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3-01-05
分享到:
本书提要:
中国曾有着数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家是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因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各个地域的农家创造了许许多多与之相适应的老家什,是宝贵的乡土文化。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那些曾经熟悉又必需的老家什,正一件一件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本书是《瓦檐下的旧器物》姊妹篇,以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本,截取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为历史背景,按照老家什的使用功能,分为劳作篇、炊饮篇、起居篇、村俗篇、公用篇五辑,计62篇散文。每篇散文记述一件老家什,从中能够感受到那段远逝的南方农耕岁月的生活片段,简朴而温暖。
作者简介:
黄孝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以出生地湘南山区八公分村为样本,书写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变迁,其中广西人民出版社打造的“中国乡存丛书”收录其《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故园农事》《节庆里的故乡》《老家什》等多部著作,并先后荣获文津图书奖、冰心散文奖等众多奖项,多部著作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权威好书榜。
目录:
第一辑 劳作篇
1、锄头(挖溅一身田泥水)
2、斗篷(头顶一片风雨)
3、蓑衣(披挂背后的雨蝴蝶)
4、四齿锄(筑起一圈新田埂)
5、诱蛾灯(守护禾苗的明灯)
6、草帽(挡住一圈炎炎烈日)
7、禾镰(收割金黄的稻田)
8、䦆头(掘进泥土的深处)
9、镰刮(垦活一片油茶山)
10、斧头(劈柴砍树好利器)
11、菜镰(割一篮鲜嫩的猪草)
12、磨刀石(磨砺光亮的刃口)
第二辑 炊饮篇
1、铁锅(炒一道喷香的农家菜)
2、铜茶壶(泡一壶滚烫的热茶)
3、火钳(在灶火里灵巧如手)
4、撑架(灶的支撑,家的象征)
5、盾刀(剁碎一盆红辣椒)
6、油糍粑灯盏(炸出香脆的油糍粑)
7、砂罐(熬一罐苦涩的汤药)
8、汤罐(好一罐鲜香的猪肉汤)
9、油盐罐(也曾缺油少盐时)
10、水缸(盛满清冽的井水)
11、过缸(出一线清亮的红薯酒)
12、腌菜瓮(酸酸咸咸家味道)
第三辑 起居篇
1、扫帚(家里家外洒扫干净)
2、搪瓷杯(喝茶温酒也装菜)
3、草席(新新的席子淡淡的香)
4、秆铺(稻草编织好床垫)
5、秆筒(日子寒冷,坐垫温暖)
6、蒲扇(母亲扇来凉爽的风)
7、瓜勺(锯成两半的老葫芦)
8、搓线瓦(搓一根细细的苎麻线)
9、顶针(缝缝补补的乡村日子)
10、煤油灯(昏黄的油灯暖暖的家)
11、烟筒(父亲的惬意时光)
12、草鞋(简朴的鞋子好走路)
13、挂锁(守护简朴的老瓦屋)
14、火把(黑夜里游动的火光)
15、手电(手握一束雪白的亮光)
第四辑 村俗篇
1、银器(乡村人家的奢侈品)
2、红绳兜(四月初八兜红蛋)
3、滚铁环(叮当奔跑的童年)
4、滚珠车(禾场上的车轮呼啸)
5、铁管枪(声音响亮,硝烟微香)
6、渔网(江上春洪捞鱼虾)
7、鸟铳(乡村猎户的老标配)
8、棕绳(长短粗细,各尽其用)
9、喇叭(吹出多少儿女泪)
10、神灯(缅怀神台上的先人)
11、钱凿(凿一份虔诚和敬畏)
12、宗祠(乡人的来源与归处)
第五辑 公用篇
1、石桥(小桥流水是家乡)
2、江坝(拦一江清水好灌溉)
3、凉亭(路上行人歇脚处)
4、石板路(青砖黑瓦石板巷)
5、水圳(将清冽的江水引入田野)
6、老井(柏树掩映的一口甘泉)
7、瓦管(在地底深处输送泉流)
8、朝门(一个村庄的志向)
9、糍粑臼(八月十五捣糍粑)
10、脚碓(佳节来临忙捣粉)
11、石磨(推一锅豆腐好过年)
