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胡玉明 时间 : 2020-08-17
分享到:
作者简介:
胡玉明,男,浏阳人,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理事,湖南省金融作协荣誉主席。代表作有《沉醉湘水》、《浏阳潭湾梦》《走读浏阳罗汉》《走读谭嗣同》《血色洞庭忆春江》等,有多部作品荣获“全国金融文学奖”。
内容简介:
由胡玉明创作的《血色洞庭忆春江》一书,以华容县抗日志士蔡春江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为题材,通过“厂窖”等一系列惨案,“七女峰血战”、新墙河一系列战斗故事,反映湘北战场的惨烈恢弘场面,有效烘托铺陈,层次分明地向我们展现了蔡春江精彩的人生,展现了他热血爱国、胸怀大志、忠于人民,血战到底的崇高情怀。
血色洞庭燃烧的激情
阎雪君
许多人都说,金融作协主席擅长写序。当然,这些都是同事们的过奖和鼓励之词。不过,不谦虚地说,尽管自己在文学评论方面不是很专业,这些年,我也的确应邀给不少的作家们写了挺多的序。但如果说,我给一名作家写了两次序,只有一个,那就是胡玉明。
记得那是刚刚入秋的一天,我接到了玉明兄的电话,他说请我给他的新作再写个序。我当时就愣住了,你不是前年刚刚出版大作,怎么,今年刚入秋,你就又收获满满,又出力作了?这也太快了吧,这也太厉害了吧?!
玉明兄嘿嘿一笑,说力作不敢当,但确实是用了心的。
我被玉明兄的勤奋和敬业打动了,赶紧说请把大作的电子版发给我,我尽快拜读!
用了几个晚上的时间,我读完了玉明兄的新作,心底油然升腾起一股股悲壮和敬仰之情。如果说《血色洞庭忆春江》,深入挖掘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抗日英雄,倒不如说是血色洞庭燃烧了一位作家的激情。他扑下身子,深入走读,以小见大,史海钩沉,凭着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克艰难,终于又写就一本弘文专著。
——不忘初心。缅怀先烈,勿忘国耻,是个永恒话题。
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没有比抗击倭寇更为壮烈,更为恢弘的画卷。记得2015年8、9月间,我们有缘一起参加由中国金融文联、中国金融作协举办,陕西金融工会、陕西金融作协承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金融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特别是赴圣地延安参观,感悟延安精神,备受激励,尤其是心灵受到洗礼。
一位诗人讴歌:人间崇尚真善美,实在是内在的善,实在是本色的美,实在是天然的真。内在的善,本色的美,归根结底,离不开实在的真。
玉明是介入诗人的作家,他是有心人,一边参观,一边就有“行脚”札记,他写的许多感怀,源于生活,情感诚挚,后来汇编到《沉醉金融工会》“主题活动正气扬”之中。印象较深的有《瞻仰延安》:
情牵枣园觅旧踪,窑洞最忆是英雄。
回思领袖惠甘露,唱遍神州东方红。
风雨如磐济众生,青铜铸就西北魂。
中华崛起千秋在,祖国腾飞万古尊。
心怀天下都成爱,身去红尘有威名。
俊骨神凝堪叫绝,长歌浩荡忆昆仑。
瞻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千秋七贤庄,驱倭卫国疆。
筹谋中原鹿,痕留暗传香。
恩来鸿志远,经略感人肠。
聚首襄盛举,史册永流芳。
——史海钩沉。如果说写札记是种情怀,那么写专著就完全不一样,需要扑下身子,需要专题研究。顾名思义,史海钩沉,故纸如山,瀚墨如海,无边无际。玉明的延安行,抑或在他的心田播下了种子,所以他不畏艰苦,而且有“飞蛾扑火”的精神。他凭着作家的敏感,坚持数年,关注研学历史文化,特别是对湖湘文化,近代中国文化的研学,他舍得下功夫钻研,而且沉醉其中。管窥他近十多年来已经出版的作品,就有《沉醉湘水》《浏阳潭湾梦》《走读浏阳罗汉》等,没有想到,他刚把《走读谭嗣同》推出炉膛,又从浏阳河畔,走向滨湖洞庭,从华容入手,从抗日志士蔡春江入手,深入钻研,纵深到岳阳恢弘壮烈的湘北战场,挖掘抗日战争这个永恒主题。
湘水灵动,博大精深。这条著名的河流,不仅是思想的河流,文化的河流,还是鲜血染红过的河流,果真是映红过洞庭波。
