强。人物塑造历来是冯骥才小说写作的长项,在这部小说中,他的这一长项得到了充分发挥,楚云天、洛夫、罗潜等人物形象鲜明。小说对商业浪潮冲击下艺术界乱相的书写、对艺术家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剖析,充分体现了作家的批判精神和自省意识。在当代,除了同时活跃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领域的冯骥才以外,很难有人能够驾驭这个题材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

杨青首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表达对冯骥才先生的敬意,从《铺花的歧路》到《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再到现在的《艺术家们》,她都是书籍的购买者。诚如冯骥才自己在创作中谈到,我们似乎只需要把耳闻目见如实说出,就比具有想象力的古代作家叙述出来的更动人心魄。作为读者,冯骥才的创作打开了她对生活的认知,更让她在迷茫、孤单、自卑或者灰心时找到人生的价值感和方向感。在她看来,《艺术家们》打动她的不仅是冯骥才一以贯之的美学精神,更是他集毕生生活经验与洞察力提供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路径,楚云天集中体现出艺术的理想和坚持,呈现出了一个时代的壮阔。

孟繁华说,小说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物质生活匮乏时,这三个主人公每天在他们的沙龙里谈论艺术,生活在另一种精神空间里,完全的“生活在别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好也变丰富了,饱暖解决之后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三个人开始“分裂”。洛夫对商业化时代有兴趣,但最后他自杀了;罗潜沦落到社会底层后,最后丧失了艺术上的才能;楚云天保有他的赤子之心,这个精神贵族从贫困时直到改革开放后,内心追求没有发生变化。冯骥才对人物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有着最大限度的认知,是他文学世界之所以百花纷呈的基础和条件。

贺绍俊认为,《艺术家们》是一部只有冯骥才才能写得出来的小说,这不仅需要文学天赋,需要具备小说叙述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艺术感。恰好这两点冯骥才都具备,因此他能写,而且他能在写作中将这两种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营造出非同寻常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就是通感。冯骥才在文学与艺术(主要是绘画)这两方面的双重审美修养和能力,使他可以轻易地将文学与艺术的审美打通,充分展现出通感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是一部为天津而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天津的几位艺术家,故事的发生地也主要在天津。冯骥才对天津充满感情,他写出了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在他笔下,天津的城市之魂就是艺术。此外,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三位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写出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变迁。冯骥才在小说中坚定地倡导自己的艺术观:强调艺术的自由精神,艺术的心灵性和精神性。这部小说最可贵的就是真实地写出了当代艺术历程,艺术家们如何去追求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小说中的最后一句是“你给我带回来的还有明天”,这句不仅是楚云天的情感表白,也是冯骥才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乐观期待,还是他对艺术家的自由精神和艺术个性的一种热情呼喊。

程光炜感慨道,他很敬佩冯骥才老师,最近一些80岁左右的老作家们都焕发了青春,如王蒙老师、徐怀中老师等,他们能在晚年写长篇小说,这非常令人惊叹。冯骥才80岁了还能越写越好且感情饱满。冯骥才这代人最熟悉的还是上世纪50-70年代,这是最能体现他们艺术本领的地方,无论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还是他能够给予我们这代人,或是很多年轻人的教益。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大时代,在那个特别时期人心是单纯的,冯骥才对那些纯真情感的描写特别打动读者。一代代作家都有着不同的使命,作家可能只适宜截取某一个段落,给人以启发,而在《艺术家们》中,冯骥才却写出了对全部生活的启示录。

用美的方式去讲述

郜元宝评价道,《艺术家们》给我们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文学性、艺术性,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很隔膜的东西,是过去时代的特色。当然这样容易造成一个悖论,难道过去是好的吗?一生致力于反思,从伤痕出发反思文学的冯骥才先生,他大概不会是这样一个怀旧的作家,这里面有怀旧的痕迹,可是他有他对于历史的、对于“过去”的责任和使命,他要把三个不同的时代给写出来。《艺术家们》有前、中、后三卷,冯骥才有更大的“野心”,他要把三个时代的过去写清楚,这考验一个作家的胆魄。要准确描写一个时代,描写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感觉,是很难能可贵的。比如他写到严冬将尽、万物萌动的7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性情压抑、物质匮乏的时代,但是他在小的圈子里,或者说,他在社会生活的某些角落,已经有一种玉帛之气,新的时代将要开始,旧的时代何时结束,也许很多人还看不到头。冯骥才对这三个时代的把握非常精准,而我更倾向于这部作品的主角就是年代。

