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 : 2022-01-24
分享到:
李朝全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都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中国作协派出了赴武汉采访创作小分队,纪红建就是其中奋勇请战的一位。这是一位军人出身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对于生死,对于生命显然有着自己的理解。在疫情至为严峻的时刻,敢于直面危险,深入到疫区,与人民站在一起,和人民心手相牵,彰显了他作为一名作家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和百姓情怀。
在武汉期间,他采访了一大批社会各界的抗疫人士,写下了一批鲜活生动的报告文学作品,传递人间大爱、温暖和力量,传递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展现了作家的担当和文学的初心。
在武汉的一个多月,对于纪红建不仅是一段不平凡、不容易、尤为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段勤奋工作、深入采访、忙碌而有收获的日子。他的这部《大战“疫”》正是他此次采访的文学收获。
纪红建的创作与众不同,在于他能够深入实地去用心观察,逐一访问亲历者和参与者,具有鲜明的在场感。这种带着体温热度和情感浓度的来自前线的鲜活的内容,无疑更为准确,亦更令人信服。他写下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感触与感动,这是其作品区别于其他抗疫作品的一大特点。
有人说,报告文学创作,三分靠写作七分靠采访。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纪红建采取的是一种全面、深入、细致、准确的采访。他在武汉期间采访了200余人,涉及了医护人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警察、教师、患者、志愿者、医院建设者和超市职工等社会各界人士,力求比较全面地反映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表现中国的抗疫战争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这部作品,无疑具有史志的价值。
大战疫决定性成果的取得,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全员动员,依靠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制度的优势,这是中国特色的抗疫经验和方案,也是中国对世界抗疫事业的重大贡献。在这些方面纪红建的描写可谓不遗余力,鲜明地表现了这些重大主题。
这部作品注重聚焦普通人,因此更具说服力。作者总是努力地收集那些感人肺腑的人物和故事,表现他们在困境中的奋斗和抗争,表现人们不屈不挠、顽强坚毅的精神。如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大夫陈广一直在战疫前线不断奋勇工作,抢救生命。但是,当自己的女同事来电求助,得知她的家属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因为医院病床“一床难求”,他感到非常的无助,因此而在内心哭泣。此时的他只能通过电话,指导对方如何用药。幸亏,这位同事家属最后转危为安,要不,陈广很可能会愧疚一辈子。
大战疫是一场人民的战争,社会各界的人士共同参与,勠力同心,是这场战疫最动人的风景。中建三局一公司的王雅林是一名工程总监,他本来并未报名参加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但是,当他看到武汉许多患者特别是自己一位好友的母亲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于是便毅然报名参加,随后又参与了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宋燕芬刚刚回到汕头,准备与家人共度春节,当得知自己的公司要参与火神山医院的抢建,她毫不犹豫立即赶回武汉投入工作,负责后勤保障,确保工人的安全。
特别令人动容的是涂盛锦大夫和他的妻子这两位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战疫期间,因为怕万一会感染病毒传染家里人,他们便天天钻进自家的小汽车里过夜。每天下班以后,两人一早一晚都回到汽车里休息,然后第二天再先后到单位去工作。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正是因为这千千万万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付出与牺牲,让纪红建感受到了这一切。作为一个记录者,他只是忠实地把这些故事采集下来,记录下来,告诉我们的读者,引起大家的共鸣。
作者很好地处理了武汉本地医护人员和外来支援的医护人员的关系,表现他们在战疫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和描写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充分展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依靠群众,群防群控,有效地管控住疫情的蔓延传播,真正让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在抗疫中所创造的丰富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举世共睹,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作家有义务将这样的财富和精神发扬光大,总结思考战疫给中国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影响。这场前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更有信心,更加自豪,更加热爱。这,也是《大战“疫”》这部作品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
(《大战“疫”》纪红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