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王诚良:红色记忆释放与精神家园构建——评徐秋良的长篇小说《红土地上的寻找》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4-01-11

 

分享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热潮,中国人民沉浸在红色记忆中,沉浸在对革命先烈深切缅怀中。在这种时代精神氛围中,湘潭作家徐秋良发表了长篇小说《红土地上的寻找》,真实地再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生活,歌颂了红军将领黄公略的英雄事迹。小说是红色交响乐中一支昂扬曲调,为党史教育这部宏文巨制教材增添了新的动人篇章。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人们往往称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叙述为“红色叙事”,称对革命人物、故事的记忆为“红色记忆”。《红土地上的寻找》的主色调是描写革命英雄人物与事迹的红色叙事,此外,也有表现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浓厚伦理叙事成份,可以说是一部红色叙事与伦理叙事有机融合的作品。就红色叙事讲,小说第一次真实具体地再现了黄公略将军的性格特征;就伦理叙事讲 ,小说生动、充分地表现了革命战友关系中的感恩情结和敌我关系中的忏悔意识。小说的情节框架是由两个人物的三次“寻找”过程构成:作为警卫员的牛均田三次寻找首长黄公略的坟墓,曾是国民党军队连长的江天健先后寻找抛掷黄公略祖父骸骨地点、黄公略祖父、黄公略墓地。他们寻找的过程,其实是红色记忆释放和道德精神家园构建过程。

一、红色记忆中的黄公略形象

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公略是闻名遐迩、威震敌胆的红军将领,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参加过我党领导的广州暴动、平江暴动,是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他当过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在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1931年9月15日,在部队转移中,因敌机轰炸,壮烈牺牲。当年,毛泽东曾写过著名词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深情地赞颂过黄公略。在本世纪初,黄公略曾入选党的历史上36位军事家、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对于这一位具有卓越才能、重大贡献的革命先烈,人们往往只知道其生平基本信息,他的可歌可泣的具体故事已被岁月历史尘封。难能可贵的是,作家阿良到黄公略战斗过的地方进行深入调查、采访,对红色故事进行“抢救性”收集,在小说创作中,又让这些闪耀人间正义和人物性格光芒的故事通过牛均田、江天健两个寻找者及其巡访对象(知情人)逐步回忆释放出来,展示给读者分享。小说描写重点不在寻找的结果,而在寻找过程,在人物寻找过程中的记忆。牛均田、江天健故地重走,寻找在路上,触景生情,暏物思人,一山一水,一坳一坡,一村一城都勾起他们对黄公略事迹的记忆。当然,他们具体释放什么样的记忆,受寻找时空制约,但作家在创作时,并不是自然主义描写,让人物的记忆随意释放,而是让人物围绕黄公略性格特征进行选择性记忆,使记忆释放在受时空制约时又受黄公略性格逻辑制约。