谢有顺表示,他一直是冯骥才老师的读者,也十分尊敬冯老师。冯骥才除了写作、画画,还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所以我们惯常所说的“作家”两个字很难涵盖他。他更像是我们传统所说的文人,有着创造精神,同时也有着文人的情怀、文人的风骨。同时,冯骥才还是一个有体量的作家。为什么强调体量,因为冯骥才有大的情怀。我们每个人一生可能都在跟自己内心的“小”搏斗,比如那种小趣味、小格局、小算计、小聪明。因为冯骥才有这种大的情怀,所以才能跨出个人的本位主义,真正地对话于时代。冯骥才是一个自在自得的艺术家。《艺术家们》本身就像艺术品,语言的速度、文词的考究、场景的优美,包括在意蕴上的留白,它本身就有艺术品的特质。他没有重在讲故事,是因为这些人物本身就有很多故事。他没有作为故事的奴隶,也没有刻意制造很多尖锐的冲突,总体的叙事写得比较散淡自由、自在自得,而这恰恰是现代小说的写法。他是心里面有着暖意和希望的作家。他写了一群艺术家,但这些艺术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灰暗、脏乱,或者是喧嚣,而是整部小说充满着明亮的底色。心里面没有美就写不出美,没有爱也写不出爱,没有理想更不知理想为何物。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伤痕累累,假如没有谅解、没有宽恕,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光,也不可能有前行的力量。所以特别珍惜冯骥才在他的作品中这份谅解、宽容、温暖和希望的东西。

张学昕认为,冯骥才老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写这样一部长篇?他肯定有一种东西耿耿于怀,有一种东西放不下要表达出来。他要解决人在不同的时代,或者说艺术家在不同的时代的梦想与追求,以及所有呈现出、表达出的一种跨时代的、超时代的,属于艺术家自己独有的东西。在《艺术家们》中,冯骥才通过人物塑造,表达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真正保持纯粹的东西,有他自己的人格体系。无论时局怎么动荡,他所依托的是他的艺术,艺术也是他的生命。这是作家书写艺术家灵魂史的方式,这里可以看出他强大的内心激情和叙述冲动。此外,冯骥才给我们提供的另一个文本,是他的写作从八九十年代的创作到今天,一直在追逐的艺术理念也在不断升华。他对小说的理解没有技巧,但表达出一种强大的朴拙的诗意,可能是冯骥才精神层面和灵魂层面的东西,也是冯骥才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

张柠觉得,一个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它的每个部分都具有他称之为的全息性。艺术作品之所以是艺术作品,是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每个情节和细节的设置,以及人物性格的安排都是完整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整体性。一个作家写长篇小说,不断写、停,写、停,如果没有强大的对词语、形式和精神的控制能力,在写作中气息就会中断。在看《艺术家们》时,整个阅读过程中气息没有断,叙事语言连贯,说明它的完整性、全息性保持得非常好。这部小说的第二个特点,它是由一个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人写出来的,它超越了以往解决物质匮乏的故事。只要认真写解决物质匮乏的故事,是不需要有太多文化的。但要解决精神问题,靠硬写是不行的,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文化涵养,才能写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演变史。精神演变史是这部小说的一个内在线索,用的是精神生活的形象化的方法,把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形象化为故事,处理的是物质生活的形态和精神生活的形态怎么艺术化的问题。所以这部作品的这一特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在描述一个时代,除了物质生活的演变、个人的成长史、物质生活的演变史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成长和演变史,这部小说做得非常好。

张莉认为,《艺术家们》是一个关于我们时代的超凡脱俗的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之歌,而且冯骥才先生用“艺术家们”这个主题浓缩了他几十年来对艺术的重新理解和认知,把这些认知全部浓缩在这部作品里面,让你读的时候心有戚戚焉。这部作品是一个艺术沉思式的写作,冯骥才的其他作品,包括《俗世奇人》,实际上是世情写作,但是在这里你会看到他做了心灵的减法、文学的减法,他其实写的是艺术家的心灵投射,他不是完全写实的,也不仅仅是怀旧的,他去掉了很多东西。他这几十年来充满心力地对艺术的思考,勾勒出中国四十年来艺术的发展史。在这部作品中,冯骥才重新挖掘出天津作为艺术之城的气质,他用这种沉思照亮了天津的艺术气质,进而使天津文学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艺术沉思式的写作同时也需要一种艺术形式,前、中、后卷这三个部分分别有自己的主题,前卷是“荒原上的野花是美丽的天意”,中卷是“闪电从乌云钻出来”,后卷是“被美照亮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他用非常和谐、充盈的艺术形式去写艺术家们的生活。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今天的长篇小说领域气质卓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一个作家面对被美照亮的灵魂的时候,他用美的方式去讲述,实际上也代表了他对艺术的一种追求。

坚守崇高的艺术理想

黄平认为,《艺术家们》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一方面这部作品是文学与生活的交织,另一方面打动我们的是对生活的超越,就像冯骥才老师谈到的,他不回避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在今天这个时代写这样一个故事无疑充满挑战,在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写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就像冯骥才之前这些年的工作一样,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保护文化遗产,所以冯骥才的写作确实有一种很高贵的“不合时宜”。此外,进入到小说的具体写法来看,怎么写浪漫的故事,或者怎么进入到灵魂内部讲述人物,难度非常大。冯骥才的作品很喜欢直接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某某心想”这个词在今天的小说中非常罕见,很少有作家敢于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展开写作。冯骥才以他多年来积淀的文学技法,给我们呈现出非常饱满的典范,我们如何进入到人物内心,怎么写出人物灵魂的高贵。无论怎样,冯骥才多年来的写作已经构成当代文坛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笔文化遗产也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来思量。

