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讯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新闻资讯>湖湘文讯

让山乡巨变的伟力 激荡起新时代文学的壮丽

——中国作协湘西行侧记

来源:团结报   时间 : 2022-08-06

 

分享到: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 刚

7月29日至8月3日,参加“中国作协湖湘行”的百余位知名作家、文学刊物负责人来到湖南,开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两大行动。其间,作家团队和编辑团队分批走访了湘西,见证在湘西发生的“山乡巨变”,近距离观察湘西儿女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的奋进姿态,感受新时代湘西人民涌动的发展建设热情。

来到湘西的作家团队中,莫言、阿来、麦家、池莉、毕飞宇、王跃文、刘慈欣等著名作家赫然在列,而编辑团队则由《十月》《收获》《钟山》《花城》《漓江》《人民文学》《长篇小说选刊》等顶流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可谓大咖云集、盛况空前。

随同中国作协到访的还有来自中央及全国各地的70多位媒体记者,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这一盛况,湘西成为人们持久关注的焦点。

如此规模巨大的文化活动在湖南、在湘西举办,犹如一块巨石投进了平静水面,激起了千层浪涛,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发了人们关于“文学如何表达新时代、如何与新时代建设成就交相辉映”的热议。

有知名APP直接以《迎接“人民作家”井喷的黄金时代》为题,畅想了“新时代文学”在“人民作家”井喷引领之下,从“高原”走向“高峰”、从“高峰”走向“巅峰”的盛况。

7月31日,从本次“中国作协湖湘行”的另一个活动地湖南益阳传来消息,湘西籍作家田耳作品《纵浪》入选“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早在7月26日,“中国作协湖湘行”的两个目的地——湘西州十八洞村与益阳市清溪村,就已签订一个“乡村振兴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清溪村是周立波小说《山乡巨变》的原型村,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两村此次签约合作,是两个“标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携手同行,是对“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论断的忠诚坚守。

7月30日上午,艳阳高照,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等领导及十八洞村村民、游客的共同见证下,经过一场简短的签约仪式后,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从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的手中,接过了“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的匾牌;8月1日,益阳市获得了同样的殊荣。

邱华栋在十八洞村签约现场的致辞中说,湘西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是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实践,是文学创作最天然的“源头活水”,在湘西州建立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有利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更好地认识伟大时代,更好地感知人民的火热生活,从而写出更多更好深受人民喜爱的精品力作,彰显文学独特的价值和力量。

中国作协呼吁广大作家,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根本立场和方法,向生活学习、拜人民为师,把身沉下去、把情融进去,吃透生活的底蕴,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生动讲述恢宏大气的国家故事、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新史诗。

作家们兴致勃勃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走进村民家中,聆听扶贫攻坚的精彩故事,实地感悟十八洞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盛夏的阳光之下,作家、游客、村民们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在“精准扶贫广场”的上空飘扬。

“大咖作家”们,有的来过湘西,有的是第一次来。但是无一例外,他们在走访了新时代红色地标矮寨大桥和十八洞村之后,都震撼于在湘西发生的“山乡巨变”。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山西作协副主席、《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参观矮寨大桥时,一边感慨于湘西的风物人文之美,一边赞叹于矮寨大桥的工程结构之美。他给湘西粉丝及作家的寄语是:立足大地、仰望星空。

中国作协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则钟情于湘西腊肉和十八洞村的米酒,觉得这些“湘西味道”一定有市场,每当看到游客向村民购买,就露出了笑容。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武汉文联主席池莉对湘西农家屋檐下的玉米棒、红辣椒,火塘上挂的腊肉,院墙上晒的南瓜片、茄子片都很感兴趣,她认为正因为湘西的人间烟火气具有某种拙朴的神性,依附于其上的文化基因才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催生沈从文、黄永玉这样的文化大家。她说:“湘西的风都是甜的。”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沈念正准备创作一部以十八洞村、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他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十八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内心认知都发生了很大的跨越。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有这个责任来书写他们的生活。时代的变化,文学不能缺席。”

这是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湘西籍作家彭学明第十四次到十八洞村。他曾创作了纪实文学《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记录十八洞脱贫故事。“每一次回来,都有新变化,越变越好,只有人心美好不变,村民们对党感恩的情谊不变,而且越发浓烈。”他说:“我最期待本次活动能成为湘西州一个文化地标、一张文化名片,让更多人认识湘西、了解湘西、爱上湘西。”10年前,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出版,感动千万读者。如今,他另一部向湘西父辈致敬的长篇小说《爹》正在创作中。“已写15万字,算是完成一半,争取今年内写完。”