统观小说中写的一系列红色记忆,可以说,它们表现了黄公略五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一是理想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和红军的信仰,是初心,是使命。小说写黄公略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穷人要翻身要解放,每个人有田土耕种”,写他在接受青年参军时,与妻子吿别时,给战士作报吿时,给村民群众讲话时,给俘虏训话时,都一直宣传“共产党要领导这支队伍,让天下穷苦百姓户户有田种。家家有地耕”这个很接地气的理想奋斗目标。二是英雄主义。在战斗中,黄公略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小说两次描写了他这位军长在阵地上握枪射击的情景;一次是攻打吉安时,部队接近城墙,遭敌人地堡机枪射击,他从一个战士手中接过步枪,把地堡中的机枪手击毙,从而改变受阻局面。一次是为了吸引敌机,不使在平原上行军的第八师被敌机发现,严厉命令警卫员们放弃对他的阻拦,冲到大路上,箭一般冲到机枪手跟前,抢过机枪朝敌机射击,结果自己中弹牺牲。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牛均田回忆黄公略经历的两次生死劫,都是敌众我寡,被敌包围。一次是黄公略带领战士,激战两天两夜,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一次是带领战士紧急撒往陡峭险峻的深山,蛰伏三天,靠野果葛根充饥。在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面前,黄公略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三是军事家形象。黄公略能灵活运用各种高超的战略战术,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的军事才能。他爱不释手的线装书是军事著作《黄石公三略》,他的战略思想与毛泽东不谋而合,即从实际出发,不主张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打大城市,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三次反“围剿”中,他指挥作战,诱敌深入活捉敌王牌师长张辉瓒;在中洞地带,他由阻击战转化为伏击战,消灭公秉藩部;在老营盘,凭借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伏击蒋介石王牌部队蒋鼎文第九师,仅一个多小时战斗,消灭一万多人的一级正规师。黄公略在短暂的军事生涯中创造了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范例。四是关爱下属、士兵,与战士同艰共苦。在攻打文家市的战斗中,一纵队队长柯武东中弹牺牲,战后,黄公略同直属队的战士一起抬棺材将其埋葬,并通晚留在山上守墓。根据地房东乐嫂关心黄公略身体,送来一蒸缽母鸡。他从下个月的薪晌中扣除一块大洋给乐嫂,端起这一缽母鸡送去连队厨房,吩咐炊事员把蒸鸡切碎倒进汤锅里和士兵一起就餐。同时,他引用《黄石公三略》中“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的古训和 “箪醪投川”的典故来教育基层干部。官兵平等,是人民军队的本质特征,黄公略具有这一优秀品质。五是儒将风采。小说写黄公略年少时饱读诗书,能诗善画,后来又是黄埔军校毕业,文化底蕴深厚,他爱好读书,身边总是带着书囊,行军打仗之余,手不释卷。小说写他几次临场发挥撰写对联,顺手拈来,文思敏捷,写出来的联句都是上乘之作。显而易见,黄公略有文韬武略,在红军将领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在文学创作中,以人物回忆形式进行叙事有两个长处:一是视角转换、方位扩展。写一个人物一次记忆,是一个视角,写多个人物多次记忆就是多视角、多方位。《红土地上的寻找》中多个人物多次记忆释放,就是对黄公略形象进行面面观,因而小说展示了一个性格丰满的黄公略形象。二是有真实性、亲切性。人物记忆释放,是“第一人称”叙述,释放的是自已的亲历、见闻,感知。因此,小说有充分的写实性,展示了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性的黄公略形象。

