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散文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散文学会

范诚: 扁担 千担

来源:湖南散文   时间 : 2020-05-26

 

分享到:

  扁担

  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船家问我哪来的客哟,湘江边上种茶人……

  这是老一辈歌唱家何纪光唱的著名湖南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歌词的首句唱的就是一种劳动工具——扁担。

  扁担是用来挑东西的一种最常用的劳动工具。在我们生活中,特别是农村生活生产,许多东西需要肩挑背负,这肩挑就离不开扁担。

  顾名思义,扁担是扁的,便于放在肩膀上承担东西。它长约一米多,扁形,中间粗,两头细些。之所以中间部分粗些,是因为这样放在肩膀上受力面积宽些,挑起东西来轻松些。如果是圆的,一则压在肩上很痛,再则会滚动,所以扁担的形状是经过老百姓数千年的摸索实践而后形成的。

  扁担一般分木制的和竹子的两种。竹子的,就是将楠竹剖成两边,将其中的一边锯断,稍作加工,两头利用竹节各留一个“坎”,用于挡住箩筐绳索等不外滑就行。这种扁担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但承载不了多大重量,最多就一百多斤,东西重了会把扁担压“爆”,即开裂绷断,所以这种扁担一般就女性用。

  男姓壮年劳力喜欢用木扁担,而且要用上等的杂木扁担,这种扁担承载力大,可以挑两三百斤,而且比较软,挑起东西晃悠悠的,人也感觉很轻松。

  这种扁担加工要难一些,一般先到大山中去找上等的杂木,砍回来,削皮,放在火炕上面熏干。同样,楠竹砍下后,也最好放到火坑上熏一年左右,一则可以熏干水分,再则可以防虫蛀,最重要的是经过火坑熏的,结实耐用得多。这也是老百姓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熏干后,再叫木匠加工。木扁担加工好后,要在两头钻眼,用熏过的竹子各钉一个“楂”,也就是竹钉,防止东西滑落。乡里有句俗话“扁担无楂,两头失塌”,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为做事不牢靠,两边滑落。

  做扁担的材料,我们那里有“一掩杉,二枇杷,三苦桃,四栗花”之说,即四种杂木,木质坚韧而细腻,材质相对较轻,这是加工扁担的最好材料,做出的扁担,重量适中,承载力大,而又刚中带柔,软溜溜的,好用。

  曾经有一首《黄扬扁担》的民歌,“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酉州。人说酉州姑娘好,个个姑娘会梳头……”这是渝东南酉阳、秀山一带的土家族民歌,是一首充满着泥土芬芳的土家风情歌谣,曾被广为传唱,甚至唱到了央视春晚。

  山中的树木,大凡生长期长的,木质都比较好,而那种速生的树木,木质相对差一些。前面说到黄阳木,长得最慢,有千年黄杨之说。还有一种小叶黄阳,又叫“千年矮”,长多少年都一样,我们那里形容孩子不长高,就说“长得像黄阳木一样”。小叶黄阳现在是园林中的景观植物。

  大叶黄杨木硬扎柔韧,最适宜做成扁担挑载重物。用黄阳木做成的扁担,应该是最好的,刨光之后,呈金黄色,木质细腻,花纹好看,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在渝东南乡间的田埂或山道上,时常能够碰见一些用黄杨扁担挑着稻谷或几只猪崽的山民,沉重的担子经由黄杨扁担挑起来,一上一下地在肩上匀称地闪悠,很有一些音乐或者舞蹈的韵律。但黄杨扁担自身重量有点重,显得沉甸甸的。而那种桑木是一种速生树,木质轻,按说做扁担挑不起多重,好在它挑的是茶叶,所以刚好派上用场。

  我在上小学时,曾经学过一篇《朱德的扁担》的课文,讲述的是,1928年,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由于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朱德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彻夜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也越发敬爱朱德了。

  一根扁担,成为部队指战员与普通战士联系的纽带,成为我党我军高级领导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艰难的典范。这确是一根不同寻常的扁担。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缺不了扁担。我想起《板凳绑扁担》的一段绕口令:板凳宽,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扁担这种工具,与我们常坐的板凳连在一起,被人编成绕口令,进入大众生活中,可见扁担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日常工具。

  故乡位于湘西南的大山里,旧时代因为地广人稀,交通蔽塞,便产生了一种专门挑脚的特殊的职业,他们天天使用的,就是扁担。

  挑脚的是指肩挑背负,搬运东西的人,简称挑夫或脚夫。挑脚是一种体力活,其实是卖苦力,只有那种家庭特别困难,又没有其他特长赚钱的人,才肯干。他们每天挑着上百斤的货物,奔走于湖南与广西边境,往往形成一个群体,也就是货运大军。

