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艺报 时间 : 2024-08-08
分享到:
纵览参评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百余部长篇小说,不难发现其中形成的几种主流叙事模式:或以个人奋斗、家族传承、地域发展为缩影,以线性之轴推演“成长史”,展示历史的沧桑变幻;或深描特定时空的民族文化,细剖多种文化的交织互动,在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交互中展开自己的故事;或立足于当代视野,勾勒崭新时代境遇下文化转型与交融的进程。当然,也存在跳脱民族题材的多元故事。综而观之,可谓丰富、开阔且充满当代气息。以最终获奖的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烟雨漫漓江》《大医》《在高原》等为例,可以更具体、更典型地观察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新趋势与新成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另一部获奖作品《花儿永远这样红》以维吾尔文写成,受限于语言能力,本文暂时无法涉及。但毋庸置疑,这五部获奖作品提示我们应当以高度开放的视野,去努力拥抱当代中国文学共生共和的辽阔版图。
本次骏马奖共有54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短篇小说集和11部少数民族文字中短篇小说集参评,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最终,蒙古族作家阿尤尔扎纳的《蓝天戈壁》(蒙古文)、彝族作家包倬的《十寻》、壮族作家凡一平的《上岭恋人》、蒙古族作家娜仁高娃的《驮着魂灵的马》、土家族作家少一的《月光紧追不舍》5部作品脱颖而出。这5部作品凝聚了评委们的高度共识,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过去4年少数民族文学中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成就。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参评的36部报告文学作品,主题涵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模范人物、革命历史等方方面面,是对新时代全面而深刻的书写。广大少数民族报告文学作家拿起手中的笔,通过身边的人和事,书写民族发展与变迁,共绘绚烂民族画卷。其中,既有“国之大者”,也有“民之小事”,特别是以吉米平阶的《幸福的旋律——西藏脱贫交响曲》、牛海坤的《让世界看见》、姚瑶的《“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张雪云的《“海牛”号》、周建新的《静静的鸭绿江》等为代表的五部获奖作品,展现了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和风采,是新时代真实、立体、全面的生动呈现。这些不同风格的叙事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阐释,也印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格局。这些作品在题材选择、采访深度、叙事风格、思想表达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特征,也是这几年少数民族报告文学创作新成就的重要代表。
少数民族诗人的96部诗集参评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其中民文作品10部,参评诗人涉及20多个民族。它们整体反映了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多元文化景观。这些涉及生命、文化、区域、历史、民族、宗教的诗歌带有向传统致敬的本源性特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区域的诗人,通过异彩纷呈的诗歌文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成为万古星辰与大江大河。民族历史、区域文化、族裔信仰、属地性格、精神图谱、地方性知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诗歌中被反复抒写,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这些精神向度和文化载力变得愈发重要。具体到个体主体性以及创作个性来说,每一个民族诗人又从情感、经验、语言、技艺等方面提供了差异性的多元化空间。
如果从功能角度对散文创作做一个粗略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抒情的与载道的两类。抒情者,抒发个人情志;载道者,表达公共思想。在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参评散文作品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灌注在创作中的这两种价值诉求,以及所带来的内容与形式上的不同风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与父亲书》和《洱海笔记》。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获奖作家均出生于1980年以后,他们以富于时代感的内容和具有创新性的形式,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了生动的气息。其中,向迅、羌人六、王小忠等人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坛散文创作的中坚力量。青年作家羌人六1987年出生于四川绵阳羌族农家,上大学前便开始写诗,在考入成都体育学院后仍没有放弃写作,文学创作一直贯穿在毕业后数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少数民族文字获奖作品与获奖译者述评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从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彝文、朝鲜文49部作品和翻译奖申报者11人中最终产生了3部获奖作品和5位翻译奖获得者。这些获奖作品和译者,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四年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文创作和文学翻译的基本面貌。本次民文获奖作品及译者无疑是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翻译工作辉煌成就的重要例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将有更多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