二、寻找动力的感恩情结

小说中,牛均田是黄公略墓地的主要寻找者,也是黄公略事迹最为深情的回忆者。小说写了他每次寻找的坚强意志、毅力和深厚感情。第一次寻找是1949年10月,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湘赣边界,趁部队休整间隙,他到师部请假要去吉安东固寻找黄公略墓地祭扫。师长开始考虑战事紧张,加上牛均田怀孕妻子因工作劳累过度而住院,可能会流产,想让他陪护两天,不批准他去。他拍着桌子叫道:“准假要去,不准假也要去,背个处分也要去,不当这个团长,也要去。今天路过不去,日后还不知有没有机会去。”他边说边嚎啕大哭。又说:“妻子要流产,我也堵不住,有夏大夫在我就放心。”结果一天假内,策马飞奔,来去匆匆,没有找到黄公略的墓地。第二次寻找是1964年的集体行为,是党中央的部署,两百多人,用了二十多天,牛均田是线索提供者和主要组织者。他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被炸掉一只手,是殘疾军人,但他带领队伍,翻山越岭,竭尽全力,又没有找到。第三次寻找是1996年,他已退休,年老力衰 ,他力排妻子阻拦,坚持只身去寻找。后在妻子和秘书、司机的陪同下,跋山涉水,有时在山上摔得仰面朝天,找了二十多天,还是没有找到。这时,他决定从东固出发,沿着黄军长从平江去东固这条路线,逆向重走一次,找不到黄军长的墓地,重走他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一种怀念。又走了十几天,妻子和秘书考虑他身体撑不住,反复劝他走到小时候成长地牛轭岭后返回家休整,才结束这次寻找。他每次寻找,到达山地都是声嘶力竭呼喊“军长”,有时长跪不起,泪流满面。显然,对于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他们魂安何地,墓葬何方,后人完全应该搞清楚,因为他们的墓碑是其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象征、载体,是后人纪念、缅怀的精神寄托对象。牛均田对黄公略墓地孜孜不倦的反复寻找,除了表示对黄公略英雄事迹的深切缅怀、无比敬仰、崇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即感恩情结,这是他寻找行为的强大心理动力。在牛均田心中,黄公略既是一个英雄形象,更是一个恩人偶象。他多次讲,“自己是个孤儿放牛娃,是老首长把他引上了革命道路”,“自己过着这么好的日子,享受这么高的待遇,娶这么好的老婆,生这么多的孩子,不是黄军长当年收留他,哪有今天的一切?”小说写牛均田当黄公略的警卫员只有三年多,但黄公略之于牛均田的恩情有二:一是引路之恩。是黄公略接受他参加红军的,并给他取个带有理想色彩的名字,将他带在身边,作通讯员,向他宣讲革命的道理,引他走上追求追求真理、正义的人间正道。在当时来讲,走上革命道路是人性解放的开始。二是培育之恩。在戎马倥偬之中,有点空余时间,黄公略就叫他识字,每天识三五个字。几年时间,牛均田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上的字都学会了。黄公略是神枪手,牛均田也是神枪手,牛均田的射击本领是黄公略手把手教出来的。黄公略使牛均田耳濡目染、对他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是人格精神和战略战术。黄公略是能文能武、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英雄人物,从牛均田身上可以找到黄公略的影子。在几十年的血与火的军事斗争生涯中,牛均田得过十几枚纪念章和奖章,无愧于黄公略培养出来的德才兼备的军事人才。1935年授予他一枚三等红星奖章,是因为他带领一个连,阻击敌人一个旅的进攻,完成任务后,一个连只剩十多个人。授奖章时,首长称赞他有“有黄公略将军的勇猛精神。”在贵阳万峰山剿匪中,牛均田引匪下山,布个口袋,一举围歼,这有运用黄公略诱敌深入战术之巧妙;在朝鲜战场上,他指挥伏击战,重创美军王牌师,这是学习黄公略最擅长的伏击战术的成功尝试。牛均田感到自己一生的进步与成功都与黄公略的引导培养分不开,因此,对黄公略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恩戴德之情。黄公略已经牺牲多年了,恩深似海,何以报答?牛均田就把这种感恩情结寄托在对黄公略墓地的寻找之中。“找不到黄公略的坟墓,我死难瞑目”。他视寻找行为为报恩之举,正如陪他一道寻找的刘处长、马处长所说:“牛司令要寻找黄军长的墓地,那是他藏在内心几十年的情感躁动,找不到但他的情感会释放出来。如果不去找,这种情感会压抑,他难受。”事实正是如此,在寻找过程中,他全神贯注,情感亢奋。第三次寻找,在东固二十多天,吃饭、睡觉、走路、讲话,乃至思维反应,妻子韩梅感觉牛均田都比在家里时强多了。在感到实在无法找到黄公略的墓地回家后,他郁郁不欢,闷闷不乐,六神无主,甚至走到了生命的晚期。显而易见,牛均田只要寻找就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停止寻找,精神家园就停止存在。

