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艺报 | 徐健 康春华 时间 : 2024-09-23
分享到:
高质量科幻科普创作促进科学与文学深度交融——
20世纪80年代,徐迟以数学家陈景润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以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科学热”的轰动效应,也激励着无数人为迎接“科学的春天”而投身科学事业。科学认知世界,文学滋养心灵。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文艺以报告文学、传记、科普、科幻等更丰富的门类出现。伴随中国科幻日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科幻热”带动着科幻科普创作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科幻+”作为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融合的重要触媒,其意义和价值也在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得到了更多彰显。可以说,作为人类文明之两翼,科技与人文在媒介融合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再度“顶峰相见”。
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将在协议框架之内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聚焦“国之大者”,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通过创作扶持、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推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科幻科普原创精品供给,让作家和科普工作者共同书写科技时代的奋斗史诗,以生动的文学之笔描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波澜壮阔的科技强国建设华章。
如何以高质量科幻科普创作,促进科学与文学深度交融,将人文精神融入科技创新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创作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人文性与科学性兼备的精品力作,提升优质科幻科普内容资源与公共服务生产和传播能力,更好地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科学工作者、科幻科普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所共同面对的时代挑战。对此,本报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科幻科普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在多元融合发展的同时,不要抛弃传统科幻的精神内核”
科幻文学在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幻创作拥有了更丰富的土壤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目前,中国科幻原创文学领域正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和跨界融合趋势,既体现了中国科幻创作的繁荣与进步,也体现了新一代科幻作家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幻边界的不断探索。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主任刘慈欣认为,当前科幻原创文学创作中既有传统科幻题材,也有关注当下现实如何向未来延伸的“近未来”作品。新一代科幻作家视野宽广,对现代社会有更敏锐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所以在他们笔下,科幻小说更加关注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处境。“我始终认为,科幻文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人类对未知世界、对广阔时间空间的探索欲望,包括对宇宙的好奇和敬畏。这是传统科幻的精神内核。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衰落,正在于抛弃了传统科幻的精神内核。所以,中国科幻不应该把美国科幻失败的原因当成经验来借鉴。希望中国科幻在多元融合发展的同时,不要抛弃传统科幻的精神内核。这是我对中国科幻未来发展的核心关切。”
《科幻世界》副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姚海军在近期举行的全国青年创作会议“科幻科普文学创作前景”平行论坛中表示,科幻文学的意义如同把科学和想象的种子埋在读者心里,遇到合适的土壤,这颗种子就能生长成为参天大树。多年以来,《科幻世界》杂志系统性引进、译介和出版“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和“世界流行科幻丛书”等科幻书系。姚海军从科幻译介和出版视角谈道:“科幻文学出版有责任让中国读者看到真实的世界科幻风貌,看到值得中国科幻借鉴的设定、概念与美学元素。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幻如何避免被同化,如何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部分,如何讲好中国科幻故事?中国独特历史文化如何变成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科幻原创文学创作需要深思的问题。”
彰显中国特色,拓宽科幻文学的边界与广度
回望百余年的中国科幻发展历程,从晚清的科学启蒙到新时代以来走向繁盛、令世界瞩目,如何把握中国科幻的本土性、民族性与科幻文学所特有的“世界性”之间的关系,促进科幻文学高质量发展,是新一代科幻创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对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刘兵谈到,“中国式科幻”这样的提法,意在聚焦科幻的“本土性”特色,它应当既包含当下科技和传统文化题材的科幻作品,也包括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中国特有科学观和文学观的科幻作品。“当下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不应只是模仿西方科幻作家作品的固有模式,而是要在创作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和中国文明特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新内容、新题材和新风格。刘兵谈到,科普与科幻之间的渊源关系历久弥深。在新的科技时代,“科技发展对文艺表达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新技术手段可以带来新的创作方式,但文艺的独创性还是应当由人来承担。科技改变了现实,也改变了社会生活的观念、伦理、思想等,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对这些新问题的新思考”。
科幻文学是新时代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青年科幻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观察到,新一代科幻作家更加注重对科技与人性、伦理、哲学之间如何深层次互动的探讨,不断拓宽科幻文学类型的边界与广度。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科幻想象相结合,不仅能够彰显中国特色,也能为世界科幻文学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
从科幻小说、剧本到科幻游戏、剧本杀等,科幻元素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相互渗透,跨界融合正逐渐成为科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陈楸帆认为,科幻创作的跨界融合反映了科技在当代社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文艺创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科技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应该积极地理解和接纳、辩证唯物地思考,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与此同时,要深入了解科技发展的本质和趋势。只有真正理解科技,才能准确把握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希望未来能畅通文艺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的交流机制,共同探讨科技、社会生活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
