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阅读>评论

不可一日无诗

来源:湖南日报 吴双英   时间 : 2020-07-24

 

分享到:

  ——读唐之享《岁月诗痕》有感

 

  《岁月诗痕》,以古体绝句、律诗和词牌的格式写成,收录有唐之享从少年到古稀之年近300首诗歌,作品题材十分丰富,内涵深广。300首诗,写尽50年岁月的悲喜沧桑,写下9万里河山的旧貌新颜,写出了一代教育工作者、改革推进者的灵魂日记,也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这是一个几乎与共和国同岁的人的心理变迁,也是一个古典诗词创作者对时代的纪录。

  诗人写第一首诗时,已是换了人间的新中国了,他深受湖湘先贤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响,不仅在事业上追随他们的足迹,希望能为党尽责、为民解难,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他们的影响。他赴京求学,写下“天公幸重村夫子,盛世偏赢伯乐眸。笔赋雄文心底出,敢将鹏志写云头。”他踏春乡野,写下《踏莎行》:“舜继炎黄,唐承颜柳,文章道德根基厚。今朝四处卷春潮,苍梧更见风华茂。”不管是公务繁忙,还是偶有闲暇,写诗填词都是作者最为称心的事情。谈到退下来的心境:“老树新枝处处春,天高地阔长精神,云烟一扫八千里,赛似神仙一老人。”笔端流露的是真正的开心。他写君山赏荷:“出污不染直而通,茂叔文章世所崇。品德清廉人共仰,《爱莲说》自播高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喻吧。

  通读这本诗集,我以为有三条线索贯穿在作品中。

  第一条线,是一条红线。那就是诗人内心信仰的力量。考入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后,到北京第一站他就去了天安门。他学生时代的游历,几乎都以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目标。每年到韶山毛泽东故居去瞻仰,表达对革命伟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几乎已经成为他家庭的仪式;湖南几乎所有的革命领袖故居,他都去参观并写下了怀念的诗句;还有他对国家领袖治国方针的理解和解读,他终身坚守、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他参与的推进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工作等。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他还在湖湘文化研究会等机构继续为文化建设服务。

  第二条线,是一条绿色的线。就像封面的颜色一样,绿意葱茏,诗心肆意。这是一条以空间为节点,以诗心为线索串起来的线。这条线通过中华大地五千年文化传递给他,通过民族的文化记忆传递给他,通过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水传递给他……这些文化的记忆,牵引着他的脚步,让他走遍三湘四水,走遍全国各地,走向异域他乡,通过自己的文字、诗歌,来赞美祖国,弘扬祖国的文化,更深刻地审视异国他邦,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

  第三条线,是一条无色的线。这条无色的线表达着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这条线让他懂得珍惜,懂得珍重。这条线以时间、地理或事件为标志,没有那么明显的目的性,而是隐含在词句中,成为影响诗人的一种生命态度。比如他写“大海”:“龙吟虎啸巨澜张,倒海排山气势扬……胸怀宽广百川纳,心底忠良万宝藏。”社会要祯祥,内心要忠良,诗人从最质朴的做人的角度,提出了他的生命观。这种极为朴素的生命观,不仅影响诗人为人做官的基本标准,也成为影响他衡量生命价值、进行生命判断的重要因素。

  《岁月诗痕》凝结的,不仅是诗人以文字记录的个体生命痕迹,还包含了时代的宏大旋律。诗人以满腔热情投入、凝结的工作成果,化为了湖湘大地动人的诗行。他所观照的湖湘大地、他关注的家乡亲人,也让他在诗中注入了诗性的色彩。

  古人云,人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书。也可以说,人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诗。唐之享老先生以诗行记录岁月,以诗行为人生做注脚,酝制成绿意盎然的精神佳酿,可为吾辈良师焉。

  (《岁月诗痕》 唐之享著 岳麓书社出版)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