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文学课

赵树勤为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八期新疆作家班学员授课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19-10-22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陈欣) 10月21日下午,文学批评家赵树勤受邀为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第八期新疆作家班学员授课,她以“《瓦尔登湖》与中国当代生态散文”为题,为学员讲授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课。

  授课现场

  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赵树勤是一位有着重要影响的批评家。她的当代文学批评紧密结合文化思潮,在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切入文学现象与作品,敏锐地捕捉到了处于隐秘变化中的社会心理与作家创作,因而能够在纷纭的当代文学现象中把握住思想的症候与创作的焦点。她的学术批评立足文学发生现场,透过复杂的文学现象把握作家创作的思想脉络,在条分缕析中对文学现象进行宏观理解。她以女性学者的细腻领悟与文本细读为基础,以理论的自觉与对作家思想旨趣的洞察,在人们习焉不察的现象与文本中,另辟蹊径地指出那些为人们忽视的文化体验与精神经验。

  赵树勤讲授“《瓦尔登湖》与中国当代生态散文”

  赵树勤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瓦尔登湖》和作者梭罗。她说,梭罗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1949年10月,徐迟翻译了《瓦尔登湖》,从此它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深远。

  她指出,生态文学是站在人类或生态系统利益基础上,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反映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表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精神危机,以生态整体主义的眼光、生态学科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态问题做出科学或文化剖析以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寻求解决之道的作品。在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瓦尔登湖》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它开始了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参照。它启迪了中国作家开拓散文创作的新格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因素与西方生态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瓦尔登湖》激发和促进了当代散文创作中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形成,并且伴随着本土化文学交锋与融合,正是这种吸收与转换,变革与交融,推动了中国当代散文迈向生态化进程的自我提升。受《瓦尔登湖》的影响,张炜、韩少功等作家的生态散文表现出与其诸多的共通之处,生态散文作家们共同叙说大地上的事情,对于自然现象不仅有着细腻的描绘,而且还体验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佳境。他们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意识到了大地蕴含着的健康本性,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努力和自然融为一体。

 

  授课老师简介:

  赵树勤,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约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女性文化”课程主持人,湖南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全国“明德教师奖”荣获者,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研究”、“异域影响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的资料搜集与整理”、“湖南当代作家的文学地图”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五项;出版著作《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景观》《女性文化学》《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12》等。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