  挑脚的经常挑担子来回奔走,锻炼出一身好力气,一脚好腿力。一般人是走不过他们的。我们乡里还有句俗话说,练武的把式,跑不过挑脚的腿子,就是说的这个。

  在湘西,我认识一个叫吴伯的苗族拳师,旧军官出生,一身好武艺。“文革”时,受管制,失去了生活来源,便做些小生意,挑担到附近赶场谋生。某一天,正挑着担子去赶场,遇到十几个男青年手持扁担、木棒在追打三四个人,下手很重。那三四人无力招架,受伤严重。

  路见不平,怕出人命,老吴放下担子,提着扁担,前来解劝。当即钻进人群,大喊“莫打了,有话好说”。那群人以为他是被打一方来帮忙的,挥动扁担木棒就来打他。只见他眼明手快,扯起扁担就把那些木棒挑开了。那群人不服气,一齐挥舞棒子向他袭来。他只得严阵以待,全力招架。只听得“噼噼啪啪”,一阵棍棒声音,一些人倒在地上,喊爹叫娘。老吴因为出手太重,对方十几个人中,前面的几个,已经倒地,不能动弹。后面的渐渐招架不住,不得不停下来。

  这时,有人将打群架的消息告到公社,武装部长带着枪赶了过来。一见这场合,将双方带到公社问话。问老吴是干什么的?围观的有人出来说,他是县城的吴拳师。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难怪他那么厉害。

  老吴使用一根扁担,竟然使十几操棒舞棍的人近不得身,原来他舞的是一套扁担拳法,这拳法类似于舞棍,是旧时挑脚人的一种防身手段。所以千万别小看了挑脚人。

  以前搞大集体,挑石灰、运肥料、送公粮等等,都用扁担挑。偶尔休息时,大家就把扁担翻过来,搭在箩筐上面,当临时板凳坐。说说白话,聊聊天。乡下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女人们特别是未婚女子千万不能在男人用的扁担上坐或者跨过,说是男人用了这种扁担会倒霉什么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乡下很信这个。

  孩子们看到大人的扁担好看,有时喜欢拿来把玩。大人们就说,别小看这扁担小,可以担起两三百斤。你们要是能挑百斤胆子了,就算长大了,也就能担当了。

  还有时劳作休息,男人们喜欢比较扁担,打赌,看谁的扁担挑的重。有些不服气的,就互相比试,挑断了只有认输,赢了的自然高兴。对农村男人来说,拥有一根心爱的扁担,就像现在城里人拥有奔驰、宝马一样,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当然,那是乡里人的一种骄傲。

  我上大学时,父亲就给我准备了一根扁担,一口樟木箱子。母亲给我准备了一大捆铺盖行李,就用扁担挑着,坐汽车,爬火车,一路走来。

  现在虽然不用扁担了,但肩膀上承担的似乎更多,总觉得有一根扁担在无形地支撑着。

 

  千担

 

  离开农村多年了,我至今对一种叫“千担”的农具耿耿于怀,挥之不去,那是一种专门用来挑柴的工具。

  “千担”也称“扦担”,用竹子或者木材加工而成的,有点类似于扁担,但比扁担要长一些,两头是尖的,便于插进捆好的柴中,将柴挑回家。这里面,“千”通“扦”,即插的意思;担,用肩膀挑的意思。

  因为自幼跟着哥哥姐姐们上山砍柴,我很小就习惯了用千担,并对这种工具情有独钟。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那个时代南方出生的孩子,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大都有过砍柴的经历。尤其是农村,这是绕不过去的一种农活。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烧火做饭,而那时候是没有天然气什么的,煤也很少,这就需要去捡柴或砍柴,而挑柴则离不开千担。

  千担一般分为两种,竹制千担和木制千担。

  竹制千担比较简单,从山中砍下一根男人手杆粗的竹子,锯成1.5米或1.8米长短,将两头削尖,再将中间竹节处削平一点,以免梗着肩膀,这就是一根千担了。刚开始削的千担有点毛糙,但因为使用频率高,用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油光发亮,就是很好的千担了。乡下人有时为了让千担多用些年,还选择那种两年生左右的竹子,砍下后,锯断,放到火坑上面去熏,熏过一年以上,再削成千担,这种千担呈红色,既不会长虫子,也特别经久耐用,这就是最好的竹制千担了。