在牛均田的感恩情结中,除了对黄公略深入骨髓的感激外,还有两位救命恩人也使他刻骨铭心。一位是刘五。牛均田母亲分娩生他时,痛苦死去,父亲此时在回家的山路上摔下悬崖身亡。是前来报信的刘五用牙齿咬断带血污的脐带,用衣物裹着沾满血污的婴儿,把他带回家,精心抚养他到十三岁,就把他交给黄公略。一位是姜地坤。在朝鲜战场上,牛均田是志愿军十二师三团团长,姜地坤是战士。在无名高地阻击战任务完成后的撤退中,美军炮弹落在牛均田附近,姜地坤扑到他身上,救了他一命。姜地坤倒在血泊之中,后送野战医院治疗。牛均田也因此负伤,回国治疗失去一条右臂。对于养父刘五爹,几十年来,牛均田一直是魂牵梦萦,在没有寻找黄公略墓地后,又去家乡牛轭岭打听刘五爹的下落和寻找他的坟墓,结果也是没有找到,在牛均田来讲,“想给他们烧香磕头,都找不到地方,”感恩不能落到实处,是精神上的打击。对于姜地坤,牛均田也一直在寻找,一次偶然机会遇到后,立马通过省委书记,解除当地领导对他的错误关押,把他从公安局看守所接出来,为他落实国家政策。牛均田弥留之际,一定要儿子把姜地坤接来,见上一面。他的遗嘱是要自己的子女日后多关心姜地坤 ,要韩梅把姜地坤当作自己亲生的孩子看待。作品把牛均田的感恩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恩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感恩之情是伦理道德感情中一种朴素而又崇高的感情。从小说《红土地上的寻找》对牛均田丰富人生经历的描写来看,他是一位功勋卓著、敢作敢为、一身正气的军人形象,更是一位心怀感恩、知恩必报的道德者形象。

三、寻找路上的自我救赎

在小说《红土地上的寻找》中,如果说牛均田是在寻找路上构建自己感恩精神家园的话,那么江天健则是在寻找路上构建自我救赎的精神家园。救赎本来是个宗教概念,是指把人从罪过和苦海中拯救出来的意思,本文是指它的延伸含义,即指一个人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自我救赎是指自己拯救自己,自己有了错误、罪过,心中忏悔,失去了平衡,那就靠自己努力改正、挽回、弥补,重新恢复身心平衡。小说中江天健就是一个自我救赎者形象,

江天健原是黄公略领导的起义部队中一个士兵,后来因为部队中一个连长反叛,煽动、鼓噪把他带到了国民党部队。第一次“围剿”失败后,国民党高层下令,组成特别行动队,去韶山沖、湘乡桂花高莫冲去挖毛泽东和黄公略的祖坟,并许诺挖坟者执行任务回去后就提拔为连长。毛泽东的祖坟实际上没有找到,而黄公略太公、祖父的坟被挖掘,还把他们的骨骸带到长沙丢进湘江。江天健参加了挖坟行动,并被提拔为连长。挖坟是国民党的卑鄙龌龊行为,当时民众纷纷指责,极为不齿。这件事使江天健一辈子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小说是从三个方面合符逻辑地描写了江天健痛苦的精神生活。首先写了他逐步加深的罪恶感 。在挖坟后一段时间内,江天健并没有认识这个行为的丑恶性、反动性,而是认为自己幸运遇到一次升官的好机会,眉飞色舞向父亲汇报。父亲痛打他一耳光也没有将他打醒,父亲义正辞严怒斥,气得气绝身亡也没有唤起他的良知。他在三次“围剿”中都当了红军的俘虏,虽然三次被释放,但后又继续进入国民党军队,当连长的官瘾取代了伦理道德和人间正义。江天健作过缺德事,潜意识中有罪恶感存在,父亲对这种挖坟罪恶的诅咒在他心灵深处必定会打下烙印,他不可能高枕无忧。清晰的罪恶感开始显露是在他听到黄公略牺牲后产生的莫名恐惧时,总感觉到哪一天红军会找他清算罪恶。因此,他逃脱部队,没回原籍,跑到家乡邻县住下来,并改名换姓。新中国成立,他看到了革命和正义的胜利后,罪恶感加重了,因此时常胆颤心惊。后来,江天健在寻找黄公略墓地的道路中,回忆自己几次见到黄公略讲话和优待俘虏的情景,弄明白了“红军为什么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为什么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的道理,他发自内心钦佩黄公略,钦佩红军。这时他越来越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其次,小说写了江天健忏悔时的精神痛苦。一失足成千古恨,他经常忧心忡忡,寝食不安,晚上做噩梦,说梦话,把自己讳莫如深的罪恶行为讲出来。妻子生六个儿女,因病夭折了三个,儿子姜地坤在抗美援朝中,被炸掉一条腿,他都认为是自己罪孽的报应。生命不能承受精神痛苦之重,他几次想去向政府坦白,干脆解脱,又怕关进牢房,或被枪毙。他一直活在痛苦煎熬的精神地狱中。第三,小说重点写了江天健自我救赎行为。为了救赎自己,他独自三次从家里出发,走上寻找之路。第一次是到长沙湘江边寻找抛掷黄公略祖上骨骸地,想在此处焚烧钱纸香烛,对着江水拜三拜,表达悔恨,恳请黄公略在天之灵宽恕他。第二次是辗转换车,跨省问路,跑到湘乡虞塘桂花高莫冲,在深山老林中寻找黄公略祖父墓穴,在此处烧纸钱香烛,磕头谢罪。第三次是到黄公略牺牲地六渡坳一带六、七个地方,到处打听、奔走,寻找黄公略的墓地,要在黄公略将军坟头叩三个响头,向黄公略将军谢罪,把从湘江岸边带来的砂粒、高莫冲老虎山捧来的黄土撒在黄将军坟墓上。他每次寻找都要花多天时间,徒步寻找坟墓,翻山越岭,非常辛苦,一次还昏倒在路旁,幸好被村民搭救。寻找的过程,是他这个经济并不富裕、年事已高的农民不断支出费用、受苦受累体力透支的过程,但也是他精神上得到了一些安慰,心灵痛苦得到缓解的过程。

