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诗歌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诗歌学会

刘羊:读《2017年湖南诗歌年选》中的亲情诗

来源:湖南省诗歌学会   时间 : 2018-07-24

 

分享到:

  《2017年湖南诗歌诗选》中收录了不少亲情诗。出于好奇,我特意数了一下,共有20余首。其中一目了然的就有9首写母亲,7首写父亲,1首写爷爷,3首写儿女等。20首亲情诗,是湖南诗歌的一个侧影。

  首先说说母亲题材的诗歌。

  宾歌的《母亲的白内障》写了一个乡村秋天的下午,万物安宁,麻雀扑落,家鸡刨食,整个下午只有一个挑担人走过。而母亲整个下午坐在院门口,只说了一句话:天色暗得越来越早。这是一幅典型的田园归居图,除了时间流逝,我们仿佛没有感觉到什么。但只要略一咀嚼,诗意就出来了!

  曹利华的《说说娘吧》写道:娘一辈子都在除草,除地里的草,也除我们兄妹仨骨缝里、灵魂里的草。没有草,娘也孤独;有草,娘也孤独。读到这里,就感到心里砰然一动隐隐作痛。更加令人心痛的是,除着除着,娘也成了秋天一棵面临衰竭的草,尽管在腰板间安了一块铁,但枯草终究是撑不了多久的。草和铁的意象在诗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又高度统一到了母亲身上。令人过目难忘。

  陈夏雨的《坟是一味老药》写了因为母亲的死,坟山就露出了一片笑脸,母亲让整个山都绿成了母亲,这是以乐写哀的写法。母亲在哪,家在哪;母亲埋了,家也被埋了。最后点题,坟成了治疗思念的老药,治疗山的炎症的药,治疗一切疾病的药。这个发现虽然略显直白,也是很有深意的。

  刘羊的《吸铁石》写乡下母亲来到城市后,因为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代沟带来的改变。这时的母亲就像一块吸铁石一样,沉默、孤独、顽固而又包容,好的不好的都被她吸走了。她老了,越来越往回缩,一心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她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吗?

  向未的《温暖》用连续六个看似简洁的排比句诉说想念母亲时的温暖,无论是冷是饿,是出家还是远行,是被欺侮还是望着天空,温暖都是妈妈带来的唯一感觉,妈妈都是赐予温暖的唯一源头。这样的写法能给人强烈的共鸣。诗歌最后说“妈妈,你在我未成年的时候走了,未成年的时候是温暖的。”然后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母亲的命运、诗人的命运在这首诗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外,谈雅丽《母亲节写给母亲》、禅心侠影《给妈妈的第一首诗》、盛俊杰《母亲与茶》、向晓青的《母亲的语言》直抒胸臆,情真意切,不足之处是有的表现手法比较直白。

  再看父亲题材的诗歌。

  卜寸丹的《打手影的父亲》很有意思,父亲用手电筒变戏法的事情大家都有过,但作者笔下的父亲显然更主动、更像一个魔法师,而且形声兼备,在那个贫寒的年代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无忧无惧的快乐。卜寸丹的诗歌常常写得很晦涩,但这首短诗写得很明净,有诗的语言,又有绘画的技法和小说的结构。文字之精微、画面之醒目、容量之大令人吃惊。

  胡建文的《跟着父亲上山》初看有雷平阳《背着母亲上高山》的痕迹,仔细看仍然不同,雷平阳重在写命运,胡建文重在写两代人的链接,写一场交接仪式。这种交接仪式是父子之间必不可少的,从中可以读出家族遗嘱的庄重和民族传承的份量。

  木公的《父亲和野草的战争》写与野草较劲了一生的父亲终于疲惫了回到土的情景。这是作为一个农民的宿命。

  秦羽墨的《父爱并不如山》以某种醒悟般的语言指出,父爱并不如山,父亲只是被大山压在地下的人,而父爱又像毒计流淌到下一代人的血脉里。这是多么痛的领悟!人生真相就这样被揭示出来了。

  吴茂盛的《父亲笑了》记录了不苟言笑的父亲在我求学成长路上的四次笑,这四次笑容成为作者记忆中的父亲拼图的最美图案,也是一生难再重圆的美梦。

  丁俊和的《耕田的父亲》、宋晓文的《父亲》则题材有待掘进,表现手法较为传统。

  其他亲情题材的诗歌也值得一读。江冬的《爷爷》堪称佳构,爷爷的形象既老旧过时又充满喜感,既有乡土文化权威又沾满人间烟火,既有所坚持又非常洒脱。这样的爷爷形象用小说笔调的语言轻轻松松呈现出来,真是久违的清新,久违的感动,尽显大家气度。刘怀彧《多么在乎这一天》给了迈入婚礼殿堂的儿子一个大大的特写,幸福溢于笔端,守护神的形象跃然而出。刘永涛的《小时候》写三岁的女儿开始回忆她的小时候,话语之间充满童趣。王庭坚的《何时长向别时圆》以月亮连接起女儿、妻子和早逝的母亲,抒发了贯穿古今的永恒思念,别具匠心。

  情感是诗歌的动力源,亲情诗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总体上看,这些亲情诗歌体现了真诚、蕴藉、敦厚的美学取向,体现了古典之美、人伦之重和亲情之真,这是诗歌的正大气象。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社会剧烈变动、人的关系发生剧烈变动的当今社会,我们即使书写亲情,也还有很多新东西没有表达出来,还有很多新的时代主题没有挖掘出来,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比如,我们身边那么多留守亲人、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处境和精神境况怎么样?微信时代的亲情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年和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精神链接有多少,我们之间到底隔了多少个世纪?等等。我们还要把笔触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还要努力摆脱“小我”,迎接“新我”。屈原说,“长太息以掩鼻兮,哀民生之多艰”。林毅夫说,“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我们就还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我们就还在苦难中。”这些观点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已经读到了《背着母亲上高山》、《写给儿子刘云帆》这样深沉耐读的当代诗歌精品。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刘羊,本名刘建海,湖南洞口人。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出版诗集《小小的幸福》、《爱的长短句》两部。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二里半诗群主编。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