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湘军动态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文学湘军动态

李先平:《蓝渡》写给故乡的商籁

来源:湖南作家网   时间 : 2020-04-29

 

分享到:

  同学纷纷“怂恿”我给张雪云老师的新书《蓝渡》写点什么。我像喝高了酒,欣然允之。然而敷楮搦管,言说至难,落笔匪易。

  雪云老师是我在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的授业恩师。虽平时交流不多,但从老师温和的笑容里,可见她的真诚与亲切。简单纯粹,安静从容,认真勤勉的她,给了我和班里的同学们,很美好的印象。

  读着她清丽典雅的山水文字,这种美好依然氤氲在脑海。

  雪云老师的家乡在湘西沅陵,古属楚地,乃“湘西门户”。故乡那野趣横生、水绿成靛、充满诗意而又神秘厚重的蓝溪、蒙湖渡、乌宿渡、沅水、白河……汇成老师笔下稠浓到化不开的宿墨。

  故乡是旅人的灵魂。人的“原始情结”时常被一只看不见的网,拦在故乡那日夜流淌的河中。离家既久这个机缘,把故乡又紧紧串联起来。那浓稠到化不开的宿墨,渐渐开始稀释。而一串串温婉如玉的文字,连同故乡那些斑驳残破,侘寂古拙的肌理和结构,就成了雪云老师写给故乡的一曲商籁(1)。

  故乡,实在是很美的一个词汇。但也是一个渐渐陌生甚至“消亡”的词汇。特别是对那些在外闯荡的年轻人来说,他乡即故乡,哪儿都一样。其实,故乡是有味道的,特别是对从小生活在乡村山野的孩子而言。雪云老师用她那生花之妙笔,引领读者迤逦蜿蜒而行,追寻着故乡山水文化的独特味道:柴房灶坑的烟火味,新打稻谷的清香味,慢炖腊肉的浓香味,箬叶粽子的粽香味,炸灯盏窝的童年味,撒网打鱼的鱼香味,清新田埂的泥香味,左邻右舍的人情味……都在《蓝渡》中建构了“故乡”这个温暖的符号。以至于,离家千里,故乡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亲河,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涂抹在湘西沅陵最美的一段色彩。老师笔下多是蓝溪、蒙湖渡、沅江、酉水岸的一些小景小物,虽小,但写得有趣有味,直抓人心,亦给读者关于自然和生命的诸多启迪和享受。

  故乡让文字更美丽灵动,文字让故乡更令人神往。雪云老师与故乡,仿佛被清晨酉水河河面腾起的一层薄雾隔着。当心中想起母亲河那由远及近,低吟浅唱诉说的沧桑,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文便跃然纸上。

  雪云老师故乡的那方山水,无疑是有灵气的。二酉藏书洞闻名古今。夸父山的典故,凤凰山的少帅,令人遐想。酉水沅水那“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清澈见底的河流,满河满溪放肆地流淌。时至今日,楚秦黔中郡遗址、秦代二酉藏书洞、唐代龙兴讲寺、明代虎溪书院和辰州三塔、凤凰寺都还在这块土地上,穿越千百年历史时空而屹立不倒。

  缓行漫步的弯弯山道和汩汩流淌的溪流河川,趟过小河唱着山歌《背山谣》的老妹和烧水杀年猪、吃杀猪饭的闹腾场面,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清新空气,农舍上空藕断丝连的炊烟,古朴石板路上冒着热气的牛粪,牛屎八哥的呼鸣欢吵,淘气鸬鹚的上下翻飞,更有溪边老婆婆一槌一槌湿漉漉的清音……恰似宋人笔下一幅绝美水墨山水田园画。也终于看见《蓝渡》深处的那根线,于是相信,故乡的一切是可以治愈游子相思之疾的。

  曾经,“常回家看看”的絮叨,成了牵动亿万赶路人最温馨的情愫。这时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孤独地喝着酒,又孤独地燃着烟。美丽乡愁,像缕缕炊烟,牵挂远处乡关。酒化作热泪,烟燃成愁绪。何时才能愁绪舒展?

  雪云老师在行走世界里,满是山川河流的影子,随着时间的重叠交错,叠成了唯美的写意书画。读她的《蓝渡》,依稀在欣赏松雪道人(赵孟頫)优秀行书作品《赤壁赋》:分行布白,疏朗从容,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一尘不染。看不到丝丝纤细与柔弱。

  雪云老师故乡的这方山水,屈子宠着它,董其昌宠着它,王阳明宠着它,沈从文宠着它,林徽因宠着它,黄永玉宠着它,相信,还将有更多的人,也会宠着它。但它从不恃宠而骄。

  凝翠聚蓝,心灵津渡。万壑千岩,蓝溪深处。

  我想,久居城邑之中,人或许再也回不到原点。但《蓝渡》始终清晰地标识着人生出发的方向,心灵归来的方向。就像酉水河里的角角鱼,一代又一代,追寻着母亲河的气味,无畏而执着地逆水而上……

  这是何等雅然、醇厚、优美的一曲商籁。借用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美得让人心痛。

  (1)商籁:一般特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s)。这里借指对家乡的抒情与告白。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