  木制千担还要讲究一些,选择那种既结实耐用又木质比较轻的杂木为原材料,待它们熏干或自然干后,请木匠或自己动手,把他们加工成千担形状。这其中,要用斧头砍,要用刨子刨。为了减轻千担的重量,中间一段,削成扁平的扁担形状,两头削成三角或四角的锥形,便于插入柴中,而又不至于让柴滑落。肩上的那一段,尤其讲究,除了用刨子刨光外,那时候没有砂纸,就用打烂碗的瓷片,在上面轻轻地刮擦,使它们表面更加细腻,挑起柴来才轻松惬意。

  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村里,孩子们长到七八岁,砍柴的活便自然落在他们头上。哥哥大我7岁,我自小便跟着哥哥放牛、砍柴,千担也是哥哥为我量身定做的。不仅如此,小时候,待我把柴砍好,他还要为我捆柴,用千担把柴扦好,提起来,放到我的肩膀上,让我走在前面,慢慢挑回家去。

  那千担其实还是一种好玩的工具。几个孩子扛着千担,行走在山里,有时觉得无聊,便敲着千担作乐,“帮帮帮,卖打糖;有钱的,称八两;没有钱的望光光……”

  到了一些阴森恐怖的地方,为了驱赶毒蛇猛兽,给自己壮胆,也用柴刀猛敲千担,发出“帮帮帮……帮帮帮……”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敲的人多了,就汇成一种乡村打击乐式的交响曲。有时隔着远山,通过敲击千担,可以互相招呼,传递信息,虽然远隔数里,但彼此心领神会。

  炎炎夏日里,有时上山砍柴,常常找不到水喝,口渴得厉害。那时是没有矿泉水什么的,就是水壶也很少。哥哥会想办法,在竹制千担的竹筒上,钻上一个小眼。砍柴出发前,在路边水井里将竹筒里灌满井水,用塞子塞住,带到山中。待到口渴时,打开塞子,再喝。这真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虽然那水会变热,不好喝,但“动口三分力”,总比干渴要好呀。

  砍了多年的柴,我一直认为“千担”只是我们小地方的一种说法,难登大雅之堂,其他地方或者有更文雅好听的名字。其实不然,后来经了解,全国很多地方都是叫千担的。有一次看花鼓戏《刘海砍樵》,里面的唱段里,就多次提到“千担”:

  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

  肩千担往山林去走一程

  家不幸老爹爹早年丧命

  丢下了母子们苦度光阴……

  放下千担把柴砍

  担起柴担转回程……

  《刘海砍樵》的故事发源于湖南常德的武陵山中,刘海是一位靠砍柴谋生的青年,伺奉着寡居的老母。虽然家贫如洗,但他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上山砍柴,遇到山中狐仙幻化的村姑胡秀英,两人一见钟情,产生了爱情。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成为夫妻。戏剧中,刘海是一个砍柴的樵夫,自然离不开千担。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刘海、胡秀英联手对付石罗汉和金蟾的激烈搏斗中,千担和斧头作为戏剧道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我还知道湘西侗族地区,有一种舞蹈,叫“扦担舞”。这是流传在湘西侗寨的男子群舞,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以扦担为打击乐器和表演道具的节奏型舞蹈,它不仅再现出侗族原始、质朴的生活场景,也展示浓郁的民族风情。

  不仅如此,在福建,还有一种叫“打扦担”的原始舞蹈,它最初是闽北山区村民上山砍柴时,用手中的柴刀和扦担击打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彼此告知自已砍柴的所在地,以便有个照应。后演变出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原汁原味,芬芳四溢。

  在我的故乡,至今还保留一种乔迁的习俗,也要用千担。

  2008年,为了给年迈的父母改善居住环境,我将原来破旧的老屋拆除,修建了一幢简朴的新居。乔迁时,按照故乡的习俗,父母准备好油盐柴米鱼等生活物资,搬进新居。这意味着居住新房子后,油盐柴米充足,鱼则表示年年有鱼(余)之意。

  除此之外,当农民的哥哥专门备有一担稻谷,用平常挑柴的“千担”挑着进屋。为什么用“千担”呢?用“千担”挑谷,喻意为“千担谷”,因为旧时农村计算稻谷,是以“担”为单位的;计算稻田,也是以“担”、“亩”为单位的,“千担”稻谷进门,意味着新居兴旺发达,五谷丰登。

  我为老祖宗们奇思妙想的良好寓意而震撼,谁说老百姓没有文化?他们不仅有文化,而且把吉祥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我永远记住了这个民俗,也记住了千担,这个承载着千年薪火的古老工具。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