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散文学会您现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网>湖南省作家协会>文学学会>省散文学会

唐樱:佛性空灵 处处莲花

来源:湖南散文   时间 : 2019-05-05

 

分享到:

  清泉古寺悟禅

  人们都希望看到人性中的真善美,看到人性中的闪光点,实际上,在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群中,看到更多的却是假恶丑,看到的只是人性中那些卑微的弱点。许多人都是豪迈地生活在阳光下,却把悲伤和猥琐交给独自的暗夜掩盖。人性顿悟,猛然回首,人生几十年却是在苦难和幸福的摩擦中晃然而过。因此,人们期待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医治心病,于是有这样一些人们开始信佛,祈祷菩萨保佑,一生健康幸福。

  “北有开福,南有清泉。”清泉古寺在长沙人们的想象中是护佑长沙以南的那方土地,保佑长沙以南的芸芸众生们。由于某个机缘,我有幸前去探访清泉古寺。

  四面青山环古寺,一轮明月映清泉。长沙佛教庙宇清泉古寺座落于长沙南郊洞井乡桃阳村境内,传说在公元200年的三国时期,关云长追斩孽龙在此歇马。明代正德皇游龙在此御马驻蹄。清代同治年间,一俗姓简公的仁惠大师在此圆寂,一年后开棺,肉身不腐,宛然如生。于是被当地百姓奉为菩萨,供奉在大殿。从那时起,参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热闹非凡。

  远眺清泉古寺,红色的院墙掩映在绿树之中,显得特别古朴优雅。梵语木鱼声从山谷中袅袅而来,香烟云雾在山腰层层缭绕,使人油然而生脱尘超俗之感。

  僧家们虔诚地上香拜佛,敲钟诵经。善男信女鱼贯而入虔诚地许愿祈福。我默默地倾听经文和钟声,仿佛听到天籁,一时忘却世俗纷争,忘却功名利禄,渐而忘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清泉古寺参禅令我想起王维这一句诗。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清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沐浴清泉古寺的空灵清净,心境变得极为淡泊宁静,再无杂念。山中草木肃穆,泉水叮咚,清风梵语,佛香钟声,如优美的和谐曲一样。

  时间行云流水,生命似水流年。在喧嚣的大千世界里腾出些许时间,便可去清泉寺悟禅。与佛对视,听禅音如云水流泻而下,让丝丝禅味沐浴周身,让点点禅音沾湿灵魂,让佛音的节奏敲打去心灵中莫名的伤感。禅并非固于形固于人,因了心而悟禅生禅。每一个凡人只愿修得一份禅心。有一份禅心,忘却一切烦忧,任心如野马奔驰于草原之上;有一份禅心,辞别一切困苦,任心如大海扬帆远航;有一份禅心,抛开一切功名,任心如风一样自由自在无挂无牵无碍。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悟禅的目的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宁、快乐、和谐。清泉寺听禅悟道,与佛同行,使人在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护佑一颗平常之心,开启超常的心智,塑造豁达人生。

  人生没有大恶,但避免不了小错。一生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生命就象天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了若无痕。除非你修练得如仁惠大师金身不腐,否则注定平庸。平庸的人生,必然要有真善美的人性砥砺。正像是独眠的梦中怀着美丽的愿景,将遥远的美好期待暗锁于心中。在清泉古寺悟禅,寺钟敲打心坎,烛烟触动心弦,诵经声轻涤心灵,佛性空灵,感万物轮回,人生起落,因果缘由,都在禅意中化为一波平静的清泉,潺潺而去……

  走过开福寺

  走过开福寺,心与佛邂逅。

  走过开福寺,让人身心处于一种感恩的境界。

  建于公元927年的长沙古开福寺,殿宇壮丽,气势非凡,高僧辈出。无论何时,空气中总弥漫着绵延千年的氤氲香味。那袅袅梵音似乎和着殿宇翘角飞檐的风铃,在天际间缥缈回响,也飘浮和溢满在开福寺路,沁入人心,让走过的人们,感到与佛有缘,感受到佛与世人同在,更领悟到“开福”的涵义,沐浴在祈福保平安的氛围里。

  走过开福寺,千年古刹的法门禅事,让人灵魂清静。不谈白天寺殿风雨不蚀的红墙碧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说每逢节假日络绎不绝的善男信女的摩顶接踵,就是到了晚上,路两旁的香烛门店仍有虔诚的信者置身其间,悄悄进佛堂许愿祈福。佛法的光辉永远给人善有善报,生死轮回的神秘指点,让人领悟佛法不生不灭,有相无相的至理,造成灵魂永离生死之苦的因缘。

  走过开福寺,聆听古寺的禅音,静心与自己对话,找到失落的自己。历经风风雨雨的孤独,梦想与现实总会有距离,激情和心事总会有感伤。感叹于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脚下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虔诚于她对生命本体的感悟。自信而不自傲,自谦而不自卑,那是自强不息者的哲理名言。

