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1-09-13
分享到:
信息时代,批评家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行业自律的问题。社会发展了,技术和手段在变,方法在变,就连标准也在变,但这个行业的基本原则不变。西方哲学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文学也是有尺度的,在信息时代,善是一个基本尺度。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资本是追求流量的,资本在追求流量的过程中就会践踏一切规则,什么尺度都会失效,金钱是唯一的尺度。在资本的操控下,比如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推送,文学这个行业也会出现一些怪现象,比如“尖叫效应”“信息茧房”。“尖叫效应”就是采用极其另类的手段吸引人的注意力,就是通常所说的“眼球经济”,“信息茧房”就是数据推送根据你的爱好,用某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包围,洗脑,让人觉得只有你接受的信息是好的,正确的、有价值的,其他都是垃圾。面对强大的资本力量,批评家常常觉得无能为力。
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坚持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批评理论应用于现实批评仍然有用,因此,我想起大家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9年分别给拉萨尔写的信,批评拉萨尔的历史剧《佛朗茨·封·济金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萨尔在剧本中却把济金根这个人物理想化了,把他拔高到伟大革命领袖,批判了拉萨尔历史观,以及悲剧观和其臆造的悲剧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中表述了关于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历史悲剧、现实主义和批评标准的文艺学、美学观点。马克思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概念,要更加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地把个人作为时代精神的单纯号筒。恩格斯提出“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
社会主义文艺批评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明德引领风尚“。那么评论家主体自身需要过得硬。需要智慧与勇气兼备。
智慧就是批评的基本功,对作品的鉴别能力,作品是分很多层次的,比如有些作品让读者觉得很爽,通常所说的爽文,它没有营养,没有文学性,比爽文高一个层次的作品注意美学要素,它可能很美,但它可能包含了恶的东西。如目前引起大家广泛批评的“耽改“,这一类作品它可能达到了爽和美的标准,但它所包含的负面的东西,所隐含的恶,它并不是不真,而是把人类个别现象无数倍地放大,让人觉得是一种普遍现象。读者不仅不能从中得到营养,精神境界也无法得到提升,反而带坏青少年的世界观,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社会问题。我们看到。那些流传下来,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作品除了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善”。
在信息社会,批评家的勇气更加难能可贵,面对资本的强大力量不妥协,抵制金钱的诱惑,敢于揭露和批判那些用美丽的外表包装起来的包含恶意的作品,对于文艺界不良现象敢于发声,用专业的力量对抗那些不良风气,用责任和良心跟邪恶斗争到底。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