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梁文武:由尘纷之间见社会伦理——读袁姣素短篇小说《尘纷之间》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时间 : 2023-09-22

 

分享到:

《尘纷之间》在《延河》首发是一大喜事,笔者印象深刻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作品《手铐上的蓝花花》首发就是《延河》。所以,这对中国作协会员袁姣素而言,是一个台阶,让笔者迫不及待找来作品拜读。

袁姣素大多数作品走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道路,即写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尘纷之间》就是写的千千万万个家庭都躲不开的家长里短。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姊妹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全是一个屋檐下的人,却有着这样那样的恩恩怨怨。房子啦,孙辈啦,病痛啦,说不尽的烦心事,躲也躲不开,断也断不好,剪不断,理还乱,确实让人伤透脑筋。

作为一个资深作家,《尘纷之间》让读者产生长久的思考,而不是像一个家长,唠唠叨叨地训斥读者,告诉他们这样那样的道理。对这样的“家长”,谁都烦!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作家袁姣素在日常家庭也是妻子,儿媳,母亲,女儿角色的统称。和芸芸众生一样,普通人有的烦恼她也有,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作家。说得更好听些:艺术家!那么这些烦恼就成了她的无价之宝,把烦恼变成无价之宝就是作家的本事!

《尘纷之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家务事,那些恼人的筋筋道道必须去面对,无论谁。因为,人就生活在关系中,生活在社会里,正是关系的存在,人才成其为人。就像人这个字,要一撇一捺撑着才能构成。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哪怕是一家人。作品的语言很有力,几个字就构成一句,几句话就构成一段,没有一点点冗余,体现了一个作家的匠心和信心。没有信心的作者,或者说庸者,一句话往往就是一长溜,像儿童的鼻涕,又臭又拖沓,让人不忍卒读。但是,读《尘纷之间》,读者是带着一分喜悦的,明明是鸡毛蒜皮却让人手不释卷,一览为快。因为,从头至尾,作品都伴随着冲突,然后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

文章开篇,儿媳就因为闹意见要搬家,然后,故事娓娓道来,插叙,倒叙,旁叙,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被作者玩得炉火纯青,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晶莹剔透的艺术品,立在那里闪闪发光,让所有人停下脚步,驻足流连。短篇小说就在于小,在于短,在于巧。不长的篇幅,袁姣素却扎扎实实地向读者提出一个貌似平常却极其尖锐的问题:家庭伦理到底该如何是好?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而且还会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对于作品,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诠释,而这,正体现了作品和作家的成熟。

其实,对于一个屋檐下的亲人,应该像刺猬原理说的,既要抱团取暖,又必须保持距离,这样才会和和睦睦,并留有自己的空间。随意地跨界,只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烦恼。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自己的看法,我相信,这也是作家的初衷。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艺术品《尘纷之间》欢迎读者朋友不吝赐教!因为,社会伦理的大道理就藏在这鸡毛蒜皮的尘纷之间。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