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散文

高求忠:好山好水出好茶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 : 2023-10-18

 

分享到: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拆开茶字,人在草木间,走近茶,就是走入自然。以前看小说和影视剧,高人饮茶饮酒,能准确地说出产地和年份,红楼梦里,林黛玉没有喝出泡茶水是梅花雪,还被妙玉怼了一下,称之为大俗人,这些桥段让我印象深刻,不过,如今的现代化生产线,还能保留如此细微的手工年代的体验吗?

而这次喝茶,却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此茶条索纤细,茶汤纯净通透,淡淡的苦中有回甘,茶香幽幽上浮,饮之,如在溪谷,天朗气清,微风习习,鸣泉飞溅,百花盛开,鸟语呢喃,山野气韵,呼之欲出。

朋友说,这就对了,它是一款湘中野茶。

过去,我印象里的茶园,是一垄垄整齐的茶树,如一道道绿色水波,一行行五线谱,更像精致的工笔画,来到野茶原场地,茶林却恰似一幅巨大的绿色写意画,铺展在天地之间。

汽车如一尾鱼,在碧色的水雾里穿行,越游越高,越接近天空。风勾勒出远山的曲线,时隐时现,仿佛在写一首首朦胧诗。

我们沿着一条古道拾级而上,溪流潺潺,雨中的草木翠色欲流。朋友提醒之后,我才注意到,那些与竹子樟树等相依相伴的绿色植物,就是野茶树。他们有的亭亭立于石缝之中,有的临水自照,有的躲在竹子后,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恣意生长,叶子重重叠叠,满树都是春光,新芽被雨水洗得发亮,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

这里的野茶树,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山间云雾常相伴,不染世间尘埃。唐朝陆羽《茶经》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的确如是。轻轻摘下几片,放在嘴里一嚼,苦苦的,再喝上一口山泉水,苦中回甘,余香满口,不由随口唱起来“茶山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

朋友笑着说,这野茶,原材料好,制作也有讲究。采茶只是第一步,后面的工序多着呢,大家眼睛可不要只盯着采茶姑娘哟!

也是,我很想知道,野茶独特的风味,出自何人之手。于是,我们结识了老唐。

想象中的制茶师,应该是一身唐装,高高瘦瘦的书生模样,眼前的唐守祥,却是一个淳朴的中年汉子,浓眉大眼,一脸憨厚的笑容。

“不要喊老师,我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生。”初次打交道,老唐还有些腼腆,可一说起茶,他的话就像春天的花朵,噼里啪啦地不停绽放。

相传舜帝南巡时,山间曾发生一场大的瘟疫,山民束手无策,舜帝便教大家采茶、制茶、喝茶,瘟疫不药而愈。山民为了感谢舜帝,也感激这种救命的植物,就把茶籽洒满山溪。过去野茶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却颇有名气了,获了好多奖呢!茶里含有这成分那成分的,老唐掰起指头数着,笑容里满是自豪。

唐代书法家怀素在著名的《苦笋帖》里写道:“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有人说,怀素此处的茗就是指的野茶。过去就有制茶的土法,只是没有整体开发,老唐说小学毕业,不是自谦,而是确实如此,家里有三姐妹,他是老大,以前条件不好,他很早就出来做事了,种田、放牛、打零工,收入就像常规茶园里的矮茶树,总没有长高的希望。之前老婆生病,还要找亲戚借钱。后来开始学制茶,以厂为家,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跟着一位制茶专家扎扎实实学了好几年,掌握了全套工艺,在今年的一次茶叶技能大赛中,老唐获得了全能一等奖,大幅照片登上了报纸。

“这可是你的高光时刻,制茶成为了你的人生转折点。”

“那确实。”老唐笑嘻嘻地说,我们这一带的许多村民,同样改变了人生,采茶、制茶、民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收入都在向野生茶树王看齐。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片茶叶写传奇,这小小的茶叶就像金勺子,挖呀挖,挖出了大大的好日子,如果说采茶是舞曲,制茶更是高山上飞出的欢歌,它们一起奏响了振兴乡村的动人旋律。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