对于黄公略的墓地,江天健也没有找到,留下了遗憾,不过,即使找到了,跪拜了,他也不可能完成救赎任务,不可饶恕的罪过不是几个磕头就可以抵偿的。他从东固回家以后痛苦忏悔心结并未完全解脱,他的救赎、精神家园构建继续在人生道路上。因此,小说又写了江天健回家后的三个救赎行为:一是严厉要求儿子下跪答应不接受牛均田的感恩回报,不要到高新技术开发区上班。因为自己有罪于黄公略,也就有罪于牛均田,家里人接受了牛均田的恩慧,内心更会不安;二是趁有生之年,通过几个月夜以继日的写作,写完了长篇谢罪信,并立下遗嘱,要儿子全家务必于一九九八年清明节,去东固白云山黄公略安葬地宣读他的谢罪信。小说写江天健写完谢罪信,“走出房间,有点像一头暮归的老牛缷下了沉重的犁耙,显得那样轻松自在。”写作的过程是痛苦心情释放的过程,是他灵魂救赎的过程。三是去世前选好自己的墓穴,墓朝着吉安东固方向。江天健向世人表明,自己死后还要做一个忏悔的救赎者。

孟子讲过:“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能够羞恶,忏悔,以实际行为去救赎,是基于人有一种良知,内心深处有向善的愿望,并且这种良知已经觉醒。小说写了江天健衷心悔过、虔诚救赎的善心基础。他当兵前,曾参加过农会运动,对红军、对黄公略都有好感。他当国民党部队连长时,与红军是敌对关系,但他不是凶恶的敌人,他没有血债,在红军冲出包围圈时,他曾命令手下士兵朝天开枪,给红军放行。他成长在一个知书达礼的家庭,他父亲之所以一气之下身亡,正是有强烈正义感的表现。参加挖坟的是一支队伍,不是毎个人都忏悔,即使忏悔、救赎也不可能有江天健那样投入、真诚,因为没有他那样的心理基础。正因为如此,小说把江天健救赎性格写到极致,读者觉得这一形象真实可信。

四、结 语

红土地是指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这是一块经过血与火洗礼的土地,这里发生过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追求解放的斗争故事,这里开放过灿烂的英雄之花、道德之花、人性之花。为了不忘却那段历史,不忘却这块土地,为了纪念在这块土地上牺牲过的先烈,作家阿良创作了《红土地上的寻找》这部小说。“寻找”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如前所述,寻找英烈的墓地很有意义,但最有意义的是在这里找回了诸多红色记忆,找出了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辉煌和艰难困苦,找出了黄公略的光辉形象,找出了牛均田、江天健两个人物对道德精神家园的追求。毫无疑义,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小说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倡继承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方面,将会发生积极的作用。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