丛治辰表示,《艺术家们》不只是一部写画家创作的作品,他从主人公楚云天的前两部力作以及和易了然合作的《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看到了伤痕文学和寻根文学的影子。对画坛的书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文学的书写,当然也是对知识分子的书写。这三卷故事表面上看描写的是“艺术家们”的变迁,实际上写的是五十多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迁,也让读者看到冯骥才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触及,包括中国要以什么样的文化和民族姿态与世界接轨的问题。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成功的,楚云天的塑造是非常令人激动的,隋意这个人物也非常重要,因为小说当中反复讲到隋意不懂艺术,但是有很好的悟性,这一方面体现了她对楚云天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她生活的精致。在这个人物身上,冯骥才向我们说明了一点,就是真正的艺术不单单是黄山黄河,回到人们当中去的农民工,也在生活中为艺术培植土壤。

饶翔认为,《艺术家们》是用小说的形式发表他的艺术宣言,去表达他的艺术观,表达他崇高的艺术理想。冯骥才先生通过高宇奇这个人物,以小说的形式发表艺术家的宣言,除了在小说中有精妙的、关于艺术的纯粹的哲思之外,更多的是通过人物塑造和人物与时代的关联去表达的。他通过高宇奇这个人物,完全执着于他自己的艺术,最后因为艺术探索,在太行山的高山坠崖身亡,完成用生命对艺术的献祭。此外,关于艺术的纯粹性、无功利性,也是冯骥才在这部小说里面要表达的艺术观,当然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艺术观、艺术理想,同时也表达了一类人或者一代人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理想,这其实有非常浓重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也带有冯骥才他们这一代人的情感结构或者艺术构型的特色,但这样的艺术观怎么面对此后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滔天巨变,在小说中看到更可贵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艺术家对于他所执着的艺术观以及多年不变的坚守的纯粹,这也是打动读者的地方。

在李松睿看来,读《艺术家们》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们今天很难看到一部小说这么直白地表达作家的艺术观念,同时他采用的形式类似于19世纪比较流行的成长小说,从一个人的青春时代开始写,直到晚年。这样一种小说形式在今天很少有作家会去选择。读到前卷,最直观的印象是这是一部青春文学,那种青春感特别强烈。同时在前卷中,它的艺术特色首先是细节特别丰富,表现在画面感很强,不光是对画本身的描述,同时写了很多比如像艺术沙龙的小屋等,这些都在小说中通过特别丰富的细节构造,让读者印象深刻。很多自传的细节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小说中,它的细节和所要表达的观念之间构成非常匹配的关系,使小说的阅读印象非常饱满。什么叫观念和细节的匹配?前卷中的人物,在生活中只有艺术,田雨霏爱的是楚云天这个人吗?可能也不是,她爱的可能是他所代表的艺术家的气质,楚云天对田雨霏的好感可能也是爱上这个女孩子身上对艺术的感觉。冯骥才表达的艺术至上,以及对于艺术无限投入的观念,和小说的情节、细节之间构成非常匹配的关系,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翟文铖认为,冯骥才先生在《艺术家们》中一直在探索,在我们这段历史进程中艺术的真精神是什么。他的小说的最初部分,“三剑客”关系非常好,但禁锢的外界环境,使得艺术无疑起到精神支撑的作用。之后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家们慢慢失去了这种“高贵精神”,有一种精神在浮起,那就是“卑贱意识”。“卑贱意识”和“高贵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重要的阐释概念?代表着“高贵意识”的是楚云天和高宇奇,高宇奇甚至是楚云天的偶像。“卑贱意识”是探索被资本控制的这些人的精神品性,比如对财富的过分追求。洛夫这个人物就体现了这一点,他本来是很有艺术追求的,可是随着时代的洪流,他的艺术与资本结合得太紧密,影响了他的创作发挥,这也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在他看来,关于“高贵意识”“卑贱意识”等,放到历史的大变革中去思考,也是关于人的自由、人的创造性的思考。所以从思想层面讲,这部作品是非常深刻的。

作者冯骥才先生首先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与会议主办方的由衷感谢。他说,作家写东西跟生命本能的要求一样,都是希望能“活”得越久越好,“永在”才好。如果一个作品的生命能够延长,它一定有延长的资本,这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本身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也就是它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离不开评论家的再解读。所以各位学者今天所说的,一定会影响到他的下一部作品。冯骥才先生说:“我到现在还有很强的创作的感觉,还好,我对文学艺术的感觉没有丢,还很容易被感动,还会因为感情用事经常做傻事,还是这么一个状态。我还在思考,文化遗产抢救的事我还要做,要把学科建起来,同时,我还要写作。”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