玉明在走读过程中,形成不少感怀和读书札记,大多数发表在中国诗歌网,我从他转发的作品中,经常分享并点赞,知道他又沉醉在抗战题材上,专心致志搞文史研究。他沉醉家乡这块热土,长于写作历史题材,善于“碎片”化处理故事,朴实的文笔,诚挚的情感,厚积薄发,充分彰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赤诚精神。玉明这些年来的作品,贯穿着一条“红线”,写的基本上是红色题材。他注意从熟悉的土地上,抓住典型事和典型人物,由故事入手,纵横捭阖,烘托铺陈,以史说文化,形成文学特色,同时具有文史价值。《浏阳潭湾梦》被中央文献研究室馆藏,《走读浏阳罗汉》填补了湖南省、海南省的党史文史空白。《走读谭嗣同》跟随当代中国著名法学家,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杜钢建教授,奔走在“一带一路”上,先后赴美国奥城大学和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如今,已经年逾花甲的他,仍然胸怀天下,坚持在史海中跋涉。《血色洞庭忆春江》反映了日寇在岳阳盘踞近7年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湘北人民遭受的蹂躏,饱受的苦难,发生的“厂窖”等一系列惨案,可谓罄南山之竹,倾洞庭之水,也难以述说。
同时,沉重地还原了中国军民在挽救民族危亡,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充分彰显了湘北抗战的悲壮历史,展现了将士们以血肉之躯,奋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许多惨烈故事。有的还在报刊媒介作了连载报道。
作者热情讴歌了一大批前赴后继的先贤英烈,是他们不屈不挠,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赶走了妄想霸占中华土地的强盗!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由此管窥,中国人民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不知付出了多么沉重的血的代价。
——薪火相传。前人的路,后人的书,目的勿忘国耻,复兴中华民族!
玉明能够跨越时空,走进近代史进行研究写作,确实有一种“天下之观”的情怀。他的做法有一定借鉴作用,例如在走读写作过程中,注意发挥当地党史部门的作用,请退休老干部郭清彬(号称“华容通”)、还有湘北抗战研究专家李宣钊老师等,认真审阅订正,湖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涂光明,给予大力支持帮助;知名作家喻灿锦参与采访,修订文稿,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有利于文化之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玉明兄经过多年的辛勤笔耕,已经是硕果累累,在中国金融界和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威望。退休后,他仍然是老骥伏枥,满怀谦虚和虔诚,致敬文学人生。诚然,玉明兄的作品抑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诚如专家所言“史实基本准确,能写到这个程度已很不容易了。”玉明“有悟性!”
由是观之,英雄具有凝聚力。
时代需要赤诚精神。
是为序。
中国金融作协主席
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 阎雪君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2019年9月1日
于北京金融街
部分章节节选:
七女峰,因为一场血腥交战永载抗战史册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夺取岳阳,南进长沙,曾对岳阳进行了150多次狂轰滥炸,数以百计的城镇、村庄被炸成废墟,百姓死伤惨重。其中岳阳城区自1937年8月至1938年11月沦陷前,就先后遭日军飞机轰炸30多次,城垣被毁,一些街道、房屋炸成废墟;炸死军民1900多人,炸伤1000多人。
婉澜回忆:“父亲蔡春江,字本益,生于1911年,牺牲于1944年。华容潘家渡人,毕业于岳郡中学(当时岳州最高学府)。
依据春江公亲属的追忆,蔡春江在岳郡中学就学期间,恰在岳阳。此时的前前后后,他已经感受到了“武汉会战之日军飞机轰炸岳阳”的氛围。
