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4-09-06
分享到:
八月末,城里还热得像蒸笼,沩山却是四野清凉。这座茶山上的避暑小镇,密布土菜馆、茶叶店、超市等各类铺面,更多的是风格各异的由居民房改建的民宿。
因为工作关系,我不知来过沩山多少次。这次同样是工作原因,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有机会在黄昏的小镇上惬意漫步。此刻太阳已经落山,浅绯色的云霞浮游在四周苍青的山际。山风习习,空气似乎透明。马路上,莲花湖边,三五成群,都是散步纳凉的外地游客,一到夏季,城里人纷纷来这山上长住。景区广场上,当地政府安装了可以免费使用的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前来避暑消夏的游客们自编自导,每晚在此演出,很是热闹。当地村民,则在旁边空地摆起小摊,售卖腊肉、咸鱼、鸡蛋、干菜、黄芪等山货。
这晚广场人流更多,福建晋江和湖南宁乡两地文联在此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联合演出。听到消息的游客和村民,早早在观众区占位子。灯光亮起,音乐响起,舞台上炫彩迷离,坐在观众席前排的我,偶尔回看后面黑压压的人群和一张张专注舞台的面孔,神思不觉恍惚。
记得第一次上沩山,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在读大学,利用暑假前来探访女同学罗小青,并计划游览密印寺。中巴车在沙石公路上费力突突前行,黑烟、扬尘,加之炙烤的烈日,整个行程是灰扑扑的印象。密印寺正对着集镇横街,横街沿线错落着一些低矮店铺。我们走到寺前,却遇铁将军把门,因为寺院没有恢复宗教生活,不能正常开放。到小青家,我和小青父亲闲聊,好奇地问,沩山这地方的人靠什么为生?一路过来,我看到的都是山,不见多少田土。老人家没有正面回复我,只说靠山吃山,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活路。小青则笑说:“红薯饭,蔸根火,除却神仙就是我,这就是沩山人的生活。我爷(指父亲)一直对我只有两个要求,要不嫁到山外去,要不考到山外去。”老爷子说:“你不去山外,留在沩山吃红薯?”
再次到沩山,已是十余年后了。此时沩山有了很大变化,密印寺门口的横街已经全部迁走,新修了莲花湖等多处景观。重新规划建设的小镇,依托大沩凌云的风露,烟火味里似有几分清新脱俗。曾经只在典籍里见过的“沩山贡茶”,从古书里走出来,大规模种植,成为沩山的独特风景。高僧走进了密印寺,晨钟暮鼓开始在小镇上空回荡。
2013年的夏天,大约也是这个时候,我陪一批作家到沩山体验生活,夜宿密印寺。山月空蒙,在寺前广场散步的我们,竟然觉得有些凉意。作家彭老师查阅气温,发现沩山竟然比长沙城区低了十摄氏度。不大写古诗的他当即吟诗一首:“此山幽寂气温凉,避暑胜地禅心扬。愿与伊人共修行,逍遥余生悟道长。”因为“共修行”几个字,此诗被大家笑了很久,成为一个梗,而沩山适合发展避暑产业的话题,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对此充满了期待。
英雄所见略同。仿佛一夜之间,沩山的避暑产业就如火如荼了。本地常住人口只有几千的小镇,民宿床位已超过七千张,且在旺季一床难求。很多外出谋生的沩山人,开始纷纷回乡,包括我那位好不容易考出且嫁出大山的同学罗小青。
大学毕业后,小青分到一家国企,几年后逢国企改制潮,小青下岗选择自主创业,多年下来,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八位数资产老板。前年,她回到老家,把两位哥哥的屋进行改造,合力建了个大民宿,此后大部分时间她都待在沩山,自称“大沩山人”,时不时喊我上山喝茶,约我一起重新体验“红薯饭、蔸根火,除却神仙就是我”的生活。
“夏天三个月,不要去拉客,床位总是满的,对面五百亩茶山,只要忙春季两个月,地里自产生态环保蔬菜和粗粮,也就是所谓的红薯饭,壁炉里的蔸根火,没有灰尘只有热烘烘的暖气,你说我这是不是神仙生活呢?”小青放弃了以前的西装套装,全部改以棉麻文艺范,她仍旧喜欢大笑,“我爷老倌如果晓得现在的沩山,打死也不会让我出山了吧,哈哈哈。”
手机屏幕亮了,跳出小青的信息:我在后排,人山人海啊,这节目太赞了。
我回复:主要是沩山的“清凉”热度太高啦。
小青信息:今晚留沩山不?
我:只羡山人不羡仙,赶我出山我不依。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