打造科普文学精品,助力科普事业发展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普文学作为连接科技与文化的桥梁,对于培育科学创新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不断拓展着人类的思想视野和认知体系。大力加强科普事业建设,培育科学精神,将会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文件的出台,共同擘画了我国未来科普事业发展的蓝图。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高峰,那么科学普及就应该是高原。只有厚植高原沃土,高峰才能愈加雄伟。”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协理事王大鹏认为,科学普及的本质是讲好科学故事,即用感性的叙事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好的科普作品应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并力求在两者之间达到动态而优美的平衡。用丰富多彩的科普形式将科学内容触达公众,让其沉浸式感受科学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促进科普的高原上呈现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之高峰”。
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常务理事星河结合创作经验谈到,科普文学基于对科学原理的真实阐释,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与“细节”彰显文本的文学性。“‘构造’类似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包括各种起承转合,科普文学的叙事结构一定要注意结合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而细节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性是否动人,同时追求细节也是为了完善逻辑,让表达形成有逻辑的、可叙述的证据链。”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同时,科普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普产业产值规模已超千亿元,业态涵盖科普展示、教育、出版、影视、旅游、文创等多个领域,在推动科普知识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普文化与产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科普原创作品供给。科学的求真、务实、探索和创新精神,需要借助科普进行培育和传播。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申永刚认为,科普出版在紧跟科技发展前沿热点话题的同时,也要关注新兴科技领域与传统领域的交叉融合,在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科学生活、科幻科普等产品领域深挖内容、推陈出新,注重原创选题的开发。“我们非常期待与不同领域的专家跨界合作,让多方力量参与,共同创作科普图书,为科普视野带来新的创意视角。当下,我们非常关注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等新兴科技领域的科普知识发展,并始终坚持出版形式的融合创新,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前沿科技的技术应用。”
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何处?申永刚表示,在于创意人才短缺,创新难度加大。“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公众对科普的期待持续上涨,而创作出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科普内容,需要长期不断的资源投入和创意支持。”他谈到,只有聚集更多跨界交叉和复合型科普创作人才,构建科幻科普有效的交流机制与工作平台,涵养全社会科学文化传播生态,才能推动更多优质的科幻科普作品产生,让科学文化成为滋润人心的重要存在。
将科幻科普理念真正融入产业对接与社会生态共建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包括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推进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等,将科幻产业发展作为“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幻产业以科幻创意为核心,衍生出与旅游、教育、制造业、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产业等密切相关的“科幻+”新业态。《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中国科幻产业典型业态包括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等种类。其中,2023年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115.9亿元,同比增长38.8%。科幻网络剧和微短剧数量明显增加,科幻中短视频创作数量显著增长。《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4年来,伴随着科影融合一系列举措的相继出台,中国科幻影视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和创新电影工业发展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负责人杨溟以“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的创办为例谈到,以科幻电影作为平台载体,集成科幻、科普、科教、科技、科创为一体的模式,进一步形成以科幻为中心、以技术孵化融资为纽带、集聚科技产业为目标的产业生态群发展路径,是未来科幻影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杨溟认为,科技时代要全面升级对“科幻”的概念定义:“对科幻的理解不能仅限于一种文学创作类型,而应该是一种具有未来学思维的思考方式。科学研究工作需要的大量场景是基于‘未来幻想’创建的,科技创新与宇宙—人文观照、价值判断不可分割,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科幻科普创作者,都需要有对新世界的建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他继而谈到,对前沿科技发展、影视产业技术、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等多方面的跨界融合,是科幻影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而科幻产业要将“科幻”的理念真正融入与产业对接、与社会生态共建的场景中。“以科幻电影为例,如果还是故步自封于传统的电影类型,局限于工业化影视技术的层面,其发展将极为有限,对于人类发展趋势的‘未来性’引领的影响力也很难真正实现。”
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通,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具有重要作用。
刘慈欣认为,与其他文学门类相比,科幻文学在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更能够实现繁荣。“中国科幻文学发展首先得益于时代的推动。但同时,科幻本身是一种具有强烈创新色彩的文学类型,能够不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开阔科技与文明视野,因此科幻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也将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刘兵谈到,科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科幻和科学教育在科学文化生成、传播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整合并协同科技、科幻科普等相关领域,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也将塑造全社会更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陈楸帆则表示,科幻科普在新时代可以发挥连接科技与文化、促进创新发展、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科幻科普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普及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桥梁,以及文化产业创新的全新增长点。“肉眼可见的未来,以科幻创意为核心的产业链,将会为文化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