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2-07-25
分享到:
中国作协会员袁送荣纪实散文集《沸腾的群峰》,近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鄢福初题写书名并作序,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梁瑞郴,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作序。全书60余万字,文笔细腻,图文并茂。作为反映湘中儿女奋力战贫的时代力作,《沸腾的群峰》分“梅山如鹛”“紫云如阵”“龙山如面”三个篇章,以“一叶知秋”的方式真实记录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38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群体,成为作者笔下的战贫群雕。这座群雕中,有从机关企事业单位沉下去的驻村帮扶干部。《“半条命”》刻画驻村干部彭仲舒的“拼命三郎”形象。建整扶贫和驻村帮扶21年的他,在战贫一线经历多次重大伤病,左手上臂因车祸粉碎性骨折比原来缩短8厘米,舌头做了切片手术,被村民称为“半条命的狠角色”。这座群雕中,有乡村基层扶贫干部。《村里有个“九姑娘”》用“傻姐三笑”“懒妇三变”“玖霖三策”,述说90后扶贫书记邹玖霖的帮扶情怀。这座群雕中,有企业家、村民群众等各种身份的战贫人物。《臭柑子传奇》里,中科院硕士肖业成甘愿放弃上市公司工作机会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一起种植玳玳橙,500多农户每户增收3万多元,使“臭柑子”变成“黄金果”。《沸腾的群峰》里还有“毒不死”的陈秋生、“丝方尽”的曾红梅、“霸得蛮”的彭育晚、“产业狂”尚杰、“小小鸟”刘时南、“光头书记”谢璐等,每位战贫人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精彩的故事。
作者袁送荣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近七年,他躬身山川峰壑,融入沃野田园,走进千家万户,描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阔蓝图。他以“前线战士”和“战地记者”的视角深入村寨,亲身体验、亲眼见证、亲手书写,细腻记录每一位战贫人的轨迹、心迹、踪迹。以“跟拍”纪实式手法、现场同期式采访、全域全景式展现,真实而又艺术地留下珍贵的战贫“镜头”、战贫“心声”。
省文联主席鄢福初在序言《春来无处不飞花》中为作品解题:“一个‘贫’字,让山乡贫瘠窘迫,山寨孤单寂寞,山民木讷落寞。可一个‘战贫’,却让百川沸腾,千峰沸腾,举国沸腾,世纪沸腾。”他评价作品:“带着泥土的柔润、山川的皱褶、人性的光辉。每一个字都力求精雕战贫的图鉴,每一句话都渴求细琢奉献的芳华,洋洋洒洒就是一股沸腾的热流,浩浩汤汤源自一腔诗意的热血。”著名作家梁瑞郴在《地动三河铁臂摇》的书评中说:“这是一本呼喊时代之声的书,在同类书中,它完全避免了共项同质”,“他真实的、艺术的记录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自然的把历史的过去现在将来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现场的见证。”柏连阳院士在序言《共圆禾下乘凉梦》中借新书“地盘”抒发对已故恩师袁隆平的追思,发出感慨:“禾下乘凉梦,乡村振兴梦,民族复兴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梦,都是中国梦,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这些梦想,需要包括送荣笔下的战贫勇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
作为书中“主人公”,曾在驻村帮扶一线奋战的机关干部杨志能说:“越读越有味,越看越想看,最终把每个字都读完。勾起我太多扶贫回忆,产生强烈的共鸣。”新化县槎溪镇半山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袁创业说:“这不但是一本有滋有味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经验宝库’,作者蓄积的战贫经验,对乡村振兴工作同样适用。”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