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APP 中环报记者王琳琳 时间 : 2023-10-23
分享到:
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与山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北岳文艺出版社承办、中国环境报社支持的《大湖消息》暨生态文学创作与出版研讨会,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
10月17日,山西省召开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努力蹚出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本次研讨会是文学界、新闻出版界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繁荣生态文学创作与出版的具体举措。
研讨会得到省内外多位领导、嘉宾的关注与支持。中国环境报社总编辑陈廷榔,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李晓东,《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生态文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生态文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新,全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傅菲,青年文学评论家、《光明日报》高级编辑饶翔,青年文学评论家、《文艺报》高级编辑行超等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出席会议的还有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孟绍勇,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山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杜学文,《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山西文学院院长张卫平,《黄河》杂志社主编黄风,《中国环境报》记者李景平等作家、评论家。研讨会由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郭文礼主持。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孟绍勇致欢迎辞。他指出,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山西宣传思想文化战略的主力军,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策划出版了一批展现美丽山西、魅力山西和反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品出版物,其中《大湖消息》就是典型代表。
孟绍勇强调,作为一种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生态文学着力于表达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当下中国方兴未艾,涌现出了一批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生态文学作品,展现了美丽中国的新画卷,坚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重新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山水和动植物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是生态文学的写作目的,也是出版的重要关注点。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把生态文学出版作为文学照亮现实的一个重要方式,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乎生命、关乎未来、关乎命运的作品与思考,提出“以精品图书打造出版影响力、以工匠精神凝聚作者附着力、以优质服务培育市场向心力”,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各位作家紧密配合,共同创作、出版更多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出版的贡献。
中国环境报社总编辑陈廷榔在致辞中指出,生态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把生态文学作为重要抓手。陈廷榔表示,当今生态文学创作,要着重体现时代特色,除了书写原生态的自然以外,更要书写人怎样努力恢复原先优美自然风光,怎样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当今作家的历史使命。此外,生态文学还应体现一种融合性,把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性和生态文学创作的文学性、艺术性有机融合起来。希望更多作家深入乡村大地、厂矿企业,以文学书写、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成就,塑造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用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李晓东在致辞中回顾了生态文学从缘起到蓬勃兴盛的整个历程。他对近年来山西在生态文学领域所取得成就表示肯定,认为山西虽然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而这种进步在生态文学的创作中也得到了有力体现。李晓东表示,生态文学在当今时代大有可为,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文学的形式表现人们生态观念的更新,是作家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要所在。
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在致辞中先简要介绍了山西生态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山西省作协在推动生态文学创作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继而从“人文合一”“天人合一”两方面谈论了对沈念的创作以及对整个生态文学创作的理解。“人文合一”是对沈念个人及其创作的高度肯定,包括人品贵重和作品厚重两方面。“天人合一”更是超越狭义的生态文学创作之上的更高级的广义的生态文学创作。狭义的生态文学创作只是简单描写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广义的生态文学创作应当表达人的哲思与山川万物的沟通。
近年来,北岳文艺出版社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出版了《大湖消息》《傅菲“自然志”系列》《大河之魂》《值此青绿》等一系列生态文学作品,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其中《大湖消息》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布的首批生态文学推荐书目,受到广泛关注。
会上,来自出版界、评论界、生态文学界的作家、评论家等围绕《大湖消息》及生态文学创作与出版进行了研讨。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大湖消息》是承载着作者桑梓情怀的寄托之书,书中收录的纪实性散文客观上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是扎实的实地考察、优美的文字表达与深切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在“生态文学何为”这一话题上,嘉宾们也各抒己见。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认为,生态文学首先要保持自身的文学性,不能“有生态而无文学”;其次,生态文学一定要有一种生命感,要能体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最后,生态文学还要写出人的无力感,即秉持一种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认识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认为,生态文学是有立场的文学,生态文学作家应站在自然生态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创作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有根脉的文学,工业文明的诞生催生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学是有使命的文学,生态文学应提供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对于物质欲望的节制,而追求真正的生活,体味人生的意义。
作家傅菲在总结个人的阅读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反思与回归、危机与警训、讴歌自然生命和自然之美、自洽与救赎、探究土地的伦理、天人合一和自然美六个方面谈论了生态文学的创作方向。
山西是中国生态文学写作的重镇,本次研讨会为促进省内外生态文学作家、出版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生态文学的创作与出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