岳阳沦陷时,他目睹了日寇在岳阳楼耀武扬威的情景……
春江毕业时,恰逢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期间。他怀揣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志向,回到了家乡,并被当时华容国民政府任命为华容县堤工主任,协助堤工局长负责全县水利设施和工程建设,后调任三封乡副乡长。
据资料,日军飞机轰炸岳阳,始于1937年8月。“七·七”事变不久,日军为对中国军民进行威慑,派空军飞机深入长江中游进行轰炸骚扰。
特别是1938年6月20日,日机18架经岳阳飞往荣家湾,再复北返。11时20分,日机再度飞临岳阳,轰炸停泊于洞庭湖边的中国海军舰艇,中国海军舰艇奋起还击。刚由汉口驶抵岳阳的“江贞”舰与停泊于港湾的“民生”舰均中弹搁浅,两舰共伤亡官兵40余人。18架日机刚离去,另9架日机又飞临岳阳,对洞庭路、天皇堂、交通门、柴家岭、街河口、南岳坡、油榨岭一带投弹轰炸,在洞庭路、柴家岭等几条街道炸死市民300余人,在南岳坡、油榨岭等几条街道炸死市民200余人,乾明寺街的印山上一简易防空洞被炸垮,藏在洞内的200余市民全部遇难。此次轰炸,全城炸死军民800余人,伤数百人;炸毁及烧毁民房商店300多栋,炸沉小汽艇3艘,帆船多只。
这是当年日本侵略者,从空中肆虐横行,发生在岳阳涉及中国海军的重大事件。
11月8日,日军第6师团今村支队从临湘新港登陆,9日攻占临湘县城长安镇。10日清晨,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与今村支队攻占城陵矶。11日18时,今村支队从水路登陆攻占岳阳城。21时,第9师团又沿粤汉铁路侵入岳阳城,岳阳沦陷。
自此,侵岳日军与中国军队在新墙河南北隔水对峙,长达7年之久。
岳阳从此成为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前进基地,也成为中国军队保卫西南大后方的前沿屏障,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
……
日军实行军事侵略的同时,抓紧建立日伪政府,实行殖民统治。
1939年将自治会改为岳州治安维持会。1941年1月1日,正式成立伪“岳阳县政府”。并将岳阳县与临湘县从湖南省割离出去,改隶湖北省,并改岳阳县为“岳州县”。
1943年3月,日军侵占华容,组织一批汉奸成立“华容县维持会”,不久正式成立伪“华容县政府”。沦陷期间,日军实行所谓的“以战养战”政策,疯狂地对各种物资进行劫夺,仅华容县,即被抢粮食39000多担、棉花3000多担、钢铁铜30000多公斤。
日军占领湘北期间,为巩固其殖民统治,肆意烧杀,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对岳阳人民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
7年中,共有253439人惨遭杀害,数十万人被杀伤,财产损失难以计算。
其中,华容县被杀民众14000余人,被奸妇女2270人,被毁房屋6100多栋。
期间,日军先后在湘北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厂窖惨案”、“洪山血案”、 营田暴行、青山血泪、常德鼠疫战。这些惨案和事件,时时叩响着春江公年轻的胸膛,积蓄和发酵着举旌的能量和血性。
湘北地区沦陷后的情况,包括春江公的母校居无定所,可以想象春江公耳闻目睹后,心里那种五味杂陈的滋味,是何等地让他陷入沉思之中。
自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果然在年余时间,天下最美洞庭湖的大片地区就被倭寇侵略。
华容沦陷,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到了蔡春江的家门口。
回眸湘北地区,不仅是革命老区,而且还是日本侵略者盘踞时间最长的地区。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全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春江公是胸有乾坤之人。他耳闻目睹湘北战场展开3次战役后,襟怀坦然,坚定担当,毅然举旌。1943年春天,面对华容沦陷的艰难困苦时期,春江公没有退缩,坚定地走上了领导当地游击队的前线。
特别是,他在本乡三封寺镇境内,历经七女峰的一场血腥交战,参加战场救护的善后安置,目睹抗日将士浴血奋战,激励他的抗战信仰,必将血战到底!