  走过开福寺,梦想与心境一样豁达。思想的波动,总是将遥远的美好幻成眼前的现实。门前的楹联“紫薇栖凤,碧浪潜龙”,昭示古开福寺宏伟的底蕴。那些散落于寺门前花炮的碎红,是虔诚者梦想成真的点点祝福。伫立于两旁的香樟翠柏,叶片上似乎写满梵文,微风吹过,像颂诵着佛教的经典。新修的开福寺路向你展现宽容、爽直的秉性。临江的风吹过古寺,圣洁的空气净化你的灵魂,解除你的疲惫。也许,祈祷和祝福所要表达的正是冥冥之中的那份超脱,那份慈悲,那份博爱的自由与广袤。

  走过开福寺,让人不自觉地阅读与创作。阅读自己,发现并摒弃多余的欲望,读懂自己,抹去生活中的世俗与偏见;珍惜自己,腾出一颗诚心来承受人生至爱的真诚。纵观人生,最多不过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创作是自我劳动的创造,从时间的大门走进去,我们瞥见自己内心平静而坎坷的岁月。我们有自己的怯弱,我们同情自己的善良,我们愿意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创造得光辉灿烂。

  走过开福寺,永远让人保持一种平淡处世的姿态和原则。拥有“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的闲适,拥有“胡笳幽怨起,大漠孤烟直”的况味,成就自己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原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滚滚红尘,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素面朝天,荣辱不惊,才是一种高不可攀,令人仰止的人生境界。

  佛台莲花

  生态、寺庙、田园风光,莲花曾在我的梦里次第开放。

  莲花镇,沐浴着初夏雨后的阳光,如刚出浴的少女一样清新、自然、柔婉、美丽。

  我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远远抛却城市的繁杂和郁闷,带着兴致,带着向往,来感受她的时尚与优雅,感受她的古意和新韵。

  莲花镇,满眼葱茏的绿意让人陶醉。绿油油的禾苗,碧草如茵的纤陌山坡,还有层峦叠嶂的参天古木。莲花河清澈的水缠绕在山山岭岭之间,像一弯碎青色的碧玉,用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大地万物。莲花山郁郁葱葱,神秘莫测,亭亭玉立于万山之中,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莲花镇与佛有缘。在佛教经典中,莲花是佛的象征,被喻为圣花。佛国被称为“莲界”,寺庙被称作“莲舍”,和尚穿的袈裟亦被称为“莲服”。据说,释迦牟尼诞生时,皇宫御苑的大池里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释迦牟尼降生时舌根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朵千叶白莲散落在大地上。因此,莲花与佛结下不解之缘,经典上说,莲即佛,佛即莲。

  莲花镇、莲花河、莲花山……在人们的想象中,一定是与佛有某种因缘。参观完莲花镇大大小小的寺庙,人们才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莲花镇方圆不到十里之地,就有六合寺、云盖寺、天瑞寺等存留下来的寺庙。据说文革中破四旧,还捣毁了一些寺庙。这些寺庙在唐宋时期兴建,历经千多年历史,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几经修缮,仍保留旧貌,尚存遗风。由此可见昔日的兴旺与繁华。

  这里虽然没有人削发为僧,或者终日吃斋念佛,但内心深处珍藏着崇善的佛性。每逢菩萨生日,来自周边地区的香客和慕名而至的游客都怀惴善心摩肩接踵前去朝拜。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晨钟暮鼓、香火旺盛,经久不衰。这里的百姓心地平和善良,精神风貌俱佳,社会风气净化,无偷盗犯科之例。一座寺庙,一道风景,一截香火,一种心境。虔诚,让卑微的灵魂在佛乐中得到超脱。

  莲花镇肥沃的大地上,莲花河注满了镜子一样大大小小的池塘和沟渠,仔细看,在水中漂浮着一片片绿色的莲叶,清新雅致。在莲叶间耸立起一擎擎含苞待放的莲苞,微风徐徐,莲苞摇动,像是和人点头招呼。据说,古时,这里有“十里莲花”的美称。莲花是圣洁之花。周敦颐在《爱莲说》谓莲花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见莲花为世人所推崇。今天,虽然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美景,但在散布于山野池塘里簇簇莲叶娇花中,我们能感受到那份遥远和真实。时间走远了,身边的莲花一样亲切可爱。

  在小镇上,那精心打造的江南特色的民居小街,青砖白墙,灰桓木窗,给人以久违的感觉,既亲切又遥远,既现实又空灵。环绕民居的洁净的生态环境,无不凸显出现代都市农村的新气象。现代农庄,绿色交通,魅力休闲、佛庙文化……一个个时尚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就像是一簇簇莲叶在水中舒展,一朵朵莲花含苞待放。

  莲花镇,你就是三湘大地上一朵盛开的莲花,是佛文化护佑下的风水宝地。

  我期待着,有缘再来这里欣赏最新最美的莲花。

湖南省作家协会 | 版权所有 : 湘ICP备05001310号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