自序:岁月铭记的老家什
黄孝纪
在传统农耕时代,家是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世世代代的农人为了生产和生活,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日用器具。这些器具,大多是手工制作而成,尽管简单粗糙,却是一方乡土的宝贵财富,是农人无比珍惜的家什。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乡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多有差异,亦因此,不同地区的乡人,所使用的家什也各有特点,地理空间相隔越远,差异性就越大。我的故乡八公分村,位于湘南山区偏僻一隅,数百年来,祖祖辈辈耕种于斯,生息于斯。直到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这里的人们依然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青砖黑瓦的老宅子里,那些日常使用的老家什,不无与这方土地相契合。
对于农人来说,劳作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
那时的故乡,以种植水稻为主,春种一季早稻,盛夏早稻收割后,再种一季晚稻。作为耕田的一件辅助农具,锄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轻巧的长柄板锄,面宽而薄,适合挖水田,俗称锄田。在生产队时期,尽管耕田主要依靠牛和犁,但一些深水烂泥田,肥沃的秧塘,还是靠人力锄田。尤其是分田到户后的那些年,许多人家没有耕牛,为了不误农时,节省开支,就常使用锄头来翻挖水田。在耕田和挖田之时,村人往往还要用到四齿锄,挖了田泥,沿着四周的田埂再筑一道新田埂,叫做帮田埂(方言)。新田埂比旧田埂略低,以后硬化了,可种上一圈芋头、黄豆、绿豆之类的作物,是当时故乡一带常见的田间套种方式。
无论天晴下雨,人们都要外出干农活。下雨的日子,大人和孩子都是戴一顶斗篷(方言,斗笠),因此,每户人家的新斗篷和旧斗篷往往会有好几顶。蓑衣则不然,一般都是成年人才有。春耕春插的日子,头戴斗篷、身披蓑衣的农人,风里来,雨里去,是那个时代故乡原野的经典剪影。
稻秧插下田后,禾苗分蘖发育,一日日茁壮成长。此时,各种虫害也随之滋生。在农药化肥尚不普及的年代,点诱蛾灯灭杀蛾子和稻飞虱,曾是保农田丰收的重要手段。到了盛夏,天气晴热,稻浪金黄,村前广阔的稻田,到处是开镰割禾的劳动场面。每个人的头上戴一顶草帽,借此抵挡火辣辣的阳光。
除了水稻,那时的旱土作物也不少。翻垦过的园土,土质松散,适于点种应时作物。如此,一年四季,村庄的园土里,小麦,高粱,花生,红薯以及各种各样的蔬菜,人们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轮作。这些园土作物,既供给了人吃的粮食和蔬菜,又为养猪提供了菜叶和红薯藤之类的青饲料。
故乡周边的山岭,则以种植油茶为主。油茶山林需要精心管护,首要的无疑是将山岭垦活。当村中农人,日复一日,用䦆头、镰刮一寸一寸挖垦山土,用勾刀砍去野树荆棘,不仅需要极大的体力,更需要持久的耐心。正是他们辛勤的劳作和汗水,才有了曾经硕果磊磊、油茶飘香的好年景。
靠耕种而食的故乡农人,一日三餐也很简单。煮饭用的是鼎罐,烧水炒菜用铁锅,泡茶用铜茶壶,饮酒则用过缸蒸馏红薯烧酒。故乡人家的灶屋,是一个重要的场所,一日三餐,待人接客,都是在这里。一直以来,灶台以烧柴火为主,只有在临近过年的少数日子,才会烧炭。因此,每日早中晚煮饭炒菜的时候,袅袅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瓦屋面升起,在村庄的上空渐渐连成蓝蓝的一片。柴火每天要烧,捡柴也就成了日常。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我的一项重要事务,就是上山捡柴,或到荒山野岭上砍割荆棘茅柴。
故乡的灶屋,容纳着众多的老家什。围绕方正的大砖灶,除了两条宽板长凳之外,还有灶桌、碗柜、接手板、水缸等大件什物。至于火钳、菜刀、盾刀、油糍粑灯盏,乃至碗筷、钵子、油盐罐;砂罐、汤罐、腌菜瓮,诸如此类,就更多。让本就局促的灶屋,显得愈发逼仄。不过,因为有父母亲在,有那一灶红红的柴火在,有那些粗茶淡饭的香气在,这烟熏火燎的小小灶屋,曾是我身心最温暖的地方。
