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海河文学9272 时间 : 2024-02-22
分享到:
去年金秋十月,又是收获的时节。爽风吹来,收到新疆兵团青年女作家倪臻寄来的长篇小说新作《古尔班通古特》。这是一部新疆兵团现实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被收入新疆“兵团之光”文学丛书。小说讲述了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发生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中的一段故事。主人公肖恪是烈士遗孤,从出生就被父母的战友收养,考上大学后他离开了沙漠深处的小连队,大学毕业后在城市生活创业,一心想在经济大潮中拼搏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回报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养父母意外去世后,他也接连遭遇了事业失败,妻子患病去世的打击,走投无路之际,邂逅了女作家离原和她的朋友农场主古茀,在他们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塔拉荒原上开垦了一个农场,取名桦树庄园。开发农场的十三年间,他历经孤独、疾病、意外灾祸、冰洪等种种磨难和生死考验,在离原、古茀和水利电力专家梁总工及他的学生梁晓等人的帮助和支持下,把塔拉桦树庄园建成了现代化农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完成了他从一个金钱追逐者到时代建设者的思想转变。小说以肖恪像当年他的养父母收养自己一样收养了在抗击冰洪中牺牲的烈士梁晓的遗孤梁泓,并且举办了自己的农民油画展结束,肖恪至此完成了人生命运的独特延续和循环。
小说描绘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个人开发荒原开辟现代化农场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自然风光,自然物产及沙漠生活的描绘,肖恪为维护沙漠生态平衡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的描绘,肖恪和离原之间朦胧爱情的描绘以及肖恪和灰狼间充满隐喻的情感连接的描绘,赋予了这部小说自然美、人性美、理想美的丰富内涵,它不但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故事,也是一部沙漠生产和生活的教科书。
我认为倪臻以第一称的手法,把自己的个体记忆融入到宏伟的历史背景中,完成了“我”作为“兵二代”向父辈的致敬,同时也为那段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档案。《古尔班通古特》对倪臻而言,可以视为一次在文学之境重塑家园的创举,她通过主人公肖恪这一人物形象完成了对善良人性的回溯,对“故乡”这一心灵空间的塑造。小说中鲜活的人和事重现了几代人在兵团建设事业中的奉献故事,铺展出一幅美丽多彩的时代画卷,折射出兵团人温暖荒寂世界里的人性光芒。
可以说,《古尔班通古特》也是倪臻向父辈致敬的史书。兵团两代建设者的丰硕故事,兵团人之间鲜活情感,兵团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倪臻从中捕捉到了兵团农场和塔拉桦树庄园丰富的细节,让小说中每个人物及故事都饱满厚实。倪臻在写作中怀着对“故乡”的深情,写出了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厚重之作;在对“故乡”深情的回望中,书写饱含诗意,流逝的岁月潺潺有声,活色生香。阅读《古尔班通古特》,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从塔拉桦树庄园向我们走来。肖恪父亲抗洪的故事,把兵团的历史写活了,让历史成为有情史、生命史;肖恪创建塔拉桦树庄园,把人性、爱情和时代融汇到一起,作品有深度、厚度和温度,耐读耐看,让人哭也让人笑,启人深思。
倪臻熟悉她笔下的题材,“平静之中寓悲凉,淡然之中显无奈。”读者也可以从《古尔班通古特》中读出了多种情绪。这题材殊为难得,自带色调;唯其熟悉,因而作家能够在叙事过程中做到平静、从容,无须雕刻,便于不显眼细节甚至细微缝隙中,不经意地安置了颇为沉重的主题。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保持着才被喧闹的静默,它不会言说。但文学会。文学不能替代历史,可文学能够赋予历史以别样的生命,让它开口说话。
《古尔班通古特》》关于地方风物的深情描摹,不单是一种诗化或抒情化的文本叙述策略,它更根植于地方性中的风景变幻与人物聚散,在记录父辈历史和肖恪创建塔拉桦树庄园过程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我不得不把作品中的一段描写引用过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独克公路边上的小驿站,跟独克公路、独库公路边上众多的小驿站一样,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最基本的餐饮和住宿。驿站上除了旅社就是饭店,房屋不多,设施简陋。因为建在广阔的戈壁滩上,基本上都无需申请和规划,店主随心建设,每个店不多的几间土平房后,都会修一个占地不等的大院子。少数院子里打有水泥地坪,大多数院子里就是把戈壁滩稍做平整,戈壁滩的地本来就是粗砂地,如果不是连绵阴雨浸泡,一般车辆都能自由进出,不会陷车。院子的围墙都很低矮,有的就是用土块碎砖废旧车辆轮胎和杂物简单地一围,一丛丛苦蒿草从它们之中长了出来。”我和倪臻一样,都长期生活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西缘,这情这景,熟悉而亲切,挥之不去,铭心刻骨。倪臻在作品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那里通常会有一张沾着油渍的简易桌子,上面堆着打开的零食袋、发黄的账本上甚至扔着一两只小孩的脏袜子,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个消瘦或者肥胖的老板娘,椅子背上胡乱搭着几件衣服。到了第二年开春,阳光一回暖,那些摊子就又都摆了出来,沿着公路边上摆成一长排,晒在阳光下。”我作为与倪臻生活在同一地域的读者,那真真切切的场景就立马展现在眼前,共鸣电一般地撞击着心灵。
我认为,《古尔班通古特》提供了“故乡”书写的多种表达方式。就像倪臻创作谈里所说,“时代的风刮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和回声。在时代的面貌上,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那是生命深深扎根过的痕迹,历久弥新。”倪臻在对农场的历史和塔拉桦树庄园的现实尽可能地做精深体认之后,将农场和塔拉桦树庄园人物的人生轨迹、心理逻辑、情感纠葛与重大历史和时代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农场和塔拉桦树庄园的思考和书写在作品里趋于成熟。《古尔班通古特》以新颖别致的“兵团书写”,构建了属于倪臻自己的文学地理与精神原乡,为读者打开了认识兵团的神秘面纱与历史风貌的一道风景,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兵团拓荒者与建设者的群像,充分彰显出兵团文学的创造力与可能性。
倪臻生长在古尔班通古特,也坚守着。对古尔班通古特的地貌生态、历史变迁、时代演进、人情世故谙熟于心,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叙述牢固、质地坚实的《古尔班通古特》。
我想,《古尔班通古特》,一是情感使然,一位作家书写自己的“故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二是农场历史以及塔拉桦树庄园创建者的人生故事值得作家去书写。另外,倪臻想把自身对当下现实、对自我、对他人的一些体认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出来,通过它将历史、此刻、未来这三者与我联系起来,作家努力在这部小说的书写中去完成思考,不敢说是“完成了”,而是“试图完成”这些思考。正如倪臻在创作谈中坦言,“人性是写不尽的,以此致敬我们的生活。”
作者简介:吴永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文艺审读专家、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兵团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报告文学》特约作家。
新作《古尔班通古特》作者简介:倪臻,汉族,祖籍江苏省东海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理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毛泽东文学院第八期新疆作家班学员。创作有屯垦文化系列散文集《苍穹下三部曲》、《大地三部曲》等多部小说、散文及诗歌作品,入选多部文学丛书,散文集《大地上的故乡》2021年获得新疆兵团面向全国征集兵团(1949-2020)题材文艺作品文艺佳作奖,入选“文学兵团”优秀作品选及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古尔班通古特》入选2022年新疆“兵团之光”文学丛书。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