事实证明,他与日寇开展游击战斗,不久取得实战胜利,同时他成为了日寇和汉奸的眼中钉。
春江公的抗日武装编入华容县国民政府抗日游击队不到二年时间,他便在一次与300多名华容日伪军全线出击的定点伏击战中,寡不敌众,为掩护战友突围,壮烈牺牲。他的事迹,被当地老百姓广为流传,称赞为“民族英雄”。
……
管窥倭寇横行,逐步还原春江公举旌前后的战争生态环境,可以纵深到了解他在自己的家乡,自己的领地,亲眼目睹国军在三封寺的七女峰打硬仗,打恶仗,血海深仇壮河山。
2019年3月31日,在郭清彬老师、蔡乐勇的引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华容县位于三封寺的七女峰。
唯有让笔者沉思的是,如今生长茂盛的森林,谁能想到昔日的岁月,这里曾是日军飞机轰炸,爱国军民浴血奋战的主战场。
七女峰,位于三封寺镇境内,这是一座主峰海拔218米的连绵山峰,共有大小七座山峰逶迤相接。扼守七女峰,往南可以控制来自墨山铺一线的交通,往北进入湖北地界。为控制华容县城往东的三封寺、墨山铺一线交通要道,“抗日骁将”——国民革命军暂5师代师长彭士量决定抢占七女峰。
闪电直登主峰
1943年4月6日,暂5师13团1营在营长戴泽坤(贵州人)的带领下,从珠头山往东北方向闪电般直插,在很短的时间内登上七女峰主峰山头。中国军队的这个异常举动,引起了驻扎在墨山铺附近的日军横井大队的注意,立即带着他的大队200多名日军,从墨山铺一路急行军,向北赶往七女峰,企图抢占这座制高点,控制通往岳阳、华容和湖北省境内的生命线。
暂5师13团1营300多名官兵攀上七女峰主峰顶后,顾不上休息,开始在主峰及附近山头上挖掘掩体工事,布防迎敌。这里的山岭稍呈丁字形,南北向的一条山峰与东西向的一条山峰相接,一条条一米来宽、一米多深的掩体沟,沿山顶上的分水岭拉开,中国官兵们在掩体里可以迎击来自各个方向日军的进攻。而在南北向和东西向山峰的接头处,即七女峰主峰的最高处,挖掘了一个简单的防空洞,这里就成为了营部的临时指挥所。
日军狂轰滥炸
中国军队的掩体工事刚刚挖好,日军的轰炸机就飞了过来,向七女峰主峰狂轰滥炸,日军从附近的地方向七女峰疯狂进行炮击。
接着,赶到七女峰山脚下的横井大队200多名官兵,从东坡开始上攻。七女峰主峰的东坡不仅比较宽阔,而且相对平坦,树木也不是很茂密,只有一些小松树和杂树,便于部队进攻。坚守东坡的是暂5师3营1连,这个连的100多名官兵,迅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决战。
日军的飞机在头顶上轰炸,横井大队日寇从山下向上嗷嗷叫着冲锋,3营1连的中国士兵当天打退了日军的十多次冲锋。日军伤亡惨重,山坡上尸横遍野,日军身体中流出来的血,浸透了柴草,并顺着小溪沟往下流淌,真正是真实地演绎了“血流成河”这个成语!
残酷的拉锯战
激战过程中,日军的炮火非常猛烈,七女峰主峰顶上的三营阵地上,不时有中国官兵被炮弹炸飞,炸断的手和脚在空中飞舞,然后落到阵地前,官兵们均全神贯注应战,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看也不看一眼,继续猛烈而有规律地向日军射击。坚守东山坡的1连主阵地上的官兵伤亡较多,营长戴泽坤连忙从2、3连的阵地上轮换调来官兵,并入1连阵地协同作战。
由于兵力补充及时,武器弹药准备比较充足,尽管日军以密集的炮火猛袭,其步兵死命冲锋,但这场战斗一直陷入胶着状态。交战两天后,七女峰顶上的阵地没有失去,山下日军的冲锋依然猛烈,这场战斗演绎成了残酷的拉锯战。
华容城区方面的日寇见后路被截断,补给不上,非常惊恐,从岳阳方面增派兵力到达七女峰。日军炮火一直没有间断,头顶上的飞机没有停止轰炸,七女峰主峰顶上的阵地被炸得一片狼藉,中国官兵的断肢碎躯到处都是,一颗炮弹落在营指挥所的旁边,将指挥所的顶盖掀翻,营长戴泽坤差一点被炮弹击中。他用军帽拍拍身上的尘土,不屑地望了一眼头顶轰鸣着的敌机,迎着炮火再次跑向离营指挥所几米开外的1连阵地。
大家见营长又来到阵地上,1连连长让两个士兵将营长强行架回去。戴泽坤挣脱两个士兵,扑向阵地,抓起一挺机关枪向冲上来的日军射击。见此情形,1连士兵们士气大振,一颗颗手榴弹命中率很高地砸向冲上来的日军。
……
……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