早起早睡,日落而息,是故乡农人长久以来的起居习惯,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当夜晚来临,劳累了一天的一家人回到家,瓦屋里又充盈着家的温馨。在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或者一盏明亮的电灯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晚饭,说些闲天。对于父亲来说,这个时候,他必定拿出烟筒,从灶火里夹一粒火子点燃,惬意地吸着他的土烟。天寒的日子,柴火温暖,宽板长凳上垫了秆筒,屋子里暖意融融。若是夏秋,一家人在晚饭之后,会拿了蒲扇,搬出长凳,坐在屋旁的石板巷子里乘凉,往往要夜深了,才上床歇息。
那时,我们日常所穿,都是粗布旧裳。旧的衣物往往也是补了又补,补丁叠补丁,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缝补自然是母亲的日常家务,遇着闲暇,她便拿出搓线瓦,搓一些苎麻线,或者戴上顶针,缝补一家人的旧衣裳,缝补一个个简简单单的乡村日子。
乡村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偶尔的日子,遇着邻村放露天电影,村中的许多男女老少,就会提着灯盏,举着火把,或打着手电,沿着曲折的田间小路,络绎去观看。
日常生活事务的林林总总,需要用到的物品和器具多种多样,十分繁杂。有的是属于孩子的,诸如滚铁环、滚珠车;有的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到的,比如担水挑箩的棕绳;有的只在特定的日子才使用,诸如四月八节的红蛋兜,七月半打纸钱的钱凿,祭祀时的神灯;有的则只有专门的人员会用到,比如猎户的鸟铳,吹号人的铜喇叭,捕鱼者的渔网……
村庄是由许多个家庭组成的集体,很多东西都带有公益性,是大家共用的。故乡的江上,有两座石桥,一座是平桥,另一座是拱桥,一直以来是村人进出村庄的必经之地。江上的石砌水坝,将江水拦截抬升,通过一条条长长的水圳,将江水引入稻田,保证了灌溉用水的无虞。村旁山路边的凉亭,是过往行人遮风躲雨,临时歇脚的地方。村庄的朝门和宗祠,更是村人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村中但凡有老人去世,必定从朝门出殡,在宗祠里举办酒席。至于村前的老井,捣糍粑的石臼,捣米粉的脚碓,做豆腐的石磨,无不与每一户家庭息息相关。
世易时移,从童年到中年,几十年一晃而过,曾经百业兴旺的农耕乡村,连同那些老家什,已然落伍,成为过往。当我将故乡这些老家什,分门别类,拟出一个清单,数量竟是如此之多!
我常想,我有义务将那些已逝的和即将消逝的老家什,及其背后的农耕生活,一一写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保留一份对故乡的记忆,只为我那微不足道的个人的心安。何况我那青砖黑瓦的偌大村庄,在早些年高速铁路修建中已夷为平地,只剩下八九幢残破不堪的空荡旧屋,像几个孤独的落寞者,随时都会坍塌消亡。我不把它们写出来,恐怕若干年后,连一丝踪影也没有了。
我们的时代,正处于高速飞奔的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生活所及的种种家什,差不多都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任是深山更深处”的偏远乡村,也同样不可避免。那些散发着体温的粗糙的乡村旧物,正一件件消失在无可挽留的时光里。
那么,当有一天,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你看到了这本书,不妨坐下来,翻开,读下去。它会温和地向你讲述一件件老家什背后的旧时生活片段,纯朴而温暖。倘若也勾起了你的一丝怅然,或怀想,甚至泪光,我会向你致敬!
作为漫长农耕时代的见证,作为传统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那些粗糙的老家什值得被岁月铭记!
2022年7月25日,写于永兴便江之滨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