“大咖编辑”们本次湖湘行的行程,与作家团相反,他们是先到益阳清溪村参加活动,然后从益阳出发前往湘西采风。

8月1日,矮寨大桥,当到访的编辑们正在桥面下游览时,几顶滑翔伞从远处悬崖上飞出,伞上的游客在滑翔安全员的带领下靠近大桥,大声向人们问好,一个漂亮的转身又飞向美丽的峒河河谷。编辑们纷纷拍照,留下了湛蓝天空、翠绿森林和彩色滑翔伞同框的美好画面。大家感慨地说:“湘西不仅是神秘的、美丽的湘西,也是时尚的、潮流的湘西,这样的湘西,值得书写。”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刘闳,在十八洞村“遭遇”了苗家“拦门酒”,当苗家姑娘们唱完迎宾的苗歌,刘闳大大方方地出列,以电影《刘三姐》插曲《多谢四方众乡亲》与村民们热烈对唱。一时间,欢乐在十八洞村口回荡,村民内心的喜悦,感染了所有的来宾。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希望年轻的作家们能够多深入基层,参与到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中,脚踏实地,在真天真地里有所作为,希望湘西的作家们保守初心、坚定自信,为书写新时代湘西巨变创作更多好作品。

山东文艺出版社社长李运才被矮寨大桥的如画美景深深吸引。他说:“但此行感受最深的,还是湘西发展之快、变化之大。湘西越变越好,整个西部地区都在快速发展,东西部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如此美好的新湘西,不仅要湘西人书写,也值得更多名人大家来书写,来推介。”

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张庆宁表态说:“今后只要有关于湘西的好作品,我们出版社会一如既往地宣传湘西、推介湘西,为湘西发展贡献力量。”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李红强是第一次来湘西。他始终认为,编辑永远是作家幕后的“帮扶人”,是“搭梯子的人”,要用最专业的素养、敬业的态度、职业的角度,去为作家做好服务。要利用更多更好的传播手段、转化方式,让这个时代,产生属于它的经典之作。

《当代》杂志社执行主编徐晨亮认为湘西“很有灵秀之气”。他说:“湘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题材资源,需要当地作家更好地来挖掘;写作者要放眼未来,要敢于想象今天看到的生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未来可能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相貌,如果能把上下途径以及湘西和世界的关系打通,那就一定可以书写出更多关于湘西的优秀作品。”

《收获》杂志社副主编谢锦有二十多年的编辑出版从业经验,她认为“文学生态”的动态过程,就是编辑、作家、评论家、出版人良性互动、相互帮助、相互成长的过程。她希望从事这个事业、“手握美丽古老文字”的人们创造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峰”。

作家们、编辑们的到访,为正在大力发展旅游、期待以文旅助推乡村振兴的湘西,扎扎实实“打了一次热广告”,切切实实“带来一波大流量”,让本已十分火爆的湘西旅游旺季更旺——活动期间,凤凰古城每日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芙蓉镇每日接待游客超过15000人,矮寨奇观景区每日接待游客接近1万人——湘西旅游市场复苏全面提速。

还有什么比人民安居乐业更值得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和歌颂?中国作协的这次湘西行,本身就是对湘西发展的一次盛大助力。

翻开中国当代文学篇章、新时代文学著作,伟大祖国秀美河山光彩夺目,脱贫攻坚、经济转型、科技进步等题材开掘让人们看到希望和梦想就在前方,时代楷模故事、人民生活图景为世界贡献出特殊的声响和色彩。这些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优秀作品,弘扬了繁荣兴盛的中华文化,传递出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念,见证着中国文学再次“攀登高峰”的伟大进程。

新时代的文学精彩不断,新时代的中国精彩不断,新时代的湘西,也正在绽放着从未有过的幸福光彩。

在十八洞村民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习主席握手温暖人心;共产党领导福泽万代”。看懂了这副对联,就可以更好理解这里“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持久与艰难,就会更加惊叹这里福祉“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的分量与影响。

如今,湘西全面打开山门,联通时代脉搏,奏响了优势产业蓬勃兴起、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的奋进乐章,铺展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时代画卷,书写下首倡之地展现首倡之为的精彩答卷。在这个家国情怀与个人追求共生共荣的伟大时代,湘西人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星光,必将融入全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灿烂群星,终将汇成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浩瀚星河。

这,就是湘西新近发生的“山乡巨变”;这,就是中国作协湘西行的初心和使命。而“山乡巨变”所积累所激发的磅礴伟力,必将激荡起文学创作的新一轮繁荣,激荡出新时代文学的恢宏壮丽。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